第261章 你忘了我,但锅记得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小桃的手指关节因用力而泛白,冰冷的锅铲仿佛是她意志的延伸。

  她深吸一口气,脑子里摒弃了所有杂念,只剩下陆远行云流水般的动作回放。

  开火,热油,金黄的蛋液在“刺啦”一声中迅速凝固,米饭下锅,每一次颠勺都像是经过精密计算,力求复刻记忆中那完美的抛物线。

  然而,当最后一粒葱花撒入锅中,盛盘上桌时,现实却给了她一记响亮的耳光。

  饭,是熟了。

  但那股能唤醒灵魂的香气,淡得几乎闻不见。

  它就像一部开了静音的史诗大片,有画面,没灵魂。

  别说引发共鸣了,就连趴在门口打盹的流浪猫都只是掀了掀眼皮,一脸“就这?”的嫌弃表情,翻个身继续睡了。

  “不是……怎么会这样?我明明每个步骤都一样啊!”小桃急得直跺脚,感觉自己就像个买了全套皮肤却打出0-10战绩的菜鸟玩家,主打一个形式到位,内容全废。

  就在她抓狂之际,一道身影悄无声息地靠近。

  陆远,那个本该在角落里蜷缩着、意识模糊的人,此刻竟缓缓走了过来。

  他的步伐虚浮,眼神空洞,仿佛一具被无形丝线牵引的木偶。

  他没有看小桃,也没有看那盘失败的炒饭。

  他的目光,落在那口刚刚熄火的铁锅上。

  他颤抖着伸出手,轻轻覆在了锅盖上。

  没有动作,没有言语,他只是静静地站着,手掌与冰冷的锅盖相贴。

  一秒。

  两秒。

  三秒。

  “铛——”

  一声清越的金属鸣响,不是来自小桃面前的这口锅,而是来自四面八方!

  仿佛有人按下了全城静音后的播放键,整条街的厨房里,无论是不锈钢锅、铸铁锅还是不粘锅,都在同一瞬间发出了轻微的震动和鸣响。

  十几户还在黎明前沉睡的人家,几乎在同一时间从梦中惊醒。

  他们没有被惊吓,脸上反而带着一种茫然的幸福感。

  有人梦见了自己上小学时,妈妈在清晨厨房里煎的那只荷包蛋,边缘焦脆,蛋黄还是溏心的;有人梦见了多年前离世的奶奶,颤巍巍地端出一碗热气腾腾的手擀面,嘴里还在念叨“慢点吃,别烫着”;还有个刚搬来不久的年轻人,竟梦回大学食堂,清晰地记起了窗口阿姨多给他舀的那一勺红烧肉。

  梦境清晰如昨,味道仿佛还萦绕在唇齿之间。

  小桃呆呆地看着陆远,一个荒谬却又无比真实的念头在她脑中炸开:原来,他根本不需要动手。

  他甚至不需要清醒的意识。

  只要他站在这灶台前,他本人,就是那燎原的火种。

  与此同时,城市的另一角,凌霜正站在一间临时征用的后厨里,表情严肃得像是在拆解一颗定时炸弹。

  她面前的灶台上,摆着一把造型奇特的锅铲,通体由暗灰色的特种合金打造,手柄处还刻着战术编号——这玩意儿原本的用途是物理破坏敌方的精密电子设备,现在却被她用来颠大米。

  她正在一遍遍地观看陆远的烹饪录像,将他的每一个动作都分解成帧,用堪比分析弹道的专注力进行学习。

  “起手角度三十五,腕力瞬时爆发,抛物线顶点高度二十厘米……”她口中念念有词,随即握紧了那把“战术锅铲”,开始了第一次尝试。

  “哐当!”一声巨响,锅铲直接砸在了铁锅边缘,火星四溅,半锅米饭壮烈牺牲,糊在了墙上。

  她面不改色,清理战场,再来。

  第二次,她吸取教训,力道小了些,但米饭是飞起来了,却没落回锅里,而是热情地拥抱了她的手背,留下一串燎泡。

  剧痛传来,凌霜只是皱了下眉,用冷水冲了冲,继续。

  她是I人,但她的行动力比全天下的E人加起来都强。

  第三次,她终于成功了。

  锅里的米粒虽然颠得歪歪扭扭,像一群喝醉了酒的醉汉在跳探戈,但好歹完整地跃起,又大致落回了锅里。

  她关掉火,低头看着锅里那份焦黑与金黄交织的“后现代主义艺术品”,沉默了片刻,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轻声道:“我不懂味道,但我懂任务。现在,我的任务是——让你能歇一会儿。”

  话音落下的瞬间,她那只被烫伤的掌心,竟毫无征兆地浮现出一丝极淡的暖意。

  那暖意微弱得如同风中残烛,却真实存在。

  虽未成火,却已生温。

  城郊,夜色最浓处。

  焚灶婆婆将最后一块核桃大小、布满奇异纹路的“味引石”深深埋入小店的地基之下,双手合十,对着小店的方向行了一个古老而庄重的礼。

  做完这一切,她佝偻的背影显得愈发苍老,转身便要离去,融入无边的黑暗。

  可就在她迈出第一步时,身后突然传来三下沉闷的金属轻鸣。

  “嗡……嗡……嗡……”

  婆婆猛地回头,浑浊的双眼瞬间睁大。

  那声音,来自小店里那口被焊死燃气管、早已废弃的老铁锅!

  它竟在无人触碰的情况下,自行震动了三下!

  紧接着,一缕极细的白色蒸汽,从锅底一道陈年的裂纹中,顽强地渗了出来。

  “活了……灶灵活了……”两行热泪瞬间划过她满是皱纹的脸颊,“灶有了灵,就不怕没人烧了!”

  她颤抖着摘下缠在手腕上的一串绳结,那上面串着六个材质各异的小物件,有玉扣,有铜钱,有木雕,是她们这一脉传了六代的信物。

  她小心翼翼地将这串绳结挂在了小店紧闭的门把手上。

  “我走了,但它会替我看着你们。”她最后看了一眼小店,毅然决然地消失在夜色中。

  网络世界里,一场名为“留住陆远”的行动正在以病毒般的速度席卷全网。

  发起人韩川也没想到,这股浪潮会如此汹涌。

  短短半天,后台就收集到了超过三千条与小店有关的视频片段。

  有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对着镜头一字一句地背诵陆远教她的炒菜口诀“热锅冷油,荤素分时”;有白发苍苍的老人,对着一碗白米饭,讲述自己童年时围着灶台偷吃锅巴的故事;有身穿迷彩服的年轻士兵,在野外驻训的间隙,对着篝火,回忆那碗让他想起家乡味道的蛋炒饭。

  韩川和他的团队将这些片段剪辑成一部无声的纪录片,没有配乐,没有旁白,只有一幕幕最真实的记忆,在全网所有合作平台上循环播放。

  其中最动人的一幕,是一个双目失明的孩子,用小手小心翼翼地摸着一个温热的饭盒,轻声说:“我不知道颜色是什么样子的”

  就在这部纪录片循环播放到第十个小时的时候,异变陡生。

  所有正在播放视频的设备,无论是手机、电脑还是户外大屏,画面突然同时卡住,然后,一行简约的白色字体,同步跳了出来:

  “谢谢你们,记得我。”

  小店的角落里,陆远蜷缩着,意识已经淡薄成一片混沌的浓雾。

  他分不清白天黑夜,也想不起自己是谁,甚至连饥饿的感觉都已麻木。

  但他的身体里,仿佛还残留着最后的本能——每当周围有人轻声说出“饿了”两个字,他的身体就会像上了发条的玩偶,不受控制地、固执地爬向那个冰冷的灶台。

  今夜,他又一次徒劳地伸出手,试图点燃那早已熄灭的炉火。

  冰凉的手指划过冰凉的锅底,毫无反应,连一丝静电的火花都没有。

  他颓然地垂下手,蜷缩回角落,像一团即将燃尽的灰烬。

  他不知道,就在他放弃的那一刻,从北国冰封的边境哨所,到南境潮湿的小镇厨房,全国二百一十七口曾被他的火种影响过的锅,竟在同一时间,发出了一声低沉的嗡鸣。

  无需引导,无需召唤。

  在每一口锅的中心,一粒米饭大小的光点凭空浮现,由暗转明,宛如黑夜中亮起的星辰。

  它们沉睡的“记忆”被唤醒了,它们自己想起了该如何沸腾。

  而在遥远的南境小镇,那个曾在陆远帮助下开起小饭馆的孤儿,正举着一口炒得锃亮的铁锅。

  锅心那粒发光米映亮了他年轻的脸庞,他仰头望着漫天星斗,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轻语:

  “叔叔,今天的饭,我放了葱花。”

  仿佛一句跨越千里的咒语,一股微弱但磅礴的力量,开始从四面八方,向着风暴的中心汇聚。

  外界的网络因为那句“谢谢你,记得我”和无数家庭厨房里锅具的异动而彻底沸腾,无数的猜测和讨论冲上热搜,世界喧嚣鼎沸。

  而在一切风暴的中心,陆远的小店里,却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死寂。

  那场遍及全国的共鸣之后,陆远彻底失去了意识,静静地躺着,呼吸均匀得仿佛只是睡着了。

  那股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力量,没有让他醒来,也没有让他消散,只是盘踞在他周围,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

  世界在沸腾,而风暴的中心却静得可怕。

  小桃坐在灶台前的小马扎上,双手托着下巴,一动不动地看着那口恢复了冰冷的铁锅。

  她不知道自己要等什么,或许是一声锅鸣,或许是一个奇迹,又或许……是什么都等不来的终局。
  http://www.hlys.cc/44371/26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