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沙海中的基石与远方的风笛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中东的邀请,如同一块投入深潭的巨石,在“金梭”项目组乃至更高层面都激起了层层涟漪。这不仅是一次技术输出,更是在全球金融格局棋盘上落下的一枚关键棋子。陈曦深知其分量,他亲自挂帅,组建了一支精干的跨部门谈判团队,成员包括顶尖的金融架构师、国际法专家、熟悉中东事务的外交顾问以及“山猫”麾下的安全专家。谈判在迪拜和北京之间交替进行,过程远比预想的更为复杂和艰难。对方虽然对“金梭”技术表现出浓厚兴趣,但其内部也存在不同声音,既有希望通过引入新技术提升区域金融独立性的改革派,也有与西方金融体系绑定极深、顾虑重重的保守派。同时,西方的某些势力也通过各种渠道向该基金施加压力,散布“技术风险”、“数据监控”等不实言论,试图阻挠合作。
谈判桌上,陈曦团队展现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和战略耐心。他们不仅详细解答了对方提出的所有技术细节和安全疑虑,还精心设计了一套“渐进式、模块化”的合作方案,允许对方根据自身国情和风险承受能力,分阶段引入“金梭”的不同功能模块,最大程度降低了对方的顾虑。
更重要的是,陈曦敏锐地抓住了对方的深层需求——不仅仅是技术,更是对构建区域金融自主权、摆脱某种隐性控制的渴望。他在谈判中,巧妙地将“金梭”技术与提升国家金融主权、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等宏大叙事联系起来,赋予了这次合作更深远的战略意义。
几轮艰苦的拉锯战后,合作框架协议终于艰难达成。默薇资本(通过其控股的海外投资平台)将与中东主权财富基金共同出资,在当地成立一家合资公司,负责“金梭”技术在该区域的本地化部署、运营和维护。这既保证了核心技术的可控性,也满足了对方对本土参与和就业的诉求。
协议签署的消息传出,在国际金融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这标志着中国自主创新的金融基础设施技术,首次成功打入全球高端市场,打破了西方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陈曦的名字,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只是这一次,他代表的不再仅仅是技术,更是一种新兴力量的崛起。
就在陈曦于沙海之中为国家基石开拓新边疆的同时,陈玥在国内的产业布局也迎来了丰收的季节,但也听到了远方传来的、带着警告意味的风笛声。
她主导设立的“硬科技早期风险投资基金”,在短短一年内,如同精准的播种机,将资金和资源投向了数十家极具潜力的科技初创企业,覆盖了量子计算、合成生物、空天信息等最前沿的领域。其中几家企业的突破性进展,甚至开始对国际巨头的技术优势构成挑战。
同时,默薇资本在东南亚和中东的市场开拓也成绩斐然。以其新材料和新能源技术为核心承建的几个标志性项目,成为了“中国智造”和“中国标准”出海的成功典范,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回报和深远的品牌影响力。
陈玥站在自己办公室巨大的世界地图前,看着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的投资点和项目地,心中充满了成就感。默薇资本这艘大船,在她的掌舵下,不仅成功转型,更驶入了一片充满机遇的蓝海。
然而,就在她踌躇满志之时,汉斯先生从苏黎世发来了一份加密的预警报告。
报告显示,某些国际资本和产业巨头,正在悄然调整策略。他们不再仅仅针对单个企业或技术进行狙击,而是开始着手构建一个更具系统性的“排他性技术联盟”和“供应链闭环体系”。其目的是将中国的高科技企业,尤其是像默薇资本这样已经形成生态效应的领军者,排除在未来的全球核心技术圈和高端供应链之外。
“他们意识到无法在正面战场击败你们,开始试图构筑新的壁垒,将你们隔离在下一代技术革命的大门之外。”汉斯先生在视频通话中,语气凝重地分析,“这是一种更高级别、也更难应对的‘体系性排斥’。”
几乎同时,陈玥也接到了国内相关部门的非正式提醒,希望默薇资本在积极开拓的同时,也要更加注重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和供应链的多元化布局,警惕潜在的“断供”和“脱钩”风险。
远方的风笛,吹响了警示的号角。
陈玥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她知道,默薇资本和她所代表的的中国科技力量,已经走到了一个关键的历史节点。过去的成功,是基于追赶和突破;而未来的竞争,将是关于规则、体系和技术主导权的更深层次博弈。
她立刻召集核心战略团队,连续召开了数天的闭门会议。会议决定,默薇资本将启动一项名为“深蓝计划”的战略升级:
第一,在现有投资布局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基础科学研究、底层核心技术(如高端芯片设计软件、特种工业软件、关键算法等)的投资力度,力争在更多“卡脖子”领域实现突破。
第二,加速构建以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产业生态链,与国内其他领军企业、科研机构形成更紧密的战略协同,共同打造安全、韧性的供应链体系。
第三,更积极地参与甚至主导国际技术标准的制定,利用“一带一路”等平台,推动中国技术标准与国际标准对接互认,打破“体系性排斥”的壁垒。
这是一个更为宏大,也更具挑战性的战略蓝图。陈玥知道,执行“深蓝计划”,意味着默薇资本将进入一个投入更大、周期更长、风险更高的未知领域。但这关乎的,已不仅仅是企业的生存,更是国家在未来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地位。
沙海中的基石已然铺就,远航的船只已听见风笛的警示。陈曦与陈玥,一个在外部开疆拓土,为国家基石增添新的坐标;一个在内部深挖洞、广积粮,为应对更深层次的体系性竞争做准备。他们都已清晰地看到了前方的激流与险滩,但他们别无选择,唯有以更坚定的意志和更智慧的策略,引领着各自的航船,驶向那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更深邃的未知海域。真正的远见,不在于能看多远,而在于当风暴征兆出现时,是否有勇气和智慧调整航向,驶向更安全的彼岸,或者,去征服那片孕育着新风暴的海洋。
http://www.hlys.cc/44767/41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