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三国:开局种田,捡的白毛丫头竟 >第135章 白马一骑入绝谷,万箭穿心全君名!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135章 白马一骑入绝谷,万箭穿心全君名!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刘备的兵锋,如一柄烧红的利刃,切入了益州这块看似肥腴的软肉之中。

  白水关一战,兵不血刃,斩将夺兵,让刘备军的士气,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顶峰。

  大军西进,一路之上,蜀中郡县望风而降。

  那些镇守关隘的蜀将,大多是刘璋的庸碌之辈,听闻杨怀、高沛两位心腹勇将,在一个照面间便被斩于帐中,早已吓破了胆。

  谁人还敢螳臂当车。

  不过月余,刘备大军已连下数城,兵锋直抵益州腹地,一座名为“雒”的坚城之下。

  然而,那势如破竹的攻势,却在这里,第一次,撞上了一块坚硬的铁板。

  雒城。

  此城乃是成都的最后一道门户,城墙高厚,粮草充裕。

  更重要的,是守城的人。

  刘璋之子,刘循。

  以及,蜀中最后的,也是最硬的一根骨头,大将张任。

  张任,蜀郡人,出身寒微,却文武兼备,尤善兵法,为人忠勇刚烈,在蜀中军民之中,威望极高。

  他不像杨怀、高沛那般空有警惕,也不像其余蜀将那般闻风丧胆。

  刘备大军兵临城下,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紧闭城门,将城外所有的吊桥尽数焚毁,摆出了一副死守到底的架势。

  刘备麾下,黄忠、魏延轮番攻城,皆被张任用层出不穷的守城器械与精准的箭雨,打得灰头土脸,寸步难进。

  强攻半月,折损了数千兵马,雒城却依旧稳如泰山。

  军中的锐气,正在被这日复一日的消磨,一点点地,磨平。

  中军大帐之内,气氛压抑。

  刘备看着沙盘上,那纹丝不动的雒城模型,眉头紧锁,原本因连战连捷而舒展的额头,再次刻上了深深的“川”字。

  “士元,如此耗下去,非长久之计。”刘备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躁。

  庞统依旧坐在角落,神色平静,仿佛窗外的厮杀与他无关。

  他抬起头,那张丑陋的脸上,看不出任何情绪。

  “主公,张任之才,不下于我军宿将。雒城之坚,亦非一月可下。”

  他站起身,走到刘备身边,声音压低了几分。

  “强攻,乃是下策。我军初入蜀地,兵力有限,经不起如此消耗。”

  “统,愿请领一军,另寻小路,绕至雒城之后。与主公前后夹击,则张任必破,雒城必下!”

  刘备闻言,目光一凝。

  他知道,庞统所言的小路,必然是崎岖难行,且充满了未知的凶险。

  “此计,是否太过行险?”

  “兵者,诡道也。”庞统的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为建奇功,险,是必然要冒的。”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然,似乎是在为自己错失了“上策”而感到不甘,急于证明自己。

  刘备沉吟不语,心中却没来由地,升起一股强烈的不安。

  是夜,刘备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好不容易睡去,却陷入了一场光怪陆离的噩梦。

  他梦到自己立于一片苍茫的荒野之上,一个看不清面容的青铜神人,手持一根巨大的铁棒,从天而降,一棒狠狠砸在了他的右臂之上。

  剧痛传来!

  刘备猛地从榻上坐起,只觉得冷汗浸透了背脊,那被击中的右臂,竟是真的酸麻不堪,仿佛真的受了重创。

  “来人!”

  他披衣而起,心中那股不祥的预感,浓重到了极点。

  “速去请军师中郎将!”

  当庞统被从睡梦中叫醒,来到刘备帐中时,看到的是一个脸色煞白,眼神中满是惊悸的刘备。

  刘备将梦中所见,一五一十地,告知了庞-统。

  “士元,此梦,大为不祥!你今日,万万不可出兵!”

  庞统听完,沉默了片刻。

  他看着刘备那张写满了关切的脸,心中,却是一声,无人能懂的叹息。

  主公啊主公,你的仁德,既是你的利器,亦是你最大的枷锁。

  你至今,还在为白水关斩将夺兵而心有不安。

  你至今,还未下定与刘璋彻底决裂的决心。

  你缺的,不是兵马,不是计策。

  你缺的,是一个让你抛却所有顾虑,让你师出有名,让你能对天下人说出“刘璋不仁,我取之乃是天意”的,一个理由。

  一个,血淋淋的理由。

  庞统的脸上,忽然浮现出一抹自嘲的,决绝的笑意。

  他对着刘备,深深一揖。

  “主公梦中所见,不过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大丈夫在世,当为国立功,岂能因一梦而废军国大事?”

  他的声音,陡然变得激昂。

  “莫非主公是以为统无能,不愿让统,独占此功吗!”

  刘备一怔,连忙摆手:“士元何出此言!我……”

  “主公不必多言!”庞统打断了他,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疯狂的执拗,“今日之兵,统,非出不可!”

  “若主公不允,统,便长跪于此!”

  说罢,他竟真的撩起衣袍,便要跪下。

  刘备看着眼前这个执拗如牛的谋主,心中百感交集,最终,只能化作一声长叹。

  他知道,自己,劝不住他了。

  “也罢。”

  刘备扶住庞统,亲自为其整理了一下衣冠。

  “我这匹坐骑,名曰‘的卢’,虽曾有人言其妨主,但它日行千里,于这山路之间,或可助你一臂之力。”

  他转头,对着帐外亲兵下令。

  “去,将我的白马,牵来,赠予军师。”

  临行前。

  庞统跨上那匹神骏非凡的白色宝马,一身戎装,回望了一眼立于帐前的刘备。

  风,吹起他灰色的儒衫。

  他那张丑陋的脸上,竟是露出了一丝,前所未有的,洒脱的笑容。

  他对着刘备,遥遥一抱拳。

  而后,拨转马头,再未回头。

  “出发!”

  数千精兵,如同一条灰色的长龙,悄无声息地,汇入了那崎岖难行的蜀道之中。

  山路,蜿蜒曲折,两旁是万丈悬崖,林木遮天蔽日。

  大军行至一处极为狭窄的山谷,只见谷口立着一块石碑,上面用古篆,刻着三个字。

  落凤坡。

  庞统勒马立于坡前,看着那三个字,忽然,放声大笑起来。

  “哈哈……我道号凤雏,此地名曰落凤坡。莫非,是天意如此?”

  笑声,在寂静的山谷中回荡,显得有几分苍凉。

  副将见状,心中不安,上前劝道:“军师,此地地势险恶,名又不祥,不若我等绕道而行?”

  庞统摇了摇头,脸上的笑意,却未减半分。

  “天命,岂是人力可违。”

  他一夹马腹,当先而行。

  “我意已决,尔等,随我来!”

  他一马当先,率领着大军,缓缓驶入了那如同巨兽之口的,狭长山谷。

  也就在全军堪堪进入谷中的那一刻。

  “轰——”

  一声炮响,如同平地惊雷,在山谷两侧,轰然炸响!

  紧接着,山顶之上,无数的旌旗,毫无征兆地,伸了出来!

  数不清的弓箭手,密密麻麻,如林般,出现在两侧的高坡之上,那黑洞洞的箭头,早已对准了谷底这支插翅难飞的队伍。

  一面绣着“张”字的大旗,迎风招展。

  旗下,张任一身重铠,手持长枪,面沉似水,眼神冰冷如铁。

  他早已在此,等候多时。

  他的目光,死死锁定了谷中,那个骑着神骏白马,身着将领服饰的,为首之人。

  刘备!

  张任的眼中,杀机爆闪!

  他高高举起了手中的长枪,而后,狠狠向前一挥!

  “放箭!”

  一声令下。

  嗡——

  仿佛是死神的蜂鸣。

  数万支利箭,如同一片骤然降临的,黑色的雨云,遮蔽了谷顶那片狭小的天空!

  “噗!噗!噗!噗!”

  利箭入肉的声音,密集得,仿佛是夏日的暴雨,砸在池塘的水面之上。

  惨叫声,此起彼伏!

  谷底的数千士兵,甚至来不及组织起任何有效的防御,便被这从天而降的死亡之雨,成片成片地,钉死在地上!

  庞统端坐于白马之上,他没有躲,也没有逃。

  他只是抬起头,静静地,看着那片向他笼罩而来的,黑色的箭雨。

  他的脸上,没有恐惧,没有不甘。

  只有一种,如释重负的,解脱。

  主公,统,只能帮你到这里了。

  这蜀中的天下,这匡扶汉室的骂名。

  便由统,为你,一肩担之!

  下一瞬。

  万箭穿心!

  可怜那一代奇才,身中数十箭,如同一只折断了翅膀的凤凰,从那匹悲鸣的白马之上,轰然坠地。

  时年,三十六岁。

  ……

  噩耗,传回太行山时,已是数日之后。

  赵沐笙看着“夜枭”传回的,关于落凤坡一战的详细情报,久久无言。

  他没有幸灾乐祸,那张平静的脸上,反而露出了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复杂神色。

  那是一种,对同类陨落的,淡淡的惋惜。

  是兔死狐悲。

  “先生之才,不下卧龙。奈何,择主不淑,以身殉道,可惜,可叹。”

  他长叹一声,将那份情报,扔进了火盆。

  火光,映着他那双深邃的眸子,明明灭灭。

  周虎、孙芷君等人,侍立在侧,看着那份化为灰烬的情报,皆是心有戚戚。

  赵沐笙转过身,目光扫过帐内每一张专注的脸。

  “此战之败,你们都看明白了什么?”

  周虎的左臂还吊着绷带,他上前一步,声音沉稳。

  “明白了,统帅的安危,永远是第一位的。个人的勇武与冲动,只会将全军,带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赵沐笙点了点头。

  “还有呢?”

  孙芷君上前,轻声道:“明白了,任何时候,都不能将自己的性命,寄托于侥幸。更不能,将胜利的希望,寄托于敌人的愚蠢。”

  赵沐笙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意。

  “说得好。”

  他缓缓地,一字一顿地说道:

  “在桃源镇,我不需要个人英雄。”

  “我需要的,是能将我们每一个士兵,都安然无恙带回家的,冷静的,胜利者。”

  “你们的命,比任何一座城池,任何一场胜利,都更金贵。”
  http://www.hlys.cc/44846/25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