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茶农的脊梁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那伙计带来的消息,像一盆冰水,浇灭了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

  旧道彻底没了!

  这意味着,簰洲湾的江心栈,即便能渡尽长江天险,也终将被这鹰嘴崖绝壁,死死锁在皖南的大山里。

  茶叶,依旧出不去!

  谢云亭带着人赶到时,天已大亮。

  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连日暴雨,已将鹰嘴崖最脆弱的岩体彻底掏空。

  原本仅供一人一担通行的羊肠小道,此刻已化为一道宽达十余丈、深不见底的恐怖豁口。

  对面青峰依旧,中间却已是断壁残垣,下临万丈深渊,云雾缭绕,连猿猴都难以飞渡。

  风在豁口间呼啸,发出鬼哭般的呜咽。

  跟来的茶农们脸色煞白,刚刚因挖出幸存者而升起的些许暖意,瞬间被这绝望的景象冰封。

  “天……天要亡我啊!”一个老茶农腿一软,瘫坐在泥地里,浑浊的老泪纵横。

  人心,在这一刻几近崩溃。

  谢云亭站在崖边,面沉如水,目光死死盯着对岸。

  江心栈是他刺向程鹤年联盟心脏的利刃,而这条鹰嘴崖古道,就是握着刀柄的手臂。

  如今手臂断了,刀再锋利,也只是个摆设。

  “东家,绕道吧……”有人颤声提议,“绕行徽岭,得多走七天,但总好过……”

  “七天?”谢云亭打断了他,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我们的茶等不了七天,那些指望卖茶换米下锅的乡亲们,更等不了七天!而且,你们以为程鹤年,会给我们七天时间吗?”

  众人默然。

  是啊,程鹤年那只老狐狸,一旦得知路断,必然会立刻发动雷霆一击,将云记和所有依附于云记的茶农彻底碾碎。

  “没有路,我们就自己开一条!”谢云亭猛然转身,环视众人,眼中没有半分退缩,“在这豁口上,架一座悬索桥!”

  悬索桥?

  在场的人都懵了,这悬崖峭壁,狂风如刀,怎么架?

  谁能把第一根绳索送到对岸去?

  就在众人面面相觑,士气低迷到极点时,一个精悍的身影猛地站了出来。

  “我能过去!”

  说话的正是猎户出身的山鹞子,他性烈如火,最见不得这等垂头丧气的场面。

  他拍着胸脯,亮出腰间那盘浸了桐油的坚韧麻绳和一枚沉重的铁锚:“这点距离,还难不倒我山鹞子!”

  不等谢云亭制止,他已寻了一处凸出的岩角,将麻绳一端牢牢绑死,另一端系在腰间铁锚上。

  他深吸一口气,双腿肌肉贲张,迎着山风,如一只离弦之箭,猛地朝对面跃了出去!

  “好!”

  众人齐声喝彩,屏息凝神,只见山鹞子在半空中划出一道惊险的弧线,手中的铁锚已经甩向对岸的一处岩缝。

  眼看就要成功!

  然而,就在此时,只听“嘣”的一声脆响,那看似坚韧的麻绳,竟在瞬间绷紧到极致后,不堪重负,骤然断裂!

  “啊!”惊呼声四起。

  山鹞子猝不及??,惨叫一声,整个人如断线风筝般向着万丈深渊直坠而下!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千钧一发之际,他下坠的身影被豁口下方一棵横逸斜出的老松挂住,在剧烈的摇晃中,总算险之又险地停住了。

  众人七手八脚地放下绳索,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他拉了上来。

  虽然只受了些皮外伤,但山鹞子的脸色比死人还难看。

  他一言不发,只是死死盯着那截断裂的麻绳,双拳紧握,指节发白。

  这一次失败,如同一记重锤,彻底敲碎了所有人的幻想。

  连飞山越涧的山鹞子都失败了,这路,真的没法开了。

  一片死寂的绝望,笼罩在崖顶。

  就在这时,一个沉默的身影默默走出人群。

  是石匠吴。

  他一言不发,从背后的工具袋里,取出了一套被磨得光滑锃亮的工具,其中最显眼的,是一柄通体泛着青光的铜錾子。

  那是他父亲的遗物。

  他走到崖边一块最为平整坚硬的石壁前,抡起铁锤,对着那青铜錾子,一锤一锤,刻下了两个字——茶路。

  字迹不深,却仿佛刻进了所有人的心里。

  刻完字,石匠吴转身,对着苍茫的天地,对着云雾缭绕的深渊,重重地跪了下去,磕了三个响头。

  而后,他站起身,走向那豁口边缘最陡峭、最危险的一道岩体裂隙,头也不回地沉声道:“我爹凿了一辈子井,没见着一滴活水。今天,我要在这里凿出一条路,让后人走得安稳。”

  话音未落,“当”的一声巨响,他挥动铁锤,狠狠砸在了錾子上,坚硬的岩石上迸射出第一点火星。

  那火星,仿佛点燃了什么。

  十名须发皆白的老茶农,对视一眼,默默解下身后的背篓,整齐地放在一边。

  他们列成一队,走到石匠吴身后,用尽全身力气,齐声嘶吼:

  “路在人在,茶在人在!”

  吼声在山谷间回荡,驱散了恐惧,点燃了血性!

  他们拿起了带来的锄头和铁镐,加入了开山凿石的行列。

  谢云亭看着眼前这一幕,眼眶微微发热。

  他不再下达任何命令,而是默默脱下了身上那件象征着掌柜身份的素色长衫,只着短褂,拿起一把铁镐,走进了队伍。

  他没有说话,只是用行动告诉所有人——我与你们同在。

  一时间,鹰嘴崖上,火把连成一线,铁锤与岩石的撞击声此起彼伏,震彻山谷。

  谢云亭从未干过这等重活,没过半个时辰,掌心便磨出了血泡,血水混着石屑,钻心地疼。

  但他咬紧牙关,不发一语,始终与众人同进同退。

  阿灰和小豆倌也成了最忙碌的人,他们小小的身影在人群中穿梭,轮流为大家送上热腾腾的饭食和清水。

  而那神秘的铜铃婆,竟也每日黄昏时分,拄着拐杖,登上附近最高的山头,迎风吟唱。

  那歌声苍凉悠远,穿云裂石,竟仿佛有安抚人心、指引风向的奇异力量。

  被救起的山鹞子,把自己关在窝棚里,苦思了整整三天三夜。

  他将所有的绳索都浸泡在特制的药水里,又不知从哪里寻来了几个废弃的铁滑轮。

  第四天清晨,他带着一套全新的飞索装置,再次站到崖边。

  这一次,他没有贸然飞跃,而是采用了牛筋绞合的新绳,配合滑轮减速增力。

  第一次试射,铁锚偏了;第二次,力道不够。

  第三次,在所有人期盼的目光中,那枚铁锚呼啸着横跨深渊,伴随着“咔”的一声闷响,死死地嵌入了对岸的岩缝之中!

  成功了!

  欢呼声响彻云霄!

  第一根悬索架成,后续的工程便水到渠成。

  众人日夜赶工,一条悬空的生命通道,正在以惊人的速度逐段铺设。

  然而,天威难测。

  第六日夜里,风云突变,雷雨大作,山洪裹挟着泥石倾泻而下,猛烈冲击着刚刚搭建好的临时支架。

  整座半成品索桥在风雨中剧烈晃动,发出令人牙酸的“嘎吱”声,眼看半月心血就要毁于一旦!

  “守住桥!”

  不知是谁吼了一声,百余名茶农竟不约而同地冒着暴雨冲了出去,他们没有工具,便用自己的肩膀去扛,用自己的脊背去顶,用血肉之躯,硬生生与狂暴的山洪对抗,死死顶住那摇摇欲坠的桥体!

  石匠吴浑身湿透,双目赤红,在电闪雷鸣中状若疯魔,他嘶吼着:“老子不怕死,就怕路断!”一锤奋力砸下,火星在暴雨中四溅。

  那一夜,无人退却。

  第七日清晨,雨过天晴,云开雾散。

  当最后一块桥板被牢牢钉稳,一道横跨天堑的木板悬索桥,如神迹般出现在鹰嘴崖上。

  山鹞子点燃一支火把,第一个徒步踏上桥面,稳稳地走到了对岸。

  他高举火把,用力挥舞了三圈。

  对岸,爆发出震天动地的欢呼!

  谢云亭站在桥头,率领众人,燃起三炷清香,祭拜山川神明。

  而后,他亲自将一面早已备好的黑底红字大旗,升上了崖顶。

  旗帜迎风招展,上书四个大字——云记·茶魂道!

  就在旗帜升到顶端的那一刻,谢云亭只觉右掌心微微一震。

  那沉寂已久的鉴定系统界面,竟自行浮现。

  沙盘之上,那条代表着云记气运的朱砂红线,正散发着前所未有的璀璨光芒,缓缓旋转。

  更让他心神剧震的是,在那条主线的末端,竟延伸出了三条更加纤细、却同样灼灼生辉的支脉,遥遥指向地图的西南方向——滇、黔、桂!

  当夜,众人围着篝火,疲惫而满足地沉沉睡去。

  铜铃婆斜倚在一块大石上,在睡梦中忽然喃喃自语:“松明照雪岭,茶香入长安……”

  谢云亭闻言浑身一震!

  这正是那首古老茶谣中,早已失传的下半句!

  他猛然醒悟,这条路,绝不仅仅是一条商路,它连接的,或许是早已被遗忘的千年茶脉!

  他正欲上前追问,一声急促的呼喊由远及近,打断了他的思绪。

  是阿灰!

  他不知从哪里弄来一匹快马,此刻正连滚带爬地冲过来,手里高举着一封用火漆密封的信函,声音因狂奔而嘶哑:“东家!重庆!重庆急信!军需署愿与我们签下三年大宗订单!但是……但是他们有一个条件!”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过来,连篝火的噼啪声都仿佛静止了。

  阿灰咽了口唾沫,艰难道:“条件是——三个月内,我们必须打通雪岭垭口,将第一批茶,送到川中!”

  众人顿时哗然。

  雪岭垭口,那是比鹰嘴崖险峻十倍的死亡绝境,常年冰封,三个月打通,无异于痴人说梦!

  谢云亭接过信函,指尖触到火漆的温度,目光却投向了跳动的火光深处,在那一片明暗交织中,他看到了无数茶农的期盼,看到了这条用血肉铸就的茶魂道。

  他缓缓捏紧了信,轻声开口,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那就……踏雪出川。”
  http://www.hlys.cc/44904/18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