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0章涟漪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北京的深秋,总是来得干脆利落。赵启明被带走的当晚,一场冷雨便不期而至,冲刷着这座古老都城的青砖灰瓦,也仿佛要将附着在某些角落的尘埃与污垢,一并洗净。

  丽江的阳光,则一如既往地慷慨。玉龙雪山的峰顶,在澄澈的蓝天映衬下,闪耀着圣洁的光芒。黑龙潭公园里,那张四人合影的复制品,被阿哲挂在了工作室最显眼的位置。照片里,每个人都笑得轻松而明亮,与窗外的雪山倒影一起,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卷。

  然而,苏砚知道,平静的湖面下,暗流从未真正平息。赵启明这只“螳螂”,虽已折翼,但他身后那张盘根错节的关系网,是否会就此罢休?那个匿名捐赠的“一个亿”,又究竟是善意的援手,还是另一场博弈的入场券?

  她坐在工作室的落地窗前,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一杯早已凉透的普洱茶。陆时衍从背后轻轻环住她,将一杯热牛奶递到她手中。

  “还在想北京的事?”他的声音低沉而温和,带着一种能抚平人心的力量。

  苏砚接过牛奶,温热的触感从指尖蔓延开来。“赵启明倒得太快,也太容易了。”她蹙眉,目光依旧停留在远处的雪山上,“他就像一根藤蔓,依附在一颗大树上。藤蔓断了,大树……真的会无动于衷吗?”

  陆时衍沉默了片刻。他知道苏砚的担忧不无道理。赵启明能坐上华夏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理事长的位置,背后必然有强大的势力支撑。如今他身陷囹圄,他背后的那些人,不可能不有所动作。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收紧手臂,将她更深地纳入怀中,“我们已经回到了自己的主场。在这里,他们想动手,也得掂量掂量。”

  苏砚靠在他怀里,感受着他身上的温度和熟悉的气息,心中稍安。她点了点头,将那些纷乱的思绪暂时压下。无论如何,当下的平静,值得珍惜。

  ---

  “云迹工作室”收到了那笔匿名捐款后,整个项目团队都陷入了短暂的错愕与狂喜之中。原本因为赵启明的觊觎而被迫放缓的“茶马古道”项目,瞬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推动力。资金的充裕,让他们可以聘请更顶尖的技术团队,购买更先进的设备,并将项目的规模和深度,再次提升了一个档次。

  阿哲和林琛,作为项目的直接负责人,忙得脚不沾地。他们一边要与各方技术团队对接,一边要规划后续的实地采风路线,还要处理因项目扩大而带来的各种琐碎事务。虽然辛苦,但两人眼中都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是属于他们的事业,正一步步走向辉煌。

  陆时衍则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他那本关于“法律与人心”的新书上。赵启明事件,为他提供了极其鲜活的案例。他试图从法律、道德、人性等多个维度,剖析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他写得很慢,每一个字都经过深思熟虑,力求精准而深刻。

  苏砚的生活,似乎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她每天除了处理工作室的一些核心事务外,更多的时间,是泡在图书馆和档案馆里,查阅关于茶马古道的历史文献。她想要为VR应用的剧本,注入更多真实而动人的细节。那些泛黄的纸页,那些尘封的往事,像一剂良药,暂时抚平了她内心的波澜。

  日子,在忙碌而有序中,悄然滑过。

  直到一个陌生的电话,打破了这份平静。

  ---

  那是一个寻常的午后,阳光正好。苏砚正窝在工作室的阅读角,翻阅一本关于纳西族东巴文化的古籍。她的手机忽然响了起来,是一个来自北京的陌生号码。

  她犹豫了一下,还是接通了。

  “是苏砚小姐吗?”电话那头,是一个苍老而沉稳的男声,听不出情绪。

  “是我。请问您是?”苏砚坐直了身体。

  “我是谁并不重要。”对方说,“重要的是,我有一样东西,或许是你感兴趣的。关于赵启明,也关于……你父亲。”

  苏砚的心,猛地一跳。她握着手机的手,不自觉地收紧了。“您想干什么?”

  “别紧张,苏小姐。”对方的语气,依旧平缓,“我只是一个……故人。我想和你见一面,当面谈谈。地点你来选,只要不在北京。”

  苏砚的大脑飞速运转。她几乎可以肯定,对方不是敌人。如果是赵启明背后的势力,绝不会用这种近乎“拜访”的方式来找她。那么,他口中的“故人”,又是指谁?他手里,又有什么关于她父亲的东西?

  “好。”她很快做出了决定,“地点我来定。三天后,丽江古城,‘云雪堂’咖啡馆。”

  “可以。”对方答应了,“我会准时到。”

  电话被挂断,听筒里传来“嘟嘟”的忙音。苏砚却久久没有放下手机,她的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陆时衍推门进来时,看到的就是她这副失神的样子。

  “怎么了?”他走过来,握住她冰凉的手。

  苏砚将刚才的电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

  陆时衍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一个自称‘故人’的陌生老头,从北京打来电话,说有关于赵启明和你父亲的东西?”他分析道,“听起来,不像是个骗局。”

  “我也是这么想的。”苏砚点头,“他既然能查到我的号码,又能说出这些话,就一定不是空穴来风。”

  “那你想去见他吗?”

  “必须去。”苏砚的眼神,变得坚定起来,“这或许是我了解父亲,了解当年真相的最后一个机会了。”

  陆时衍看着她,没有劝阻。他知道,这件事,必须有个了结。否则,它会像一根刺,永远扎在苏砚的心里。

  “我陪你去。”他说。

  ---

  三天后,丽江古城,五一街。

  “云雪堂”咖啡馆,是阿哲开的一家小众咖啡馆,位于一条僻静的小巷里。店里装修风格简约而温馨,主打手冲咖啡和雪山景观。因为位置偏僻,所以客人不多,正好适合见面。

  苏砚和陆时衍,提前半小时到了咖啡馆,选了一个靠窗的角落位置坐下。他们点了一壶普洱茶,静静地等待着。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午后的阳光,透过木格窗,在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一点整,一个穿着灰色中山装,戴着一顶同色系礼帽的老人,推开了咖啡馆的门。他看起来七十岁上下,身形清瘦,背脊挺直,脸上带着一副金丝边眼镜,镜片后的眼神,锐利而深邃。

  他的目光,在店内扫视了一圈,最后,落在了苏砚和陆时衍的身上。

  他径直走了过来,在他们对面坐下。

  “苏小姐,陆律师。”他开口,声音与电话里一样,沉稳而苍老。

  “您是?”苏砚问。

  老人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个厚厚的牛皮纸信封,放在了桌子上。

  “自我介绍一下,我姓陈,陈国栋。”他说,“曾经,是周明诚的……上司。”

  空气,瞬间凝固了。

  苏砚和陆时衍,都惊讶地看着他。

  周明诚的上司?那岂不是……

  陈国栋似乎看出了他们的疑惑,他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一丝自嘲和苦涩。“很惊讶?没错,我曾经是国资委下面一家投资公司的负责人。周明诚当年的很多项目,都是通过我审批的。”

  他指了指桌上的信封:“这里面,是周明诚当年行贿我的部分记录,以及……一些他亲口承认,逼死你父亲的录音。”

  苏砚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她死死地盯着那个信封,仿佛它是一团燃烧的火焰。

  “你……为什么要给我们?”她问,声音有些发抖。

  “为什么?”陈国栋重复了一遍,他摘下眼镜,揉了揉有些发红的眼睛,“因为我快死了。”

  他的话,像一颗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湖面。

  “肺癌,晚期。”他自嘲地笑了笑,“医生说,我最多还有半年时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这一生,做过不少错事。收受周明诚的贿赂,是他其中之一。这些年,我过得并不安稳。那些钱,就像一块烧红的烙铁,烫得我夜不能寐。”

  他看着苏砚,眼神里,带着一丝愧疚和恳求:“我知道,我无法弥补我犯下的罪过。但我希望能在我死之前,做一件正确的事。这些证据,或许能让你……心里好受一些。”

  他将信封,推向苏砚。

  苏砚没有立刻去拿。她看着眼前这个垂暮的老人,心中五味杂陈。她恨他,因为他间接导致了父亲的悲剧。但她又有些同情他,一个被癌症宣判了死刑,又被愧疚折磨了半生的老人。

  最终,她还是拿起了那个信封。

  信封很厚,里面似乎装着很多东西。

  “陈老,”她开口,语气复杂,“谢谢您。”

  陈国栋摆了摆手:“不用谢我。这是我欠你们的。”他站起身,“我该走了。”

  他转身,准备离开。

  “陈老,”苏砚叫住了他,“您……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陈国栋停下脚步,没有回头:“回北京,等死。不过在那之前,我会去一趟纪委,把我知道的一切,都交代清楚。这是我……最后的赎罪。”

  说完,他推开门,走了出去。

  他的背影,孤单而萧索,很快便消失在了古城熙熙攘攘的人流中。

  ---

  咖啡馆里,一片寂静。

  苏砚和陆时衍,看着桌上的那个牛皮纸信封,谁也没有动。

  许久,陆时衍才伸出手,打开了信封。

  里面,果然是一叠厚厚的文件。有银行的转账记录,有周明诚亲笔写的“感谢信”,还有几盘老旧的录音带。

  陆时衍拿起其中一份“感谢信”,上面是周明诚那熟悉的字迹。

  “陈老,此次项目多亏您照拂,区区五十万,不成敬意,望笑纳。苏XX之事,已按您指示处理妥当,他日必有重谢……”

  陆时衍的手,剧烈地颤抖起来。

  苏砚凑过去,只看了一眼,便感到一阵天旋地转。她扶住桌子,才没有让自己倒下去。

  这就是证据。

  比周薇提供的,更加直接,更加血腥的证据。

  她的父亲,不仅被周明诚视为“隐患”,更是被他背后的利益集团,视为必须“处理”掉的绊脚石。

  “畜生!”陆时衍狠狠地将文件摔在桌上,眼中燃烧着熊熊怒火。

  苏砚没有说话。她将那些文件,一份一份地收起来,重新装进信封。她的动作很慢,但很稳。她的脸上,没有泪水,只有一片深不见底的寒潭。

  “我们回去。”她说,声音平静得可怕。

  陆时衍看着她,心中充满了担忧。他知道,这一次的真相,比上一次,更加残酷。它摧毁的,不仅是周明诚一个人,而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一个令人绝望的黑色链条。

  他握住她的手,发现她的手,冰冷得像一块冰。

  “苏砚……”他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苏砚转过头,对他笑了笑。那笑容,比哭还难看。

  “我没事。”她说,“我只是……需要一点时间。”

  ---

  回到工作室,苏砚将那个信封,锁进了保险柜里。她没有像上次那样,立刻将证据公之于众。

  她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一关就是一整天。

  陆时衍没有去打扰她。他只是在门外,默默地守着。他给她送了几次吃的,都被原封不动地退了回来。

  他知道,她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内心风暴。那些残酷的真相,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子,正在凌迟着她的心。她需要时间,去消化,去接受,去与自己和解。

  阿哲和林琛回来时,得知了这件事,也都很识趣地保持了沉默。整个工作室,都笼罩在一种压抑而担忧的气氛中。

  直到深夜,书房的门,才终于打开了。

  苏砚走了出来。她的眼睛,布满了血丝,脸色苍白,但眼神,却异常明亮。

  “我饿了。”她对陆时衍说。

  陆时衍立刻去厨房,为她下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

  苏砚坐在餐桌前,狼吞虎咽地吃着。她吃得很急,眼泪,却不知不觉地,一滴一滴,掉进了碗里。

  陆时衍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坐在她身边,陪着她。

  吃完面条,苏砚的情绪,似乎稳定了许多。

  她抬起头,看着陆时衍,轻声说:“我没事了。”

  陆时衍握住她的手:“嗯。”

  “我今天……想通了很多事。”苏砚说,“我以前一直以为,只要查清了父亲的死因,让坏人得到惩罚,我就能解脱。但现在我发现,我错了。”

  她的眼中,闪过一丝痛苦和迷茫:“真相,并没有让我解脱。反而让我……更加痛苦。因为我发现,我所对抗的,不是一个周明诚,也不是一个赵启明,而是一个……我根本无法撼动的东西。”

  陆时衍的心,猛地一痛。他将她紧紧地拥入怀中:“别怕,有我在。”

  苏砚靠在他怀里,眼泪,终于决堤。

  “陆时衍,我好累……”她哽咽着说,“我有时候在想,如果我当初没有选择查下去,是不是就不会有这么多事?我们是不是就能一直像以前那样,平静地生活?”

  “不会的。”陆时衍轻抚着她的头发,声音坚定而温柔,“逃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那些黑暗的东西,只会像毒瘤一样,越长越大,最终将我们吞噬。你做的,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他捧起她的脸,直视着她的双眼:“苏砚,你不是一个人。你还有我,有阿哲,有林琛。我们会一直站在你身边,陪你一起,面对一切。”

  苏砚看着他,看着他眼中那份不容置疑的坚定和爱意,心中的迷茫和痛苦,似乎减轻了许多。

  她重重地点了点头:“嗯。”

  ---

  接下来的日子,苏砚没有再提那些证据的事。她将它们,连同那份沉重的真相,一起锁进了保险柜,也锁进了心底最深处。

  她重新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茶马古道”的项目中。她变得更加专注,也更加拼命。她似乎想用工作,来麻痹自己,来寻找新的意义。

  陆时衍默默地支持着她。他放下了手头的写作,全身心地投入到项目中,为她处理各种法律和商务事务,成为她最坚实的后盾。

  阿哲和林琛,也察觉到了苏砚的变化。他们没有多问,只是更加努力地工作,用自己的方式,支持着她。

  项目,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进展得异常顺利。VR应用的初版De,已经制作完成,效果惊艳。纪录片的拍摄,也进入了尾声。他们甚至已经开始规划,项目完成后,如何将它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

  一切,都在朝着最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苏砚知道,有些事,终究是躲不过的。

  一天晚上,她和陆时衍,在古城的一家小酒馆里,小酌了几杯。

  微醺的氛围中,她忽然开口:“陆时衍,你说,我们这样……算不算是在逃避?”

  陆时衍看着她:“不算。我们只是在积蓄力量。”

  “积蓄力量?”苏砚笑了笑,“积蓄力量,为了什么?为了继续对抗那个我们根本无法撼动的东西吗?”

  陆时衍沉默了。他无法回答。

  苏砚看着窗外,古城的灯火,在夜色中,像一颗颗闪烁的星星。

  “我有时候在想,”她轻声说,“或许,我们能做的,不是去推翻那棵大树,而是……在它的阴影下,努力地生长,长成我们自己的样子。让更多的人,看到阳光,看到希望。”

  陆时衍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惊艳。

  他没想到,她会说出这样的话。

  他一直以为,她会沉溺在仇恨和痛苦中,无法自拔。但他错了。她不仅走了出来,还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答案。

  “你说得对。”他握住她的手,由衷地说,“我们无法选择出生的时代,无法选择面对的黑暗。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活着。我们可以选择,成为一束光,去照亮身边的人,去影响更多的人。”

  苏砚转过头,对他笑了笑。那笑容,像夜空中最亮的星。

  “嗯。”她说,“我们一起。”

  ---

  几天后,苏砚做出了一个决定。

  她将陈国栋提供的那些证据,进行了一次严格的筛选。她删除了所有涉及国家机密和个人隐私的部分,只保留了周明诚行贿、以及他亲口承认逼死她父亲的核心证据。

  然后,她将这些证据,连同之前周薇提供的材料,一起整理成了一份详尽的报告。

  她没有将这份报告发给媒体,也没有发给纪委。

  她将这份报告,交给了当地的历史档案馆,并授权他们,在五十年后,将其公之于众。

  “为什么是五十年后?”陆时衍问她。

  “因为五十年后,”苏砚说,“所有当事人都已经不在了。那些伤痛,那些仇恨,或许都已经随着时间,慢慢淡去了。留下的,只是一段真实的历史,一个警示后人的故事。”

  陆时衍看着她,心中充满了敬意。

  他明白她的用意。她不想再掀起一场血雨腥风,不想让更多的人,陷入无谓的痛苦和仇恨中。她只是想,让这段历史,以一种最平静的方式,被记录下来,被后人知晓。

  这是一种,超越了个人恩怨的,更大的慈悲和智慧。

  ---

  冬天,悄然降临丽江。

  玉龙雪山的峰顶,被厚厚的积雪覆盖,像一顶璀璨的王冠。古城的屋檐上,也挂上了晶莹的冰凌。空气中,弥漫着清冽的寒气和腊梅花的幽香。

  “云迹工作室”的“茶马古道”项目,迎来了最终的发布仪式。

  发布仪式,被安排在黑龙潭公园的古戏台上。戏台周围,挂满了红灯笼,与远处的雪山,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冬日画卷。

  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界人士、媒体记者、以及投资方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时刻。

  苏砚作为项目主理人,登台致辞。

  她穿着一身简洁的黑色长裙,气质清冷而优雅。她没有提项目的艰辛,也没有提背后的权谋与斗争。她只是平静地讲述了茶马古道的历史,讲述了那些马帮的故事,讲述了他们创作这个项目的初衷——为了保护和传承,为了铭记和感恩。

  她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了每个人的耳朵里。台下,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被她的讲述,带入到了那段遥远而壮阔的历史中。

  致辞的最后,她说:“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茶马古道,了解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曾经发生过什么。我们更希望,能让更多的人,看到,在这片土地上,无论经历多少风雨,总有人,愿意为了守护心中的光明,而不懈努力。”

  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陆时衍站在台下,望着台上那个光芒四射的女子,眼中,满是骄傲和爱意。

  阿哲和林琛,也激动地鼓着掌,眼眶有些湿润。

  发布仪式结束后,是VR应用的体验环节。

  当体验者们,戴上VR设备,穿越时空,亲身体验到茶马古道的风霜雨雪,感受到马帮的坚韧与豪情时,所有人都被深深地震撼了。

  他们看到了雪山的巍峨,看到了古道的险峻,看到了马帮汉子脸上的风霜,也看到了他们眼中的希望。

  他们,成功了。

  ---

  当晚,他们回到了工作室。

  阿哲不知从哪里,搬来了一箱香槟。林琛则准备了一桌丰盛的菜肴。

  四个人,围坐在一起,庆祝这来之不易的成功。

  阿黄趴在炉火边,懒洋洋地打着盹。团团和小团子,则在梨树上,追逐着飘落的雪花。

  “来,为了我们的成功,干杯!”阿哲举杯,兴奋地喊道。

  “干杯!”林琛也笑着附和。

  苏砚和陆时衍,也举起了酒杯。

  四只酒杯,在空中轻轻碰了一下,发出清脆的声响。

  窗外,月光如水,洒在雪后的古城上,一片静谧。

  苏砚看着身边这三个与她并肩作战的男人,看着窗外那轮皎洁的明月,和那座在月光下,沉默而坚定的玉龙雪山,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安宁和满足。

  她知道,过去的伤痛,不会消失。未来的挑战,也依旧存在。

  但只要他们在一起,只要他们心中,还有光。

  就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

  他们的故事,将在这片月光下,在这座雪山的注视下,继续书写下去。

  带着伤痕,也带着希望。

  走向,更远的远方。
  http://www.hlys.cc/44995/4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