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综影视:青莲渡 >第425章 旱魃余威 兰台济世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425章 旱魃余威 兰台济世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治平三年,春。江宁府的垂柳虽已抽芽,却蒙着一层挥之不去的尘黄。去岁那场席卷北方的大旱,其狰狞的余威,如同梦魇般仍盘桓在无数人的心头。即便在相对富庶的江南,粮价也较往年高了三分,市面间偶见流民身影,提醒着人们那场劫难并未真正远去。

  一、 余悸未消 暗流涌动

  韩府官邸内,墨兰看着“惠丰号”送来的最新粮价简报,秀眉微蹙。去岁大旱,朝廷虽竭力赈济,但灾情波及范围太广,至今北方许多地方仍未恢复元气。江宁作为漕运枢纽和粮食重要消费地,对北方的依赖不言而喻,粮价稳不住,民心便难安。

  韩络近日也愈发忙碌。朝廷虽减免了部分地区的赋税,但安置流民、维持治安、平抑物价的压力,层层传递到了地方官身上。他时常与同僚商议至深夜,如何既能贯彻朝廷旨意,又能保境安民。

  “去岁大旱,尸横遍野的景象,下官在北地亲眼所见,至今思之,犹觉心悸。”一位刚从北地公干回来的同僚,在府衙议事时,仍心有余悸地感叹。这话语也传到了墨兰耳中,让她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天灾的残酷与自身积累力量的重要性。

  二、 兰台施为 润泽一方

  面对潜在的危机与民生的艰难,墨兰并未袖手旁观,她依托已有的布局,开始了更具针对性的行动。

  “济安堂”的作用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墨兰深知,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她亲自督促秦大夫,加大应对时疫、调理肠胃的成药制作,不仅在“积善堂”免费发放,更以成本价供应给江宁府其他善堂乃至周边州县。她提供的药方效果显着,“济安堂”的成药一时间竟成了紧俏物,无形中遏制了可能出现的疫情苗头,也让她“积善之家”的名声更加深入人心。

  粮食方面,墨兰展现了其深远的布局。她没有选择囤积居奇——那与她树立的形象背道而驰,也极易引火烧身。相反,她授意吴娘子,利用“惠丰号”的渠道和之前建立的零散仓库网络,从受影响较小的湖广等地,持续、小批量地购入粮食,并不追求高利,而是以略低于市价的价格投入江宁市场。此举虽不能完全平抑粮价,却在很大程度上稳定了市场预期,缓解了百姓的恐慌情绪,也为韩络推行官府的平籴政策提供了市场配合。这看似“亏本”的买卖,带来的社会效益和潜在的政治收益,远非金钱可以衡量。

  更重要的是,她开始有意识地吸纳人才。流民中不乏青壮劳力或有一技之长之人。墨兰通过“积善堂”和“济安庄”,以提供食宿、支付工钱为条件,筛选吸纳了一些身家清白、老实肯干的流民。一部分补充进“济安庄”负责药材种植和看护,一部分则安排到各个仓库担任护卫或杂役,还有少数识文断字、心思灵巧的少年,被青竹看中,吸纳进信息网络的外围进行培养。这些人在绝境中得了活路,对提供机会的“韩夫人”自是感恩戴德,忠诚度远非寻常雇佣可比。

  三、 未雨绸缪 深固根基

  经历过去岁大旱的警示,墨兰更加快了战略储备的步伐。“济安庄”的药材种植规模悄然扩大,尤其是那些应对灾荒、瘟疫的常用药材。她利用青莲本源,不着痕迹地优化着种子的生命力与药效,确保在需要时能提供最优质的资源。

  粮食储备也被提上更重要的日程。她动用部分产业利润,在更加隐秘的地点,新建或扩建了两处仓库,专门用于储存耐存放的谷物。所有的采购和储存活动,都通过不同的商号、分散进行,账目处理得干净利落,绝不引人注目。

  与此同时,她对内部核心人员的管理也更为严格。恩威并施,既给予远超常人的待遇和尊重,也立下严苛的规矩,确保队伍的纯洁性与执行力。她深知,这些力量是她安身立命的根本,容不得半点差池。

  四、 静观时变 兰心愈坚

  春日暖阳下,墨兰巡视着“济安庄”一片生机勃勃的药田。与北方赤地千里的惨状相比,这里仿佛是世外桃源。但她知道,这暂时的安宁,需要强大的实力才能守护。

  去岁大旱,如同一记警钟,敲响在墨兰心头。它验证了她布局医药、粮食的正确性与紧迫性,也让她更加坚定了积蓄力量的决心。在这看似承平的年代,她比任何人都清楚潜在的危机与变数。

  她依旧是人前那个温婉贤淑、乐善好施的通判夫人,协助夫君,和睦亲邻。但在无人可见的深处,她的根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深度,向四面八方蔓延,牢牢抓住所能触及的每一份资源,每一分力量。

  旱魃虽退,余威犹存。而墨兰,已在为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更大的风雨,做着最沉默也最坚实的准备。兰台济世,亦在自强。

  ---

  (第425章 完)
  http://www.hlys.cc/45465/52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