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墨兰-风起于青萍之末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熙宁元年的初冬,寒意渐浓。江宁官场因漕运持续迟滞而蒙上一层焦虑,市井巷陌间,关于药价米价的抱怨也如暗流般涌动。韩府书房内,炭盆烧得正暖,墨兰端坐案前,刚刚听完青竹与墨松的禀报。她并未立即言语,指尖轻轻敲击着紫檀木的桌面,发出规律的轻响,仿佛在将纷繁的信息一一叩实。一、 契机深化 罗网收紧
漕运迟滞的影响,比预想的更为深远。
“夫人,”青竹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转运使司那边,副使周大人已因此事受到申饬,压力极大。据我们的人观察,他近日与几位背景特殊的粮商往来频繁,似乎在寻求‘非常之法’以弥补漕粮缺额。而周记、赵氏,借着与转运属官的关系,已暗中控住了上游几处关键药材产地的货源。”
墨兰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压力之下,蛇虫鼠蚁总会率先出洞。这既是危机,也是将网撒向更深处的机会。
“让我们的人,不必主动献策,只需留意周副使倾向于哪些‘非常之法’,以及经手之人是谁。”墨兰沉声道,“至于周记、赵氏,他们既想垄断,就让他们先尝尝独占的滋味。将‘江南药市将尽入周赵之手,恐至百药腾贵’的风声,巧妙散给那些被挤压得无路可走的小药商和采药人。记住,要让他们自己‘偶然’听闻,而非我们刻意告知。”
祸水东引,让贪婪者成为众矢之的。同时,她吩咐苏娘子,通过“惠丰号”的渠道,继续从更远的、周赵势力未及的州县,分散收购药材,存入隐秘仓库。她在等待,等待市面缺药、民怨指向明确之时,再以“韩夫人体恤民艰,筹措少许平价药材”的名义,小规模放出,既能解部分燃眉之急,更能将韩络与自己的“仁义”之名深深植入民心。
二、 军营落子 长远布局
墨松那边也带来了新的进展。那三名前西军边卒,对墨松安排的、能让他们在江宁安稳度日的出路感激涕零,言语间已透出愿效犬马之劳的意思。
“其中一人提及,张宏将军麾下那位与汪家姻亲的指挥使,近日曾抱怨军中一批皮甲老旧,申请更换却因“耗资甚巨”被驳。”墨松补充道。
墨兰目光微闪。汪家暗中收购皮革生铁,军中恰好需更换皮甲……这其中关联,耐人寻味。她并不急于借此生事,反而指示墨松:“告诉那三人,安心做事,将来自有他们的前程。暂时不必打探军营之事,首要的是站稳脚跟,取得信任。”她深知,埋下的钉子,需要在最关键的时刻才能发挥奇效,过早暴露,反为不美。
三、 舆情引导 润物无声
市井间的怨气,在墨兰有意的引导下,开始悄然转向。
“济安堂”对贫苦者的宽待,与周记、赵氏的高昂药价形成鲜明对比。“惠丰号”每日限量供应的平价米,虽杯水车薪,却让百姓记住了韩通判夫人的“善心”。坊间开始流传,若非韩大人力争,官府怕是早不管他们这些小民死活了。
这一日,韩络下衙回府,眉宇间带着一丝复杂的情绪。他握住墨兰的手,叹道:“今日在衙中,竟有几位素无往来的同僚,私下赞我体恤民情,为民请命。连府尊大人也特意问及流民安置的细则,言语间颇为认可……夫人,这其中,是否……”
他并非愚钝之人,近日市井风声与官场态度的微妙变化,让他隐隐感觉到,背后有一双手在推动。
墨兰抬眸,目光清澈而温婉:“夫君为官清正,心系百姓,上下自有公论。妾身不过是遵循夫君教诲,在内宅尽些绵薄之力,何敢居功?若真有些许好名声,那也是夫君应得的。”她将功劳轻巧地推回韩络身上,既全了他的体面,也隐藏了自己的手段。
韩络看着她温柔沉静的模样,心中疑虑稍减,只觉妻子贤德,更是自己的福气。
四、 兰台心志 静待风雷
夜深人静,墨兰独自立于窗前,望着庭院中凝结的薄霜。
信息网络的触角已更深地探入漕运、药市,甚至隐约触及了军营的物资脉络。舆情的引导初显成效,韩络的官声与她的“贤名”相互辉映,成为最好的保护色。而那一小批被筛选、安插的力量,正在不为人知的角落悄然生长。
她看到各方势力在压力下的躁动,看到利益交织下的暗潮汹涌。这张网,已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收集,而是渐渐具备了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局面的能力。
然而,她心知肚明,此刻远非可以松懈之时。新帝登基,朝局未稳,地方利益盘根错节。她所做的,不过是在这庞大国器运转的缝隙间,为自己和林栖阁一脉,开辟一小片得以喘息、积蓄的天地。
“青竹。”她轻声唤道。
“夫人。”
“让我们的人,接下来重点关注漕帮。漕运迟滞,最难受的除了官府,就是他们。看看帮中是否有纷争,是否有可供我们借力之处。”
“是。”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墨兰收回目光,神色沉静如水。她已布下棋局,接下来,便是以超乎常人的耐心与定力,静观其变,等待那能将所有暗棋盘活的关键一手。
(第441章 完)
http://www.hlys.cc/45465/53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