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武关易主定关中,东海归舟藏暗流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葛从周在武关东门叩关的消息,如同插了翅膀,迅速传到了关内裴仁基的耳中。闻听此讯,裴仁基惊愕不已,一夜之间,他苦苦等待的两路援军竟已灰飞烟灭!
汉军战力之恐怖,用兵之凌厉,让他心底最后一丝侥幸也彻底烟消云散。
此时,程咬金与裴翠云适时站出。
程咬金咧着大嘴道:“老泰山,还犹豫个啥?援军都玩完了!赶紧开关投降,拿了那葛从周,正好给咱们献关之功锦上添花!”
裴翠云也柔声劝道:“父亲,如今只差行俨弟弟,我们一家便可团聚了。为了行俨,为了元庆,也为了这满城将士的生路,归顺了吧!”
裴仁基目光扫过程咬金,又落在女儿和裹着伤的幼子身上,最终长叹一声,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罢了,罢了……天意如此,不可强求。老夫……愿归降大汉,献出武关。”
但他随即又道:“只是,葛从周将军,他曾率兵来援,虽未成功,亦有义举。擒拿于他,有违仁义,此事,我武关守军断不能为。”
程咬金一听,翘起大拇指:“老泰山仁义!这事儿交给俺了!” 他立刻叫上小舅子裴元庆,准备一同出关。
一路上,程咬金拍着裴元庆未受伤的肩膀,大包大揽:“元庆小弟,放心!以后跟着姐夫混,保管你吃香喝辣!等见了丞相,俺老程亲自替你讨个将军当当!”
裴元庆毕竟年少,脸上还带着几分对未来的茫然与对父亲决定的不解。
程咬金见状,嘿嘿一笑,压低声音:“傻小子,老丈人只说了他的兵不许动手,可没说不准汉军动手啊!”
裴元庆愕然,程咬金却不再多言,只是得意地晃着脑袋:“你还年轻,这里头的道道,且得学呢!”
此时,早已提前赶到关门处的李世民,已命伍云召、黄巢等将领,不动声色地将精疲力尽、惊魂未定的葛从周及其寥寥数名亲兵团团围住。
葛从周见周围甲士精悍,气息剽悍,绝非寻常守关士卒,顿时大惊失色,悲愤交加:“裴仁基!你枉称世家名族,竟不顾同僚之谊,设此陷阱害我!”
话音刚落,周围将领爆发出一阵大笑。
尉迟恭鱼跃而出,黑脸满是戏谑:“老匹夫!睁开你的狗眼看清楚,俺们可不是裴仁基的兵!认得俺尉迟恭否?”
葛从周定睛一看,竟是曾在关中交手过的汉军猛将,顿时面如死灰,仰天长叹:“天意!天意助汉不助曹啊!大司马,从周无能……”他绝望地闭上了眼睛,不再反抗。
随即,程咬金与裴元庆抵达,裴元庆依照吩咐,向关内宣布了裴仁基归顺大汉、武关易主的决定,命令所有守军放弃抵抗,迎接大汉王师。
不过一个时辰,叶白夔率领大汉主力,浩浩荡荡开入武关这座雄关。
裴仁基一身布衣,于道旁迎候,见到叶白夔,作势便要下拜请罪。
叶白夔抢前一步,亲手将其扶起,恳切道:“裴将军深明大义,使万千生灵免于涂炭,此乃功在大汉,何罪之有?快快请起!”
至此,宾主尽欢。当晚,叶白夔在关内大摆筵席,犒赏三军,论功行赏。
对秦琼、樊梨花、薛仁贵、岳云、李文忠等本部将领,皆按战功大小,一一给予厚赏。
轮到李世民时,叶白夔目光中带着赞赏与一丝无奈:“丞相师弟少年英雄,胆识过人,更兼智计百出,此番潜入武关,里应外合,当记首功!”
“然,不遵将令,擅自行险,亦是大过!功过相抵,至于如何最终定夺,还是待返回潼关,由丞相亲自裁定吧。”
李世民闻言,神色淡然,毫无惧色亦无骄矜,只是从容一揖:“世民谨遵左将军之命。”那份超乎年龄的沉稳与自信,令在座诸将皆暗自点头。
全军通宵达旦,欢庆胜利。次日清晨,各部便开始按新的部署调动。
尉迟恭需率部返回李靖所辖防区;李世民也带着他的小队人马,押解着葛从周等俘虏,启程返回潼关复命。
程咬金则暂时留在武关,协助安抚裴家旧部与整顿防务。
叶白夔则亲自坐镇武关,开始重新部署武关防御体系。
至此,关中四塞——东潼关、南武关、西散关、北萧关,已尽数掌握于汉军之手!
昔日秦国赖以抵御六国、刘邦用以平定天下的根基之地,如今攻守之势彻底逆转!汉军进可出关逐鹿中原,退可闭关休养生息,战略态势一片大好。
就在汉军高奏凯歌之时,千里之外的东吴,却是另一番焦头烂额的景象。
洪杨之乱在交州愈演愈烈,烽火遍地,使得东吴此前趁魏国与汉军大战时偷袭取得的战果,几乎丧失殆尽,被迫将吃到嘴里的土地又吐了回去。
大都督陆逊正紧急集结水陆大军,准备奔赴交州平叛。太子孙登亦亲自率领一支兵马,欲前往与陆逊会师。
如今唯一的好消息来自海上。
一个月前,吴将朱然、朱桓等追击方腊残部,直扑至海边,恰遇远航归来的卫温、诸葛直舰队。
两军合力,将方腊逼至绝境。方腊不甘受辱,毅然跳海自尽。
其麾下石宝、邓元觉、王寅三员悍将,见主公殉难,悲愤之下亦欲自刎追随。
千钧一发之际,一员年轻小将挺身而出,厉声喝止!
只见这小将:年约十八九岁,面容刚毅,剑眉星目,鼻梁高挺,虽略显稚嫩,但眉宇间已隐现龙虎之姿,顾盼之际自有威仪。
身姿挺拔如松,猿臂蜂腰,自有一股沉稳干练的气度,远超同龄之人。
此人正是吴郡朱氏俊杰,朱棣!他谨记其父、下任族长朱元璋的嘱咐——延揽人才,尤重忠义之辈。
眼见石宝三人宁死不降,忠心可嘉,正是父亲口中值得招揽之人。
他当机立断,暗中将这三人藏匿保护起来。
同时,卫温、诸葛直二将向朱然汇报了夷州之行的惨状,船队损失惨重,几近覆没。
他们特意引见了两位在危难中展现出卓越才能的年轻水师将领——郑成功与张煌言。
卫温叹道:“若非郑、张二位小将军临危不乱,屡出奇策,我等恐怕早已葬身鱼腹,全军覆没于海外了!”
朱棣闻听,目光大亮,立刻上前与郑成功、张煌言郑重见礼,言辞恳切,结纳之意昭然。
卫温与诸葛直心知肚明,此番出海,耗资巨万却损兵折将,无功而返,回到建业,轻则罢官免职,重则项上人头不保。
想到昔日立下奇功擒杀关羽的大都督吕蒙,最后也死得不明不白,二人更是后怕。
他们商议后,索性将郑成功、张煌言留在了朱然军中,只盼能为东吴保住这两颗水师将星,至于他们自己的命运,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http://www.hlys.cc/45652/26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