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与有荣焉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还要十天。这次演习很重要,上面派了观摩团……”

  陆云瑶懂他的欲言又止。作为军人,使命永远排在第一位。

  “没关系,”她故作轻松,“等你回来,我正好可以从西安带些特产给你。”

  挂断电话后,她望着窗外皎洁的月光,忽然想起十年前的新婚之夜。那时顾辰翊还是个年轻参谋,她在研究所做助理研究员,两人在筒子楼的小屋里许下誓言:要一起为这个国家做点什么。

  十年过去了,他们都在各自的战场上践行着当年的诺言。

  西安的八月比北京还要炎热。古朴的城墙在烈日下泛着青灰色的光,护城河边的垂柳无精打采地低垂着。

  会议设在人民大厦,庄重的苏式建筑里挤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陆云瑶站在洗手间的镜子前,仔细整理着西装套裙的领口。今天,她将代表中国自动化研究的最高水平。

  “陆主任,还有五分钟。”工作人员轻声提醒。

  她深吸一口气,走向会场。大门打开的瞬间,上千双眼睛齐刷刷地看向她。在人群的第一排,她意外地看到了周秉衡教授鼓励的目光,还有几位曾经质疑过她的老专家也都到场了。

  “各位老师,各位同仁……”她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会场,“今天我报告的题目是《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系统的创新与实践》……”

  报告进行得出乎意料的顺利。当她展示在鞍钢和首钢的实际应用数据时,台下响起一片赞叹声。最后,她特意展示了予乐画的那幅画。

  “这是我的女儿为我画的。”她微笑着说,“她让我明白,科研工作的意义,不仅在于冰冷的公式和算法,更在于守护千千万万个这样的笑容。”

  会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提问环节,曾经质疑她的李院士第一个举手:“陆主任,我必须承认,你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理论与实践可以完美结合。你的工作,为我们这些老家伙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这是最高的褒奖。报告结束后,陆云瑶被热情的听众团团围住。直到工作人员来清场,她才得以脱身。

  回到宾馆房间,她迫不及待地给家里打电话。接电话的是予安。

  “妈妈!你的报告上电视了!”儿子兴奋地喊道,“刚才新闻里播了你在台上讲话的画面!”

  予乐抢过电话:“妈妈,我看到我的画了!你在那么多人面前展示我的画!”

  听着孩子们欢快的声音,陆云瑶忽然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了。

  就在这时,房间电话又响了。前台说有人找她。疑惑地来到大堂,她看见了一个意想不到的身影——顾辰翊风尘仆仆地站在那儿,手里还提着行李。

  “你……你怎么来了?”她几乎说不出话。

  “演习提前结束了。”他微笑着走近,“我连夜坐火车赶来的,就想亲口对你说一声:祝贺你。”

  原来,顾辰翊指挥的合成营在演习中表现出色,原定十天的对抗演练七天就完成了预定目标。他一结束工作就直奔火车站,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硬座赶来西安。

  “可是……你不是最讨厌这种学术场合吗?”陆云瑶还记得,恋爱时她拉他去听讲座,他总是在台下打瞌睡。

  “这次不一样。”顾辰翊认真地说,“这是我妻子的高光时刻,我必须在场。”

  他变戏法似的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盒子:“结婚十周年礼物。”

  盒子里是一支崭新的钢笔,笔身上刻着一行小字:“与有荣焉”。

  这一刻,陆云瑶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第二天的会议安排参观兵马俑。在雄伟的一号坑前,顾辰翊轻声对妻子说:“看着这些古老的军阵,我在想,当年的指挥官要是能用到你的系统,该有多好。”

  陆云瑶望着面前肃杀的陶俑方阵,突然有了新的灵感:“其实,古代的军事指挥也是一个复杂系统。虽然技术手段不同,但管理复杂性的智慧是相通的。”

  “所以说,科技在进步,但智慧是永恒的。”顾辰翊若有所思。

  在回程的火车上,夫妻二人并排坐在软卧车厢里。窗外是飞驰而过的关中平原,金色的麦浪在阳光下翻滚。

  “下个月,我可能要调任了。”顾辰翊突然说,“集团军成立新的信息化作战研究室,想让我去负责。”

  陆云瑶怔住了。这意味着丈夫要从野战部队调到机关工作,虽然晋升了,但离他热爱的训练场远了。

  “你的想法呢?”

  “我还在考虑。”顾辰翊望着窗外,“你知道的,我更喜欢带兵。但这项工作确实很重要,关系到全军的现代化建设。”

  火车隆隆驶过黄河大桥,浑浊的河水在阳光下泛着金光。陆云瑶轻轻握住丈夫的手:“不管你做什么决定,我都支持你。”

  就像这些年来,他一直支持她一样。

  回到家时,已是深夜。孩子们都睡了,餐桌上放着一张自制的欢迎卡片。予安用工整的字迹写着:“欢迎爸爸妈妈凯旋”,旁边是予乐画的全家福。

  洗漱完毕,陆云瑶在书房整理这次会议的收获。她打开新笔记本,在扉页上写下顾辰翊送的那支笔刻着的字:“与有荣焉”。

  是的,与有荣焉。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努力着,互相成就,彼此荣耀。

  窗外,一轮明月高悬。在这个平凡的夏夜,两颗为理想跳动的心靠得格外近。前方的路还很长,但他们知道,只要携手同行,就没有到达不了的远方。

  一九八四年的秋天,来得悄无声息。九月刚过,国家自动化研究所院里的银杏就开始镶上金边,偶尔飘落的叶片在晨光中打着旋,像极了时光的信笺。

  陆云瑶坐在宽敞的主任办公室里,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桌上摊开的是“七五”重点项目的季度总结报告,纸页间还夹着几片予乐昨天放学路上捡给她的银杏叶。
  http://www.hlys.cc/45661/51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