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张士诚面颊涨得紫红,额角青筋暴起。

  “传令!”

  这声怒吼惊得众将浑身一震。就在众人以为他要下令抢回首级时,却听他厉声道:“撤军!曹鑫轻敌丧命,死不足惜!官兵摆这京观分明是诱敌之计,当本帅是三岁孩童吗?”

  为帅者岂能怒而兴兵?

  虽未读过兵书,张士诚深谙此理——怒火中烧时绝不可妄下决断。能留名青史之辈,自有其过人之处。

  “竟不上当?这张士诚倒有几分能耐!”

  芦苇丛中的王保保见敌军非但不来抢夺首级,反而整军后撤,心知计策已被识破。不过他并不在意——本就是为了拖延时间,既然后路已备,敌军不战正合他意。

  川蜀之地。

  夔门关外,赤甲山麓。

  陈友谅的部队正与明玉珍麾下大将戴寿的五万大军展开激战。

  人数上戴寿占据优势,但陈友谅的军队久经沙场,战力更为强悍,双方在战场上陷入胶着状态。

  戴寿率领五千亲兵驻守在大夏军后方的山坡上,望着战场上的厮杀,脸上露出震惊之色。他长叹一声:陈友谅仅有三万余人,竟能抵挡我五万大军的猛攻,当真是一支劲旅!

  转念想到连陈友谅这样的强军都要避让朱慕的汉军,戴寿不禁对汉军的实力感到心惊。

  自从占据川蜀后,明玉珍便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戴寿心中暗忖:陛下总说要在川蜀坐观天下纷争,待各方势力两败俱伤后再出兵夺取天下,效仿汉高祖刘邦。现在看来,这想法大错特错!

  外界的混战如同养蛊,强者愈强。真正的强军不是养出来的,而是打出来的!此战过后,必须劝谏陛下改变策略,否则将士们的战力只会日渐衰退。

  就在戴寿沉思之际,对面的张定边已做好进攻准备。陈友谅有些担忧地问道:老张,有把握吗?

  张定边自信地指着戴寿的军队笑道:不过是些土鸡瓦狗罢了。看我从左翼突破,借着地形掩护,一举击溃他的五路军阵。

  陈友谅闻言大笑:好!我等着你凯旋而归!

  山坡上的戴寿仍在思索进谏之事,并未特别关注战场局势。在他看来,己方兵力占优,胜利只是时间问题。

  突然,身旁一名将领急声道:“将军快看——

  戴寿思绪被打断,抬眼望去,只见陈友谅后军猛然杀出一支约两千人的骑兵。这支铁骑划出凌厉的弧线,如尖刀般直插夏军右翼侧方,马蹄声由缓渐急。

  这陈友谅莫不是疯了?想用骑兵硬撼我军战阵?

  痴心妄想!

  传令右翼,敌骑来袭,立即收缩阵型。戴寿厉声喝道。他倒要瞧瞧,这两千骑兵如何突破自己精心布下的铁桶阵。

  战鼓雷动,旌旗翻飞。右翼夏军闻令而动,外侧士卒齐刷刷转身,长矛如林斜指大地,寒光闪烁间已摆开拒马阵势。

  戴寿虽非当世名将,却也是沙场老将。这番应对堪称迅捷精准。

  然而——

  世事就怕这个!

  他万万没料到陈友谅这支骑兵竟精锐如斯,更低估了张定边统御骑兵的能耐与......那骇人听闻的武艺。

  马背上的张定边冷眼瞥见夏军变阵,嘴角掠过一丝讥诮:班门弄斧。手中丈八铁矛凌空划圈,两千铁骑顿时如臂使指,突然折向戴寿军后方。

  右翼夏军被迫再次转向,阵型已如裂帛般一分为二:前阵五列仍抵着正面敌军,后阵十余列却不得不背对主阵,仓促迎向后方。

  岂料骑兵冲锋竟是虚招!距敌阵五十步时,铁骑突然变向,唯见箭雨倾泻而下。真正的杀招,依然来自右翼!

  这次,夏军再难变阵应对。

  山坡上,戴寿与众将瞠目结舌。这般疾驰中的诡谲变向,纵是步卒都难以施展,何况驾驭战马?简直匪夷所思!

  电光石火间,张定边已率铁骑突入右翼。

  教科书般的侧翼突击!

  纯粹用马蹄踏出的战机。

  张定边鹰目如电,扫过右翼近万敌军。虽阵脚未乱显出名将手段,但随着铁骑逼近,敌军正疯狂压缩阵型。

  反应倒快。

  可惜——想靠人海吓退我张定边?未免太天真!

  张定边远远望见敌阵中那名头戴红缨盔的将领,随手将铁矛挂回马背,取下铁弓,挽弓搭箭,未及细瞄,箭矢已如流星般破空而出。

  那将领还未回过神来,只觉头顶一凉,箭锋已贯穿缨盔。他脸色骤变,未料敌军竟有如此神射手,慌忙缩颈藏身,躲入亲卫之中。

  (兄弟们,赤甲山下,陈友谅与戴寿两军激战正酣。

  张定边率骑兵突袭戴寿军右翼,冲锋之际,他抬手一箭,直逼敌阵主将,吓得对方仓皇躲避。

  见此情景,张定边放声大笑:“指挥尚可,胆气不足!”

  山坡上,戴寿目睹这一箭,心中骇然:“陈友谅麾下竟有如此猛将,此等箭术,堪比李广、吕布!”

  (陈友谅见状,朗声嘲讽:“川蜀豪杰,不过尔尔!”

  声震战场,戴寿面色铁青,环顾左右,冷声道:“谁能斩此敌将?”

  “末将愿往!”一员虎将挺身而出,正是明玉珍麾下猛将胡勇。他身形魁梧,骑在川马上,更显雄壮。

  戴寿欣然点头:“有胡将军出马,必能擒敌!”

  胡勇狞笑:“大人要死的还是活的?”

  戴寿摆手:“随你处置!”

  胡勇提起铁棍,纵马冲入阵中。此时张定边已率骑兵杀入敌阵,所向披靡。胡勇紧盯其弓箭,暗自提防,拨开人群直逼而去。

  胡勇逼近至张定边十步之内时,张定边立刻察觉了这个骑马而来的敌将。

  受死!胡勇猛然高举铁棍,策马冲向张定边。这个距离已无法用弓箭,胡勇信心倍增,认定近战必能取胜。

  山坡上的戴寿见状笑道:胡勇粗中有细,诱敌近战,此战胜算已定,且看陈友谅如何痛心!

  话音未落,只见胡勇刚举起铁棍,张定边的铁矛已贯穿其胸膛,轻轻一挑——

  呼!

  胡勇魁梧的身躯腾空而起,重重砸倒一片士卒。

  就这点本事也敢来送死?张定边心中冷笑。

  戴寿惊得扯断几根胡须,急问众将:此人如此悍勇,谁愿出战?众将默然。

  下方步兵阵中将领见张定边冲来,慌忙探头大喊:速速合围,诛杀此贼!

  张定边锐目如电,吓得那人缩回脑袋。

  虽震慑于其威势,川蜀将士仍蜂拥而上。

  冲得太猛了?张定边环顾四周,己方骑兵尚在三十步外。

  正好!

  乌合之众,也敢言勇!他长啸一声,在重围中愈战愈勇,面甲下的嘴角扬起笑意。

  自入川蜀以来,他与秀才被朱慕麾下朱一稳扎稳打逼得束手束脚,空有武力无处施展。此刻面对这群,虽陷重围却畅快淋漓。铁矛如电,转瞬连斩二十三人。

  痛快!张定边杀得兴起,长啸声中矛势更猛,四周敌军胆寒。

  此时,后方骑兵如潮水般涌来。这些曾被朱慕军打得狼狈不堪的将士,此刻却如猛虎下山,配合默契,勇猛异常,杀得川蜀军节节败退。

  张定边策马在军中来回冲杀,更令川蜀军军心动摇。十几人、二十几人、三十几人围上去,非但困不住他,反被杀得丢盔弃甲。川蜀军人马虽众,此刻却被压着打,眼看就要被突破防线。

  竟如此勇猛,竟如此勇猛......戴寿惊得语无伦次,反复念叨。周围大夏将领也都面如土色。

  张定边胯下枣红马如一团烈火,奔腾跳跃,所到之处,大夏士卒纷纷避让。他叱喝连连,手中铁矛如游龙般矫健,所向披靡。一人一马配合无间,在夏军阵中纵横驰骋。身后骑兵也如猛虎下山,将数倍于己的戴寿军杀得溃不成军。

  赤甲山东南角,遍地都是大夏将士的尸首。

  张定边杀得兴起,仰天长啸,目光锁定了那个头戴红缨仓皇逃窜的敌将。

  这敌将早已胆寒,除了最初还能指挥军队围剿外,之后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个如砍瓜切菜般屠戮自己的部下。他麾下将士在大夏军中素以训练有素着称,此刻却如土鸡瓦狗,不堪一击。

  溃败之势已蔓延全军,原本严整的军阵乱作一团。前方与敌军步兵交战的士卒还未弄清状况,就被后方溃兵冲得七零八落,在前后夹击下彻底崩溃。

  这夏将自知无力挽回败局,唯有逃命。突然心头一紧,回头望去,只见那正朝自己冲来。

  快拦住他!拦住他!夏将惊恐大叫。他深知连大夏第一勇将胡勇都挡不住此人一招,自己更非敌手。

  几十名亲兵硬着头皮上前阻拦,夏将则调转马头夺路而逃。张定边岂容猎物逃脱,战马似通人性,加速疾驰。面对围上来的敌军亲兵,他大喝一声:都来受死!手中铁矛顿时化作千百道寒光......

  噗噗噗,噗噗噗……

  张定边杀出重围时,身后已是一片狼藉。

  那位夏将的亲兵连同统领,在短短片刻间便被张定边斩杀殆尽。四周夏军何曾见过如此凶悍之将?往日能以一敌三的精锐亲兵,此刻竟连他一矛都接不住!

  这一番厮杀彻底击溃了夏军步卒的斗志,残兵们哭喊着四散奔逃。张定边无心理会这些溃卒,挑翻最后几十名亲兵后,策马直取那吕姓夏将。

  大事不妙!

  吕将军危矣!

  速速撤退!

  山坡上的将领们惊慌失措,却无人敢上前救援。戴寿咬牙望向自己的亲卫骑兵——这八百精锐是他最后的家底。

  去拦住那人!戴寿终于狠心下令,不必取胜,只需拖延......

  话音未落,远处已传来隆隆马蹄声。张定边余光瞥见山坡上冲下的骑兵,却浑不在意。他轻夹马腹,枣红马骤然加速,铁矛如毒蛇般刺向吕将军。

  快救我——

  凄厉的哀嚎声中,吕将军被长矛挑上半空。夏军阵中顿时响起一片绝望的哀嚎。至此,张定边不仅击溃万人军阵,更阵斩敌将,夏军虽众,却已溃不成军。

  张定边纵马长啸,铁蹄踏破四方,身后两千精骑如影随形,在万人大夏军中杀得七进八出。鲜血染红大地,尸骸堆积如山。
  http://www.hlys.cc/46142/31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