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重生之婉清传 >第130章 御花园再遇君王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130章 御花园再遇君王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自那日偶遇大皇子,心中埋下疑虑之后,朱婉清便有意无意地减少了外出,更多时候只在棠梨宫内看书、习字,或是打理一下窗台上那几盆自己带来的兰草,日子过得颇为平淡。

  她清楚,在没有弄清那疑云背后的真相之前,低调蛰伏方是上上策。

  而,树欲静而风不止,或者说,命运的丝线总在不经意间悄然牵引。

  这日午后,秋光正好,连日来的阴郁被暖阳驱散。

  瑞珠见朱婉清连日闷在殿中,眉宇间似有愁绪,便劝道:“小主,今日天气甚好,御花园的菊山想是布置妥当了,不如去散散心?总在屋里,也怕闷出病来。”

  朱婉清本不想去那人多眼杂的地方,但抬眼望见窗外澄澈的碧空,心中亦是一动。

  略作思索,想着菊山范围甚广,未必就会遇上什么人,便答应了。

  为避免招摇,她依旧只带了瑞珠一个人,拣了条通往菊山后方、相对清静的小路行去。

  绕过嶙峋的假山,眼前豁然开朗。

  一片经过精心设计、依地势起伏营造的菊山呈现在眼前。

  并非简单地堆砌,而是巧妙地利用山石、小径、亭台,将成千上万盆各色菊花错落有致地布置其中,形成“步步生花,移步换景”的妙趣。

  金菊如瀑,白菊似雪,墨菊沉稳,绿菊清奇,更有名品“帅旗”、“西湖柳月”等点缀其间,蔚为壮观。

  朱婉清沿着青石板小径缓步而行,目光流连于这秋日盛景,暂且将心中烦忧搁下。

  她在一处名为“抱爽亭”的小亭前停下,亭旁有一株开得极盛的“凤凰振羽”,花瓣细长卷曲,色泽金黄,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确有凤舞九天之姿。

  她正凝神观赏,忽闻身后传来一阵沉稳的脚步声,以及内侍刻意压低却依旧清晰的提醒声。

  朱婉清心中一凛,这脚步声。。。她曾在殿选时听过。

  连忙转身,只见不远处,皇帝一身玄色常服,并没有带着大批仪仗队,只跟着贴身大太监福海和两个小太监,正负手立于一丛名为“绿水秋波”的绿菊前观赏。

  阳光勾勒出他挺拔的身形和侧脸冷硬的线条。

  朱婉清迅速收敛心神,与瑞珠一同退至道旁,垂首敛目,屈膝行礼:“嫔妾参见陛下。”

  皇帝闻声,目光从绿菊上移开,转向她。

  他的眼神深邃,带着惯有的审视,但在看到她时,似乎微微顿了一下。

  “平身。”声音依旧是记忆中的平和,却少了几分大殿之上的威压,多了几分随意。

  “谢陛下。”朱婉清起身,依旧垂眸恭立。

  “你也来赏菊?”皇帝踱步走近几步,目光扫过她方才注视的那株“凤凰振羽”。

  “回陛下,秋日菊色正好,嫔妾听闻御花园菊山精巧,特来观赏。”朱婉清声音平稳,应答得体。

  皇帝点了点头,没有再言语,气氛一时有些沉闷。

  福海等人皆垂手侍立,眼观鼻,鼻观心。

  朱婉清能感觉到皇帝的目光并没有离开自己,心中微紧,知道这不是能轻易告退的时候。

  她心念电转,目光落在眼前的菊山上,忽然想起前世曾读过的一些关于园林造景的杂论,便斟酌着开口,声音轻柔,仿佛只是随口感叹:

  “陛下,嫔妾愚见,此处菊山之妙,不仅在于品类繁多,更在于这‘借景’与‘藏露’之法。借远处亭台之飞檐为景,掩映花间;又以山石遮掩部分小径,使其曲折幽深,引人探胜。一步一景,宛若天成,非胸有丘壑者不能为也。”

  她没有直接夸赞菊花如何,而是从造园手法切入,既显露出了不俗的鉴赏力,又将功劳归于设计者,言辞含蓄而巧妙。

  皇帝眼中果然掠过一丝讶异。

  他久居宫中,听惯了妃嫔们对花姿色香的寻常赞美,倒是鲜少有人能一眼看出这布局的精髓所在。

  他不由得多看了朱婉清一眼,见她亭亭玉立,姿容清雅,眉眼间带着书卷气的沉静,与这秋菊的风骨倒有几分相合。

  “哦?你倒有些见解。”皇帝语气中带上了一丝几不可查的兴趣,“说说看,何为‘藏露’?”

  朱婉清心中稍定,知道引起了对方的兴趣。

  她微微抬眸,目光清亮地指向不远处一处被几块湖石半遮半掩的转角,从容道:“陛下请看,那处转角,若一览无余,便失了几分意趣。

  如今以石遮掩,只露一角花色,引人遐想,待行至近前,方见另一番天地,此即为‘藏露’,意在含蓄,引人入胜。正如前朝画论所言,‘景愈藏,境界愈大’。”

  她引经据典,却又不显卖弄,只是恰到好处地佐证自己的观点。

  皇帝顺着她所指望去,微微颔首,似是认同。

  他复又看向朱婉清,目光中审视的意味淡了些,多了几分探究:“朕记得,你于书画一道,亦有些心得。”

  朱婉清谦逊道:“陛下谬赞,嫔妾不过略知皮毛,闲暇时聊以自娱罢了,不敢当‘心得’二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闲暇自娱,能至如此,已属难得。”皇帝语气平和,听不出喜怒,但能说出此话,已是极大的肯定。他顿了顿,忽然问道:“你平日闲暇,都做些什么?”

  朱婉清谨慎答道:“回陛下,嫔妾资质愚钝,唯恐行差踏错,辜负天恩。平日除按时定省,谨守宫规外,多在宫中临帖习字,或读些杂书,偶尔也侍弄些花草。”她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安分守己、沉静好学的形象,既符合宫规对妃嫔的要求,也贴合她目前需要低调的行事准则。

  皇帝闻言,未置可否,只是目光在她沉静的面上停留片刻,才淡淡道:“读书习字,修身养性,是好事。”

  这时,一阵秋风拂过,卷起几片落叶,也带来些许凉意。

  朱婉清穿着单薄的宫装,下意识地微微瑟缩了一下,虽极快恢复,却没有逃过皇帝的眼睛。

  “天凉了,早些回去吧。”皇帝收回目光,语气依旧平淡,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怀?

  朱婉清心中微动,连忙敛衽行礼:“是,谢陛下关怀。嫔妾告退。”

  皇帝略一颔首,便转身,继续沿着小径向前走去。

  福海等人立刻跟上。

  直到那玄色的身影消失在菊山深处,朱婉清才缓缓直起身,轻轻吁出一口气。

  后背竟已沁出一层薄汗。

  “小主,”瑞珠上前一步,低声道,“陛下似乎对您印象颇佳。”

  朱婉清望着皇帝离去的方向,目光幽深。

  “印象颇佳与否,尚是未知。”朱婉清低声道,转身踏上归途,“但至少,陛下记住了棠梨宫有个喜欢读书习字、还能看出菊山布局妙处的朱才人。”

  这就足够了。
  http://www.hlys.cc/46178/13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