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苦练不辍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林婉清的指点如同一道惊雷,劈开了赵小二心中的迷障。他不再盯着那尊黑铁炉,也不再急于投入珍贵的药液进行下一次注定失败的尝试。他将所有关于成丹的渴望、对灵石的迫切,都暂时压在了心底。眼前只剩下一条路——将那些最基础、最枯燥的东西,练到骨髓里去。

  废丹房后院的隐秘角落,成了他专属的练功场。无论是晨光熹微,还是星斗满天,只要完成日常的杂役工作,他便一头扎进这里。

  他做的第一件事,是重新审视那本《基础炼丹手诀·残卷》。不再只看步骤和图形,而是逐字逐句地揣摩其中关于灵力运转的细微描述,关于手势变换时那股“意”的流转。他将那些残缺的图示在脑海中反复拆解、组合,试图理解每一个动作背后,对灵力引导、对药力影响的原理。

  然后,便是无休止的练习。

  没有丹炉,没有火焰,甚至没有药液。他只是凭空站立,或是盘膝而坐,双手抬起,十指按照残卷所载,一遍又一遍地演练那些最基础的控火、融液、凝丹手诀。

  起初,动作僵硬而滞涩。灵力随着手势的变换而起伏不定,时而断流,时而猛冲,完全谈不上“平稳”二字。手指的姿势也总是不到位,要么过于用力显得紧绷,要么过于松散缺乏力道。脑海中林婉清那如行云流水、圆融自如的演示,与他此刻笨拙的动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但他没有气馁。他知道,这是必经的过程。

  “慢……”他在心中默念,刻意放慢了每一个动作的节奏。手指在空中缓缓划出弧线,不再追求速度,只求轨迹的准确和流畅。与此同时,他分出大部分心神,全力控制着丹田内灵力的输出。不再是一股脑地涌出,而是尝试着将其约束成一股细流,均匀、持续地随着手势的引导而流动。

  这是一个极其耗费心神的过程。对灵力的精细控制,远比大开大合地施展术法要困难得多。往往一个简单的手诀变换,就让他额头见汗,精神疲惫。灵力细流时常失控,要么骤然中断,让他手势一空;要么突然壮大,搅得周围灵气微澜。

  失败,调整,再失败,再调整……

  他仿佛回到了最初引气入体时的状态,带着一种原始的执着和耐心。他将林婉清“炼丹如抚琴”的比喻刻在心里,将自己想象成一个初学琴的乐徒,正在一遍遍练习最基础的指法,只为将来能弹奏出和谐的乐章。

  “稳……”他不断告诫自己。不再去关注手势是否好看,只关注灵力是否平稳。他闭上眼睛,纯粹依靠神识和内视来感知自身灵力的流淌,感知那无形的“琴弦”是否发出了稳定均匀的“声音”。

  日子一天天过去。他演练手诀的地方,脚下的土地被踩得坚实平整。他的双手十指,因为长时间保持某种姿势而时常酸麻,但动作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流畅、自然。

  他对灵力的掌控也在飞速提升。那原本如同野马般的灵力,渐渐被他驯服,虽然还远达不到林婉清那般如臂指使、圆融如意的境界,但已经能够较为稳定地维持在一定强度,随着他手势的引导而做出相应的、不那么突兀的变化。

  “匀……”这成了他新的目标。不仅要稳,还要均匀。无论是在手势的起始、转折还是收尾,灵力的输出都不能有丝毫的起伏。他开始尝试在演练手诀的同时,分心二用,比如同时默诵无名口诀吸收灵气,或者操控一片落叶在身边悬浮,以此锻炼自己在复杂情况下维持灵力均匀输出的能力。

  夜深人静时,他偶尔会点燃一小簇火绒草,在不放入任何药材的情况下,单纯地练习对黑铁炉的火力控制。感受着炉壁温度随着他灵力细微调节而产生的变化,体会着那“文火”、“武火”之间模糊的界限。虽然依旧生疏,但至少不再是之前那般懵懂无知。

  他几乎陷入了一种魔怔的状态。吃饭时,手指会无意识地勾画;走路时,体内灵力会不自觉地进行着细微的调控;甚至在与王小虎、李铁柱交谈时,一部分心神也沉浸在对手诀和灵力流转的推演之中。

  “小二,你最近魔怔了?老是走神。”王小虎忍不住抱怨。

  赵小二只是憨厚地笑笑,搪塞过去:“没什么,就是在想修炼上的事儿,有点卡住了。”

  他的气息依旧维持在炼气三层,甚至因为将所有精力都用于练习控制而非提升修为,显得比之前更加“平庸”。但他自己清楚,体内那炼气四层的灵力,正变得前所未有的“听话”和“凝练”。那丝因剑气而带来的锋锐之意,在这一次次极致专注的练习中,似乎也被打磨得更加内敛,与主修的木属性灵力融合得更为紧密。

  他不知道这样的练习要进行到何时才算合格。林师姐所说的“念动即发,发则圆融”是何等境界,他无法想象。他只知道,每多练习一遍,他对灵力的感知就敏锐一分,对手诀的理解就深刻一分。

  “慢……稳……匀……”

  这三个字,成了他这段时日唯一的信条。他没有再去触碰丹炉,没有再去想炼丹成败,只是日复一日,如同最愚钝的匠人,打磨着自己最基础的工具。
  http://www.hlys.cc/46301/6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