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说教还是警告?
推荐阅读:
在下潘凤,字无双
大明流匪
老爸让我从十个女神中选一个结婚
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
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
红楼群芳谱
红色莫斯科
兵王穿越到南宋,华山论剑我称雄
南宋特种兵
奋斗在沙俄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师兄,你这是要去哪?”一个清朗平静的声音,如凉水般浇在燃烧的烈焰前。贾环的身影倏然出现,挡在李青锋冲出的前方上,将他拦住。
贾环脸上带着浅浅的、若有若无的笑意,似乎刚才的议论与他没有任何关系。
“师兄,你说你这火爆性子……”他微微摇头,语气带着点无奈的打趣,“再怎么说你如今也是成了亲、有家室的人了,怎行事还这般不管不顾?”
“你现下这副样子,若是不小心传到老师耳里,让他老人家知道,你在翰林院咆哮堂官……师兄觉得,老师会如何?”
“环弟!你……你回来了?!”李青锋狂怒的冲势硬生生刹住,眼睛一动不动的盯着眼前完好无损、气定神闲的贾环,哪还顾得上他的调侃。
他一步抢上前,双手猛地抓住贾环的手臂,声音因后怕和焦急而颤抖不已:“环弟!我听……听他们说……说你……要去做那个该死的起居郎?我、我怕啊!环弟,我是真替你担心,急怒攻心才会……我就知道,你这么聪明,怎么会呢?”
见到贾环的一刻,李青锋心中的巨石陡然落下一半,急促的喘息中带着激动。
贾环温和地打断了他,平静得像在陈述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师兄,他们所言不虚,我是要兼那起居郎的职了。”
话音刚落,李青锋瞬间又变成惊骇的眼神。
贾环笑着安抚道:“这件事,你莫要过于忧心,而且也并非他人逼迫,乃是我主动请求。”
李青锋的双目再次圆睁,仿佛要在他脸上烧出两个洞来。可眼前的人,眉梢眼角尽是平静坦然,脸上的浅笑也是丝毫未变,不见一丝勉强做作。
眼前这人,真是他的环弟吗?
怎么……跟换了个人似的?
李青锋失神般伸出手,径直探向贾环的额头,额头上的眉头愈发深,带着浓浓的担忧和不解,喃喃自语:“没发烧啊……环弟,莫非是……是昨日的酒还没醒?还是气糊涂了?怎的……说出这般胡话来?”
“环弟,你老实告诉我!”李青锋猛地甩开手,压抑的怒火再次升腾,声音里是压制不住的暴怒,“是不是李蕴华那个老匹夫,是不是他使了手段?是不是他逼你就范的?我早就知道那老东西心术不正,心眼子小,若真是他在背后弄鬼,我……我现在就去找他算账!我要拆了他那把老骨头,看他还怎么兴什么风浪!”
李青锋怒目圆睁,吼声震得廊柱似乎都在嗡鸣。
王文吉和黄子韬闻言,脸“唰”一下变得惨白,冷汗瞬间浸透了后心。
李青锋这是疯了!竟敢在翰林院官署内,如此指名道姓地咆哮辱骂顶头上司!
而且还是辱骂一把手。
这要是传出去半句……后果不堪设想!
前程尽毁只在顷刻间。
“住口,李青锋!”贾环脸色一沉,厉声喝止,那声音不大,却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瞬间将李青锋的咆哮压了下去,恨铁不成钢,“看看你这是什么样子!此地是翰林院清修重地,不是街肆闹市!在这里高声喧哗、污言辱骂上官,成何体统!”
“可是……”李青锋被这厉喝震得一滞,虽然清醒了不少,但胸膛依旧剧烈起伏,仍欲争辩。
“没什么可是!”贾环斩钉截铁,目光严厉地逼视着他,“我本已随传旨公公入宫的路上了,就是担心你不明就里,在此妄生事端,才特意折回来同你讲明其中原委。”
李青锋胸膛起伏,狠狠瞪着贾环,双唇紧抿成一条僵直的线,脸颊上的肌肉微微抽动。
愤怒不甘如岩浆在眼底奔突涌动,却被贾环沉静又隐含威势的目光强行按捺了下去。
贾环见他神色稍定,眼中厉色稍缓,抬手轻拍了拍他紧绷的肩膀,声音柔和了几分:“好了,莫要再哭丧着脸了。左右我还在翰林院挂着侍读之职,不过是兼个起居郎的差事,并未真的调离此地。日后相见的日子多着呢。况且……”
只见他微微扬了扬眉梢,笑容里透出一丝熟悉的狡黠与自信,“师兄,你理应为我高兴才是。这起居郎的位子,旁人或许视作烫手山芋,于我看来,未必不是一个大有可为的磨刀石,你等着看吧!”
贾环不再多言,从容地转向一旁惊魂未定的王文吉和黄子韬,微微颔首致意:“文吉兄,子韬兄,多有叨扰,见谅。告辞!”
言罢,转身,步履平稳地离开。
身影穿过长长廊下,逐渐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中。
跟着引路的太监李忠平,贾环默然登上了等候在外的青布马车。
车轮转动,碾过铺地的青石板,发出单调而沉闷的“哐当…哐当…”声,一路朝着巍峨耸立、气象万千的紫禁城驶去。
马车抵达宫门。
随着小太监一声拖着长腔的尖锐通传:“贾侍读到——”,他躬身下车,肃立在朱墙碧瓦投下的巨大阴影之中。
皇宫,他已来过数次,当初的紧张已然淡去,然而此刻的心境,却与往昔截然不同。
它不仅仅有着宏伟建筑带来的压迫感,更像是一个前途未卜的巨大旋涡入口。
贾环深吸一口清冽微寒的空气,努力平复着翻腾的心绪。
这感觉,就如同一个刚刚熟悉了岗位、勉强站稳脚跟的懵懂新人,突然接到一纸“调令”,被猝不及防地抛向一个陌生而危机四伏的领域。
憧憬有之,但更深的,是沉甸甸的、挥之不去的忐忑。
随后,他被引入一处偏殿侧旁僻静的小值房。屋内陈设极为简朴,几案一张,硬木凳两张,壁上空悬一联。
李忠平并未落座,只立在窗前,背对着门口透入的天光,身影显得有些模糊不清。
贾环站在房子中央,默不作声,静待对方开口。
李忠平带着浓厚内监特有的、粘稠而滑腻气场的声调,开始一场漫长的提点。
实际上,李忠平说的内容与李蕴华的告诫大径相同,皆是“慎记、慎言、慎行”的警示。
“贾侍读,跟你,杂家就再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李忠平的声音压得更低,缓缓转过身,偏暗的房间里,那双眼睛闪烁着难明的光,“贾侍读是个聪明人。史笔如刀不错,可这记事的刀,未必就要时时刻刻都磨得那么快、那么利。要学会……变通。”
他停顿了一下,舌尖轻轻地顶了顶上颚,强调着这句话的分量,“前面那几位,就是性子太硬,不懂‘曲中求直’的道理。路走得太直太急,前边若是堵死的墙,或是万丈深渊……那下场,啧啧,想来贾侍读也不愿步了他们的后尘吧?”
http://www.hlys.cc/46327/45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