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就任市长
推荐阅读:
都市之最强狂兵
逆道战神免费阅读全文
重生空间:首席神瞳商女
柯南里的捡尸人
神级愿望系统全领域制霸
四合院:盖世无双何雨柱
神医下山:美女总裁要养我
这个谷主不一般
入狱五年,出狱即无敌
重生做股神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千湖市人民代表大会隆重开幕。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选举程序顺利进行。当大会主持人最终宣布“李鸣风同志当选为千湖市人民政府市长”时,全场响起长时间的热烈掌声。这掌声,代表着人民代表的认可,更承载着数百万千湖市民的期待。李鸣风起身,向全场代表深深鞠躬。他走到台前,进行宪法宣誓。右手举拳,誓词铿锵,面对国徽,他感受到的不仅是无上的荣光,更是沉甸甸的法定责任。
宣誓完毕,他发表了简短而有力的就职讲话。没有空话套话,而是直接聚焦于未来五年的施政重点: “……我将紧紧依靠市委的坚强领导,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团结带领市政府一班人,恪尽职守,夙夜在公,以实干诠释忠诚,以实绩回报信任。” “未来五年,我们将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坚定不移推进‘智造千湖’战略,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我们将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守护城市安全底线,不断提升千湖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们将坚持依法行政,深化改革开放,全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 他的讲话目标明确,路径清晰,展现出务实、自信、敢于担当的新市长形象。
就任仪式后,李鸣风没有片刻停歇,立刻投入繁重的市政府工作中。他的办公室从常务副市长的那间搬到了走廊尽头更大、象征着市政府最高权力的市长办公室。文件更多,需要决策的事项更广,肩上的压力也陡然倍增。
他召开的第一场市政府常务会议,议题直接聚焦当前最紧迫的问题——安全生产和营商环境。
会议室内,气氛凝重。各位副市长、秘书长、相关局委一把手正襟危坐。新市长上任第一把火会烧向哪里,所有人都屏息以待。
李鸣风没有绕圈子,开门见山:“明达化工的鲜血不能白流!安全生产,是悬在我们头上的一把剑,也是衡量我们政府治理能力的试金石。之前的大整治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远未到可以松口气的时候!”
他目光锐利地扫过分管副市长和安监局、应急局负责人:“从现在起,实行最严格的安全生产问责制。哪个领域、哪个地区再出重大安全事故,分管市领导、主管部门一把手、属地主要领导,第一时间主动说明情况!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话语掷地有声,如同惊雷,震得在场众人心头一凛。这是前所未有的严厉态度! “同时,”李鸣风语气稍缓,但依旧强硬,“整治不能‘一刀切’,吓死胆小,饿死胆大。安监、环保等部门要立刻组织专家队伍,对关停企业进行甄别评估。有整改意愿、有技术能力、能达到新标准的企业,要指导帮助他们复工复产;那些确实无力整改、存在重大隐患的,坚决依法依规淘汰出清!我们要的是安全的发展,而不是因噎废食的停滞!”
紧接着,他话锋转向营商环境:“企业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没有健康活跃的市场主体,一切都是空谈。我收到不少反映,我们一些部门在审批、检查、执法过程中,依然存在手续繁琐、效率低下、甚至吃拿卡要的现象!这是阻碍千湖发展的毒瘤!”
他看向发改委、市场监管局、住建局等部门负责人:“由市政府办公室牵头,成立‘营商环境优化专班’,我亲自任组长。给你们一个月时间,对全市所有涉企审批、收费、检查事项进行一次彻底摸底清理,能取消的取消,能简化的简化,能合并的合并。要推行‘不见面审批’、‘一网通办’,建立涉企检查备案制,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干扰。” “我们要用‘硬措施’打造‘软环境’,让千湖真正成为投资创业的热土!”
两个议题,一刚一柔,一破一立。既展现了维护安全底线的铁腕决心,又表达了服务企业发展的鲜明态度。会议室内先是寂静,随即爆发出热烈的讨论和支持声。各位副市长和部门负责人纷纷表态,将坚决贯彻落实市长的指示。
新市长的第一把火,烧得精准而猛烈,迅速确立了其雷厉风行、务实高效的执政风格。
会议结束后,李鸣风又单独留下了分管科技的副市长和发改委主任。 “ ‘智造千湖’不能停,还要加速。”他指着墙上挂着的千湖市地图,“长湖经开区那个碳纤维项目,现在是全市的‘一号工程’,要举全市之力保障好。另外,你们抓紧研究,拿出一个关于设立‘千湖市产业创新引导基金’的方案,规模可以大一些,重点投向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用资本的力量撬动创新。”
他深知,转型发展,既需要刮骨疗毒的勇气,也需要放眼未来的投资。
傍晚,李鸣风处理完手头紧急文件,略作思考,让秘书孙磊接通了正在董国云的电话。 电话很快接通。 “董省长,没打扰您吧?我是鸣风。”李鸣风语气恭敬。 “鸣风啊,哈哈,恭喜恭喜!我就知道你能行!”董国云的声音爽朗而亲切,“怎么样,新官上任,感觉担子不轻吧?” “是啊,如履薄冰。全靠老领导您当年打下的基础和一直以来的教诲。”李鸣风谦逊道,随即话入正题,“省长,给您打电话,一是汇报一下,我已经正式当选了。二是……想跟您求援了。您也知道千湖现在正是产业转型的关键期,我们想搞一个规模大一点的产业引导基金,但市里财力有限,不知道您有没有什么相关的政策或资金渠道可以对接?”
他没有拐弯抹角,直接提出了需求。这就是权力效应,他现在是市长,可以直接向更高层的领导寻求对城市发展有利的支持,而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
董国云在电话那头沉吟片刻:“产业引导基金?想法很好。鲁省这边也在搞类似的探索。这样,我让发改委的同志整理一下我们这边的政策和做法,发给你参考。另外,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的司长跟我还算熟悉,我找个机会帮你牵个线,具体怎么对接,你们自己去谈。” “太好了!谢谢老领导!”李鸣风心中大喜。这就是人脉和平台的力量。 “别谢我,把千湖发展好,就是对我最好的感谢。”董国云语重心长,“鸣风,记住,市长和副市长完全不同,你现在是掌舵人,眼光要更远,格局要更大,做事要更稳。遇到难事,还可以给我打电话。”
挂了电话,李鸣风心中更有底气。内有清晰方略,外有高层支持,他对千湖的未来充满信心。
站在办公室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华灯初上的千湖市,车流如织,灯火璀璨。这座曾经沉重的老工业城市,正在焕发新的生机。
李鸣风知道,市长的权力不是用来享受的,而是用来改变这座城市的。他的就任,不是终点,而是一个全新的、更加波澜壮阔的起点。
第一把火已经点燃,接下来,将是全方位的燎原之势。
千湖这艘大船,已经在他的掌控下,调整航向,加足马力,驶向更深更广的蓝海。而他,将是这艘船的新任船长,迎接所有的风浪与荣光。
http://www.hlys.cc/46345/15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