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雷霆手段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国际峰会的成功和T1100碳纤维的量产,让千湖市和李鸣风的声望达到新高。然而,站在光环下的李鸣风却异常清醒,他知道越是顺风顺水之时,越可能暗藏危机。果然,一封匿名举报信悄然送至省委,直指千湖试验区土地出让存在“利益输送”,称某些企业以“科技项目”为名圈地,实则进行房地产开发。信中虽无确凿证据,但列举的数据和案例却颇具迷惑性。
省委书记周明远亲自致电李鸣风:“鸣风,这件事可大可小。现在千湖是焦点,多少人盯着看。你必须尽快查明真相,给省委一个交代。”
挂掉电话,李鸣风面色冷峻。他立即召来纪委书记陈刚:“成立专案组,我亲自任组长,一周内彻查所有土地出让项目。记住,不管涉及谁,一查到底!”
陈刚略显犹豫:“书记,现在正是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张旗鼓地查,会不会影响...”
“影响?”李鸣风斩钉截铁,“不查清楚才会真正影响发展!我们要用事实证明,千湖的发展是清白的、过硬的!”
调查立即启动。李鸣风调取所有土地出让档案,组织审计、国土、规划等部门联合审查。很快,问题浮出水面:确实有三家企业以新材料项目名义拿到优惠用地,但实际投资额和科技含量均未达到约定标准。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企业背后都有千湖市干部的影子。某副区长的弟弟,某局长的亲戚,甚至市委某副秘书长的老同学...
专案组内有人建议:“书记,涉及面太广,是不是酌情处理?”
李鸣风一拍桌子:“酌情?拿国家资源做人情的时候怎么不酌情?一律按合同办事!达不到标准的,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的,收回土地!”
整改通知下发后,说情电话纷至沓来。有老领导,有同僚,甚至还有省里某位领导的秘书。李鸣风一律回应:“依法依规处理,没有例外。”
最棘手的是市委副秘书长老周的同学那家企业。老周亲自找到李鸣风:“书记,让他们补足投资就行了吧?收回土地影响太大...”
李鸣风看着这位共事多年的老部下,语气坚定:“老周,不是我不讲情面。今天开这个口子,明天千湖的营商环境就毁了。你是市委副秘书长,更应该带头维护公平公正。”
三天后,那家企业因整改不合格被依法收回土地。李鸣风特意召开全市领导干部大会,现场宣布这一决定:“我要让所有人知道,在千湖市,没有特殊的企业,没有特殊的关系,只有公平的规则!”
雷霆手段震慑全场。此后,再无人敢为违规企业说情。
土地风波刚平息,新的危机又接踵而至。
一天深夜,李鸣风接到紧急报告:碳纤维产业园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有毒气体泄漏,已有多人中毒送医!
李鸣风立即赶赴现场,同时启动应急预案。到达时,现场已一片混乱,刺鼻的气味弥漫空中。
“情况怎么样?”李鸣风问先期到达的副市长。
“泄漏源已控制,但有五名工人昏迷,已送医院抢救。周边居民区正在组织疏散。”
李鸣风眉头紧锁:“企业负责人呢?为什么发生泄漏?”
“企业负责人已经被控制。初步判断是设备老化和操作不当。”
李鸣风立即做出部署:第一,全力救治伤员;第二,全面监测环境污染;第三,立即对全区企业进行安全排查;第四,成立事故调查组,彻查原因和责任。
处理完现场,李鸣风赶往医院看望伤员。在急诊室外,他面对焦虑的家属,郑重承诺:“请放心,我们一定竭尽全力救治。事故原因一定会查清楚,给各位一个交代。”
调查结果令人震惊:该企业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却通过“特殊关系”拿到了安全合格证。更让人愤怒的是,企业为节省成本,连最基本的防护设备都未配齐。
“一查到底!”李鸣风震怒,“无论涉及谁,严肃追责!”
调查发现,安监部门某科长收受企业贿赂,违规发放安全许可证。李鸣风当即指示:“立即免职,移交司法机关!”
然而,阻力比想象中大。有人说情:“这位科长是省里某领导的亲戚,是不是...”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李鸣风毫不退让,“在千湖市,没有特权阶级!”
最终,该科长被依法刑事拘留,涉事企业被永久逐出千湖市。李鸣风借此推动建立了安全生产“黑名单”制度和责任倒查机制。
连续两场风波,展现了李鸣风铁腕治市的一面。但也有人暗中议论:“新书记太不近人情”、“这样下去谁敢来投资”。
这些议论传到李鸣风耳中,他只是淡然一笑:“我要的是遵纪守法的企业,不是无法无天的商人。”
然而,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一个月后,李鸣风收到一份惊人报告:碳纤维核心技术可能已经泄露!某国际材料巨头突然宣布突破T1100级技术,其工艺参数与千湖市的极其相似。
“内鬼!”李鸣风立即意识到问题严重性,“必须揪出来!”
他亲自部署保密调查工作。调查组暗中排查所有接触核心技术的人员,最终锁定一名可疑的科研人员——刘博士的助手张某。
张某最近突然出手阔绰,不仅买了豪宅,还送孩子出国留学。更可疑的是,他上个月曾“度假”一周,目的地正是那家国际巨头所在的国家。
“立即控制!”李鸣风下令。
在确凿证据面前,张某很快交代:他被境外机构重金收买,利用工作之便窃取核心技术资料,获利高达千万。
案件水落石出,但李鸣风心情沉重。他来到碳纤维产业园,召开全体科研人员大会。
“今天我不批评任何人,只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辛辛苦苦搞研发,是为了什么?”李鸣风动情地说,“是为了让中国材料不再受制于人!是为了国家战略安全!有些人为了一己私利,出卖国家利益,你们答应吗?”
“不答应!”台下群情激愤。
李鸣风宣布:“从今天起,实施最高等级保密措施。同时,我将为大家争取更好的待遇和科研条件——但不能成为背叛的理由!”
会后,李鸣风又做出一项惊人决定:设立“忠诚奖”,对核心科研人员给予高额长期激励,但一旦发现泄密,将追回所有奖励并追究法律责任。
“既要拴心留人,也要筑牢防线。”李鸣风如是说。
接连的处理事件,让千湖市的政风为之一新。投资者们发现,在这里不需要找关系、走门路,只要守法经营就能得到公平对待。真正有实力的企业纷纷涌入,投机取巧者望而却步。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李鸣风在处理这些事件的同时,竟然还推进了一项重大改革:将全市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压缩至最多跑一次,建立“不见面审批”系统,办事效率提升70%!
“为什么要改革?”李鸣风在改革动员大会上说,“就是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干部没有寻租的空间,让企业不需要走歪门邪道!”
年底考评时,千湖市不仅经济发展指标全省第一,廉政建设和社会治理也获得高度评价。省委考核组给出的评语是:“千湖市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与清廉治理相得益彰的新路。”
然而,李鸣风并没有满足。在市委常委会上,他抛出新的目标:“明年,我们要争创全国最优营商环境城市!要让千湖成为创新创业的热土!”
散会后,秘书长杨帆忍不住问:“书记,您这么强势,不怕得罪人吗?”
李鸣风微微一笑:“不得罪歪风邪气,就会得罪人民群众。我宁愿选择前者。”
站在办公室窗前,俯瞰着日渐繁华的城市,李鸣风目光坚定。他知道,治国如烹小鲜,既要有雷霆手段,也要有菩萨心肠。唯有如此,才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夜幕降临,千湖市灯火璀璨。这座曾经默默无闻的内陆城市,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崛起。而执掌这座城市的李鸣风,也以他的铁腕与担当,书写着新时代领导干部的传奇。
没有人知道,下一个等待他的挑战是什么。但所有人都确信:无论什么挑战,这位市委书记都将以雷霆万钧之势,继续开辟千湖市发展的新天地。
http://www.hlys.cc/46345/17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