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大明:寒门辅臣 >第两千五百三十四章 耿炳文的劝说(四更)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两千五百三十四章 耿炳文的劝说(四更)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女真!

  顾正臣站在舆图前,强大的杀气弥散在房间之内,让朱瑛感觉到不适,甚至连林白帆、萧成都感觉到了异样,严桑桑更是诧异地看向顾正臣。

  这股杀气,有一种滔天巨浪的感觉。

  面对元廷,顾正臣可没这般杀气凌然,只有相当平静的指挥与杀伐。

  不就是小小女真进犯辽东?

  这不是还被铁岭卫杀了不少人,然后跑路了,至于如此动了如此大的杀心,似乎有一种——不共戴天的仇恨?

  耿炳文走了进来,看过文书之后,对盯着舆图的顾正臣道:“听说因为这点事,你想要对女真各部落动手?”

  顾正臣侧身看了看耿炳文,没有隐藏想法:“是啊,长兴侯打算阻拦我吗?”

  耿炳文听出了顾正臣的强势与坚持,笑道:“我如何敢阻拦镇国公,你手握重权,还能便宜行事。只是——北伐是大局,女真各部落,只是小事。因小失大,你可以做,朝廷未必支持。”

  顾正臣不得不收回杀意满满的目光:“这可是一个机会啊。”

  耿炳文不理解:“什么机会,招降女真各部落的机会?元廷覆灭的消息传出之后,不出两年,女真各部都会臣服朝廷,那山林里的部落首领,会络绎不绝地前往金陵。这一点,以你的智慧不会看不清楚。”

  顾正臣暗暗咬牙,走回桌案后坐了下来。

  正因为自己看得清楚,所以才觉得这次机会不容错过。

  女真啊!

  不说海西女真、野人女真,至少应该将建州女真都给解决了吧……

  要知道,清朝有个“肇祖原皇帝”,也就是努尔哈赤六世祖孟特穆,此人叫猛哥帖木儿。

  若是没其他因素干扰的话,斡朵里部的族长挥厚应该在两年前死了,其子猛哥帖木儿已经成了部落族长。

  清廷的根!

  斩草除根,是草长出来之后的事。

  在没有草长出来之前,顾正臣很想将地给刨了,根挖出来,一把火烧了。

  这样一来,野猪皮就不会存在,大明潜在的威胁也就消除。

  即便是二百多年之后大明朝腐朽不堪,运转不动了,那也是内部政权更迭,不是异族入侵。

  汉人天下,是顾正臣坚定的理念。

  不管天下是姓刘还是姓朱,没关系,汉人主导着这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之林中说话掷地有声,这才是最重要的!

  要杀了这些野猪皮们,眼前是个机会。

  但是——

  未必有人支持!

  不管徐达、冯胜、李文忠的战争打得多顺,眼下北伐的根本目的,已经不是消灭草原之上元廷的有生力量,而是彻底的占领与控制草原。

  要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兵力维持在草原上,需要大量的人力运输物资到草原上!

  这是个大局!

  包括朱元璋在内,几乎所有人都认可的大局。

  女真?

  这个时候的女真,没有人看在眼里。

  这些人之前是元廷附庸,元廷式微之后,女真各部落也在折腾,几百人就算是中型部落,上千人就是大型部落。

  你说这样的女真,如何能引起朝廷的重视?

  更不要说忌惮。

  事实上,女真部落在整个大明朝里面,成为威胁的日子并不多,它不像是蒙古,在大部分的时间里都是大明的心腹之患。

  顾正臣要借铁岭卫遇袭的事大规模用兵女真,朱元璋不会答应。

  可若是错过了这个机会,正如耿炳文所言,女真部落都会因为元廷的彻底失败,大明的威名远扬,不得不臣服于大明,朱元璋也一定会接受他们的臣服。

  一个臣服的女真,一个臣服的部落,你没办法下手。

  顾正臣很郁闷,这个机会来的不是时候,叹了口气,对耿炳文道:“女真部落选择了元廷,那就是大明的敌人。我的意见是,安排人剿灭女真,以他们的血告慰死去的军士。”

  耿炳文看了一眼舆图:“女真部落多在深山老林之中,而且善隐藏,善狩猎。若是不用精锐,很容易吃亏,若是动用精锐,精锐在草原,短时间内抽调不开。”

  “最主要的是,女真部落的事应该交辽东都司负责,你直接插手——不合适吧?尤其是抽调京军或是水师精锐进入辽东作战,也不合适吧?”

  顾正臣清楚耿炳文说得很对。

  挨打的是辽东都司,死的伤的也是辽东都司的兵马,结果打仗的时候不用辽东都司的兵,他们会怎么想?

  用吧。

  辽东都司事实上也抽调不出来人手,新泰州一定会被冯胜、朱棣拿下,辽东都司向北移,控制金山比打女真更重要。

  事情到了这里,一根筋两头堵了……

  还有,现如今主持辽东都司的主将是李文忠。

  虽然顾正臣权达三行省,可以控制北平、河南、山东都指挥使司,可辽东很特殊,辽东民政上归山东,军政上归辽东都司,辽东都司不在顾正臣这个河北巡抚使控制之下。

  顾正臣承认自己对女真问题上有些过于情绪化了,缺乏对局势、对问题的通盘考虑,只觉得这些人死了,也就没了历史上的满清。

  可现实是,这事办不成。

  至少现在,顾正臣办不成。

  平复了情绪之后,顾正臣恢复了冷静,言道:“倒是我疏忽了,这件事,还是交曹国公决断最为合适。”

  耿炳文笑了,起身道:“既然镇国公想清楚了,那我就去格物学院,清净一段时日。”

  顾正臣让人送送耿炳文。

  林白帆询问:“老爷,女真的事就这么算了?”

  顾正臣嘴角微动:“不能说算了,只能说,换个思路吧,是时候给朝廷写封文书了。”

  林白帆知道顾正臣有了盘算,问道:“是否撤销让赵海楼回来的命令?”

  顾正臣思虑了下,摇头道:“让他回来吧,也该问问蓟遵之地百姓归家之后的情况了。”

  大明徽章的激励作用显现出来,地方上的里长、甲长、老人、耆老、大户、富户,为了能拿到一枚大明徽章,主动游说百姓,甚至开出了一些好处,加上为了大局,顾正臣的影响力,服徭役的百姓日渐增多。

  在召集人手的同时,大批的粮食、水泥等物资不断运至通州、山海关,与此同时,三行省同时发布文书,府州县衙敞开收储粮食,价格较之往年上浮一成。

  受此政策影响,大量商人粮队进入大运河,一路向北而行……
  http://www.hlys.cc/4660/253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