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工地的神迹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大夏皇朝,上京,太和殿。

  金光闪闪的朝堂上,气氛却透着一股子滑稽。

  上了年纪的大夏皇帝夏远,坐在那张代表至高权力的龙椅上,手里捏着份北境来的八百里加急奏折,脸上那神情可复杂了,是恼怒是困惑也是鄙夷。

  “天倾之祸?格物之道?十天不到,开辟百里天途?”

  他把奏折重重拍在龙案上,发出声闷响,声音里是压不住的火气跟嘲弄。

  “各位爱卿都看看!这就是朕当成国之磐石的卫康,给朕送回来的东西!”

  “朕让他去剿匪!他倒好,匪没剿成,自己先疯了!”

  底下,文武百官早就看过那奏折的抄本,这会儿个个憋着笑,脸上的表情五花八门。

  “陛下息怒!”一个胡子头发都白了的老臣站出来,义正词严的说道,“依老臣看,卫康这么干,无非是打了败仗,没脸见陛下,所以编出这种没边儿的话,好推卸责任博取同情罢了!”

  “没错!”一个武将跟着附和,嗓门跟打雷一样,“什么神魔之力,妖法修路?末将守边关这么多年,听都没听说过!北境那么冷,我看那卫康,就是被冻坏了脑子,在这儿跟咱们说梦话呢!”

  “哈哈哈……”

  朝堂上,响起一片不加掩饰的哄笑。

  笑死,一个女人,带着一群流放犯,几天就修了百里大路?她以为她是谁?愚公在世,也得几百年吧?

  还什么‘格物之道’?不就是些下九流的工匠手艺吗?也能上大雅之堂,跟我朝天军对着干?滑天下之大稽!(绷不住了.jpg)

  三皇子站在队伍前排,嘴角那抹冷笑藏都藏不住。卫康是他对头太子那边推荐的人,卫康倒了,对他来说,可是天大的好事。

  他站出来说:“父皇,儿臣认为,卫康不光是打了败仗,更是心里害怕,想动摇我朝军心!奏折里把反贼吹得跟神仙一样,他安的什么心?这么下去,我大夏的将士,岂不是听到‘夏’字就腿软,还没打就怕了?”

  “恳请父皇,下旨申饬卫康,让他戴罪立功!要是他再敢胡说八道,就地革职,押回京城问罪!”

  “臣等附议!”

  满朝文武,一个声音。

  皇帝夏远看着底下这群“同仇敌忾”的臣子,脸上的火气平复了些。

  是啊,肯定是卫康疯了。

  我大夏开国二十年,国力越来越强,怎么可能被一群流放犯跟一个女人动摇国本?

  “拟旨!”他沉声说,“申饬卫康,说他不管圣恩,说话疯疯癫癫,让他一个月内,必须对反贼夏青禾动手!要是再拖延,朕...就换个不疯的去!”

  圣旨写好,盖上玉玺。

  就在太监准备大声宣读的时候,一个传令官突然神色慌张的连滚带爬冲进大殿,完全不顾殿前失仪的死罪。

  “报——!!陛下!!南...南边!八百里加急!十万火急!!”

  ...

  同一时间。

  断魂坡南麓,那片曾经的绝望之地。

  此刻,这里已经变成一个大到没法想的超级大工地,空气里全是铁锈跟汗味儿!

  曾经的混乱跟绝望,被一种蛮横又高效的秩序,硬生生碾碎了。

  潘律站在一处高地上,看着眼前的景象,只觉得这几天的累都一下子没了。

  几万名流民,被分成了上百个劳动小组。

  年轻力壮的男人,在卫康那些士兵工头的指挥下,喊着号子,疯了似的进行各种土方作业:挖地基平整土地搬运木材。

  我的天,主公这套‘以工代赈’,简直是神了!不光解决了吃饭问题,还把这几万个潜在的麻烦,变成了建设的动力!

  潘律的目光,转向另一边。

  夏云峥跟他手下的开拓军,像一群铁面无私的监工,守着所有的物资发放点。

  一个个巨大的粥棚前,排着长长的队伍。

  但这里没人敢插队也没人敢哄抢。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只有凭工头签发的“工分票”,才能在这领到一碗能救命的热粥。

  而在更远的地方,老弱妇孺也没闲着。她们在一些女兵的组织下,编织绳索剥离树皮照顾更年幼的孩子...同样,也能换来她们的食物。

  每一个人,都被卷进了这部高速运转的战争机器。

  不,不是战争机器。

  是一部...创造机器!

  “快!三号基地的龙骨架好了!上墙板!”

  工地的核心区,卫康的嗓子都哑了,但人亢奋得不行。

  他眼睛里全是血丝,手里紧紧攥着那卷被他翻得起了毛边的图纸,跟个疯了的艺术家一样,在指挥一场前所未有的交响乐。

  “C区的排污管道,角度不对!给我挖出来重铺!图纸上说了,坡度必须是三度,差一度都不行!”

  “那边的!预制墙板的尺寸量准了没有?要是差了半寸,拼不上去,你们今天谁都别想吃饭!”

  他手下那些降兵,早就没了半点丧气。

  他们瞪着眼,看着一排排标准化的木屋,在自己手里立起来;看着一条条笔直的路,在脚下往前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种亲手创造家园的成就感,是他们过去在战场上砍一百个脑袋都换不来的!

  他们正在造的,不只是一座营地。

  是他们自己的未来!

  一个叫王二狗的流民,刚用尽力气,跟同伴们一起把一块巨大的预制墙板安好。

  他擦了擦汗,领到一张“一工分”的木牌,然后飞快跑到粥棚,换了一大碗浓稠的肉粥跟两个黑面馒头。

  他没有马上吃,而是端着碗,跑到了营地边缘的“家属安置区”。

  他的老娘跟五岁的女儿,正和其他妇人一起,在一个简易的棚子里编草席。

  “娘!妞妞!吃饭了!”

  看到王二狗端来的饭,母女俩的眼睛瞬间就亮了。

  “儿啊,你...你慢点吃...”老娘看着儿子狼吞虎咽的样子,心疼的直掉眼泪。

  “娘,你吃!我还能再去领!”王二狗把一个馒头塞到女儿手里,憨厚的笑着,“这里的官爷说了,只要咱有力气,肯干活,就能顿顿吃饱饭!等房子盖好了,我们也能分到一间呢!”

  有活干,有饭吃,还有房住...

  老娘抱着孙女,看着远处那片正在拔地而起的,整齐的“城市”,泪流满面。

  这哪是流放的叛军,这分明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啊!

  三天。

  就三天。

  当第三天黄昏来的时候。

  断魂坡南麓,那片曾经一根草都不长的荒野,已经彻底变了样。

  一座大到让人不敢信的,规划得跟棋盘似的巨型城市雏形,就这么立起来了!

  上千座标准化的木屋,整齐排在网格状的道路两边。

  宽阔的中央大道,足够八辆马车并排走。

  独立的隔离区医疗区仓储区还有生活区...该有的都有!

  几万流民,已经全都住进了可以遮风挡雨的新家。

  炊烟,飘飘悠悠的升起来,连成一片。

  那不再是绝望的狼烟,而是充满了人间烟火气的,希望的云霞。

  卫康站在高处,看着眼前这由自己亲手造出的神迹,身体因为激动微微发抖。

  三天...一座五万人的城...

  我卫康一生,打过百十来场仗,自认是国之柱石。可所有的功劳加起来,都比不上这三天的万分之一!

  这...才是大丈夫该干的事!

  他慢慢转过身,朝着北方,鹰愁关的方向,那个给他图纸的女人所在的方向,深深的,拜了下去。

  ...

  太和殿。

  死一样的安静。

  所有的官员,包括皇帝夏远自己,都呆呆的看着那个刚冲进来的传令官,和他手里那份从永州府(靠近黑石山脉的州府)来的,一模一样的加急奏报。

  一个太监,用发抖的声音,念着奏报上的内容。

  “...急报...几天前,有几万,甚至十几万流民,涌进黑石山南麓,臣本来以为肯定要出大乱子,然而...”

  “然,有一支自称‘北境开拓军’的神兵,从天而降...以工代赈,三天之内,在荒野上,造了座城,容纳万民...”

  “那城的规整,那速度的神鬼莫测,不是人能干出来的...流民全都归心,高呼‘神女降世,北境重生’...”

  “神...女...降...世?”

  太监念完,腿一软,直接瘫在地上。

  整个大殿,一根针掉地上都能听见。

  三皇子脸上的冷笑,彻底僵住了。

  那些刚才还在嘲笑卫康的文武百官,这会儿一个个脸色跟土一样,张着嘴,像是被掐住了脖子的鸡。

  皇帝夏远,慢慢的,从龙案上拿起那份他刚亲手盖了玉玺的,申饬卫康的圣旨。

  他的目光,又落在那份写着“三日筑城”的奏报上。

  两份奏报,一份是亲身经历者的惊恐,一份是旁观者的难以置信。

  它们对得上,构成了一个荒诞得让他喘不上气的事实。

  卫康...没有疯。

  他说的...全都是真的。

  “啪嗒。”

  那份墨迹还没干的圣旨,从皇帝颤抖的手里滑落,轻飘飘的,落在了冰冷的金砖上。

  殿外,夕阳跟血一样。

  一场足以颠覆整个王朝的巨大风暴,已在所有人的笑声中,悄悄成型。
  http://www.hlys.cc/46638/18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