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忠臣拦路,铁面侍中!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说时迟那时快,向宠翻身下马,一个箭步上前,稳稳托住了他的身体。

  “臣,中领军向宠,救驾来迟,请陛下降罪!”向宠单膝跪地,声如洪钟。

  “臣等,参见陛下!”他身后五十名羽林卫齐刷刷跪下。

  是向宠!

  刘禅心头一沉。

  《出师表》里,丞相特意叮嘱过“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让他“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托付了禁军大权的自己人。

  忠诚毋庸置疑,但也正因如此,他绝不会轻易放自己这个“胡闹”的皇帝出宫!

  忠臣,才最是难缠啊……

  “向宠!”刘禅不及多想,此刻唯有以势压人,他猛地直起身子,厉声喝道,“你好大的胆子!竟敢率兵阻拦朕的去路!你想造反吗?”

  说话间,他一把扯下腰间那枚象征天子身份的龙纹玉佩,高高举起,在火光下熠熠生辉。

  “朕有军国大事,十万火急!谁敢拦朕,以谋逆论处!还不给朕让开!”

  “谋逆”二字一出,羽林卫的头更低了,恨不得埋到地上。

  可身体却很诚实,一步不动!

  “嘶——”

  “一群滚刀肉!”

  刘禅脸都黑了,他看着眼前这些个跪得笔直的忠臣,心中焦急万分,却也知道,对付这种人,光靠“谋逆”的罪名,恐怕已经压不住了。

  “臣不敢阻拦陛下,臣是奉丞相之命,护卫陛下周全!”

  刘禅一愣。

  只听向宠继续朗声道:

  “丞相临行前,曾亲口对臣言,‘巨违,宫中之事,陛下安危,皆系于你一身!’臣不敢有片刻或忘!陛下乃万金之躯,深夜单骑,欲往何处?若有差池,臣万死难辞其咎,更无颜面去见九泉之下的先帝与北伐在外的丞相!”

  他这番话,不卑不亢,句句在理,直接搬出了诸葛亮和先帝刘备这两座大山。

  刘禅被他噎得一口气堵在胸口,脸色涨红。

  “你……”

  硬的不行。刘禅深吸一口气,放缓语气:“向卿平身。朕并非游玩,实有天大要事,必须立刻出城。你速速让开,莫要延误军机!”

  向宠却不为所动。

  他依旧保持着单膝跪地的姿势,抬起头,虎目之中精光四射,语气恳切,也无比坚定:

  “陛下,丞相临行前曾有密令,言成都一切事务,皆由郭攸之、费祎、董允三位侍中大人共商,若有军国大事,亦可与臣等武将参详。陛下的安危,更是重中之重,尽在臣一人之身,臣,不敢有丝毫马虎!”

  “丞相有言,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三位大人商议之后,若事态紧急,再做决断亦不迟!”

  刘禅的眉头紧紧皱起。

  果然,跟这种人讲道理,比对牛弹琴还累。

  “朕明说了,十万火急!”刘禅加重了语气,“此事关乎北伐大军的安危,关乎大汉的国运,片刻都耽误不得!”

  向宠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但他依旧没有让路的意思,反而更加恭敬地说道:“陛下,蜀道崎岖,路途遥远,您单人独骑,如何能追得上大军?且不说沿途盗匪猛兽,便是餐风露宿,龙体也恐难支撑。若陛下执意前往,也当做足万全准备,令沿途郡县备好粮草军需,再遣一旅精兵护卫左右,方为万全之策!”

  顿了顿,他见刘禅脸色愈发难看,立刻补充道:“若陛下实有密语要传达给丞相,何须亲身犯险?巨违(向宠字巨违)愿为陛下前驱,亲自纵马送信,万死不辞!”

  “……”

  好一个滴水不漏的忠臣!

  刘禅被他堵得哑口无言。

  也是……自己光想着冲出去,却忘了这些古代官僚体系的运作方式。

  向宠说得没错,就算自己真的追上了诸葛亮,一个皇帝孤身一人出现在前线大营,本身就是一件惊天动地、足以动摇军心的大事。

  而且,他一个现代人,对这个时代的地理、路况一无所知,就这么一头扎进茫茫夜色,别说追上诸葛亮了,恐怕不出百里就得迷路,或者被哪个山贼给截了。

  难道……真的要让向宠去送信?

  刘禅在脑中飞速盘算。

  亲自……亲自……

  何为亲自?

  亲自书写的信?

  可若只是写一封语焉不详的信,以诸葛亮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执拗性子,怎么可能因为自己一句“马谡不行,北伐必败”就班师回朝?

  退一步,真按向宠说的,先去跟郭攸之、费祎、董允商议,再准备粮草,调集军队……黄花菜都凉了!系统给他的任务时限只有十天,这么一折腾,别说追上诸葛亮,怕是连汉中都到不了!

  这可是十年阳寿啊!

  不行!必须自己去!只有当面锣对面鼓,利用自己对历史的先知,才有可能创造奇迹!

  可眼下,向宠这一关,怎么过?

  就在刘禅骑虎难下,进退维谷之际,身后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和官员的呵斥。

  “都让开!董侍中来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人群向两侧分开,一条通道瞬间形成。

  “陛下——!陛下万万不可啊——!”

  人未到,声先至。那声音尖利惶恐,正是去通风报信的宦官黄皓。

  紧随其后的,是一辆由两匹骏马拉着的马车,在十几名家仆的簇拥下,横冲直撞地奔了过来。

  马车在距离人群十余步的地方堪堪停下,车帘猛地被一把掀开,一个身着深青色朝服、面沉如水的中年文士,几乎是从车上跳了下来。

  他头戴进贤冠,顶上插一根白玉簪,无金玉镶嵌,发间偶见几缕银丝;面容清癯,颧骨硬朗,鼻梁端正,眼神平直,不斜挑、不低垂,透着一股不偏不倚的刚正气度。

  身形中等偏挺,不似武将那般魁梧,却胜在身姿端直,哪怕立于群臣之中,也无半分佝偻之态。

  举手投足间带着儒臣的持重,天生的不怒自威之相。

  可一看到被羽林卫围在中间的刘禅,他那张本就铁青的脸,瞬间黑得能滴出水来。

  来人,正是侍中董允!

  以刚正不阿、铁面无私闻名朝野,敢当着刘禅的面,不让美女入宫的头号“刺头”!

  刘禅看到董允,神情下意识地恍惚了一下。

  那是属于原主身体的本能反应,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的畏惧。可见这位董侍中,平日里给少年刘禅留下了多大的心理阴影。

  ……
  http://www.hlys.cc/46649/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