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日常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杨四叔的提亲事宜圆满落定,杨家上下像是完成了一件大事,紧绷的弦稍稍松弛,日子又回归了往常的节奏,却比以往更多了几分踏实与盼头。

  家里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吃穿用度皆不愁。

  但老爷子常念叨,银钱会花光,铺子有盈亏,唯有脚下这坚实的田地,才是家族人口繁衍、根基永固的真正依靠。

  所以杨家人并未在县城久留,大多还是回到了村里。

  提亲之后,便是等待合八字、过大礼等后续流程,这些自有长辈和官媒去操持,小辈们便似乎一下子“闲”了下来。

  但这“闲”却并非无所事事。

  杨家人骨子里的勤勉从未改变。

  每日天蒙蒙亮,杨景曦依旧是第一个起身的。

  练武场上的身影雷打不动,剑光鞭影破开晨雾,呼啸的风声是她每日不变的晨课。

  她对自己的要求严苛至极,不仅练招式,更重内力根基的打磨。

  练完自己的功课,她便成了最严格的“教官”,盯着全家老小进行“锻体”。

  日子久了,效果便显现出来。

  杨老爷子觉得往日阴雨天便酸痛的老寒腿轻快了许多;杨老太太也觉睡得比以前安稳。

  就连整日忙于卤味铺、奶茶铺生意劳累的,也感觉精神头足了不少。

  于是,最初的抱怨变成了自觉,每日的锻体成了杨家人必不可少的功课,如同吃饭喝水一般自然。

  上午锻体完毕,杨景曦常会换上一身利落的粗布衣衫,扛起锄头或拎起粪桶,跟着杨老爷子一起去照看那几亩被视为“宝贝”的红薯田。

  田里的红薯秧苗早已长得郁郁葱葱,铺满了田垄。

  祖孙俩一个经验老道,一个理念新奇,配合得极为默契。

  杨景曦丝毫不嫌脏臭,熟练地给红薯施发酵好的农家肥,一边干活一边还能跟杨老爷子讨论肥力深浅、距离远近。

  她仔细地拔除垄间的杂草,避免它们争抢养分。

  最重要的活儿是翻秧——为了防止红薯秧节处生出不必要的须根,分散主根的营养,需要定期将匍匐在地的秧蔓小心地提起来,翻到另一面。

  “祖父,您看这垄,秧子长得太旺了,得赶紧翻,不然光长叶子不长薯了。”杨景曦指着一片地说道。

  杨老爷子眯着眼看,点头称是:“是这么个理儿!曦丫头你这脑子是怎么长的,这种田的法子也懂得。”

  杨景曦只是笑笑:“都是从异世界看的书中领略的,试试看嘛。”

  一老一少在田里边干活边闲聊,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汗水滴落在泥土里,孕育着秋收的希望。

  村里人见了,无不夸赞杨家这孙女儿真是能干,半点没有因家里发了财就摆小姐架子。

  而家中,另一个姑娘杨景婳则找到了自己的天地。

  在完成了每日必需的锻体功课后,她便几乎全身心沉浸在了刺绣的世界里。

  杨景曦见她
  http://www.hlys.cc/46662/5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