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招兵买马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秋意渐浓,梧桐树的叶子开始泛黄飘落。“新风服装店”在城西街道已经经营了半个多月,逐渐有了些稳定气象。每天固定的开门关门,擦拭橱窗,整理货架,迎接顾客,林凡和陈远渐渐摸索出了一套经营节奏。

  生意算不上火爆,但细水长流。除了最畅销的踩蹬裤,王淑芬新做的几款直筒裤和“老板裤”也开始有人问津,虽然销量增长缓慢,但林凡并不着急。他知道,培养市场和改变消费习惯需要时间。他更看重的是,这个小小的店面带来的稳定现金流和逐渐积累的口碑。

  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随着生意稳定,林凡发现自己和陈远都被牢牢地拴在了店里。进货、销售、记账、打扫卫生,两个人从早忙到晚,几乎没有喘息的时间。林凡想要抽身去考察市场、思考下一步发展,变得异常困难。他意识到,是时候“招兵买马”了。

  这个想法首先遭到了母亲王淑芬的担忧。

  “小凡,这才刚稳定几天,就要请人?那得多大开销啊!现在一天也就赚个十块八块的,再请个人,还能剩下啥?”晚上吃饭时,王淑芬听说儿子想雇人,立刻表示了反对。在她看来,能省则省,自己辛苦点没关系。

  连一向支持他的陈远也有些犹豫:“林凡兄弟,现在店里活咱俩紧着点也能干完。请人…确实增加成本,而且请个什么样的人也得好好掂量。”

  林凡理解他们的顾虑。在这个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的年代,雇人意味着固定的、额外的支出,是笔不小的负担。但他看得更远。

  “妈,陈大哥,你们说的都对。”林凡放下筷子,耐心解释,“但咱们不能只看眼前。如果我一直被拴在店里,每天就是进货卖货,那就永远只是个卖裤子的。我得有时间出去看看,看看别人怎么做,看看有没有新的机会。比如,咱们能不能进点别的货?或者,这裤子还能不能做得更好?”

  他顿了顿,看向陈远:“陈大哥,你也不能总当个伙计。以后咱们生意做大了,需要人看场子、管运输、联系业务,你得帮我撑起这一摊子,这也需要时间学习和锻炼。”

  林建国一直默默吃饭,这时忽然插了一句:“小凡说得有道理。做买卖不能光埋头拉车,还得抬头看路。请个人,解放你们俩,是长远之计。”父亲难得的支持,让林凡心中一暖。

  王淑芬见丈夫也这么说,叹了口气:“理是这么个理…可请人哪那么容易?请个生手,啥也不会,还得教;请个熟手,工钱又高。还得信得过,不然卷了东西跑了咋办?”

  这确实是实际问题。林凡早有考虑:“妈,您放心,人选我有初步想法。咱们不请外人,就请熟人,知根知底。”

  他想到的人,是隔壁单元的孙姨。孙姨丈夫早逝,一个人带着上初中的儿子,靠在街道接点缝纫零活和帮人打扫卫生勉强维持生计,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她为人老实本分,手脚麻利,而且因为之前借钱给林凡的情分,忠诚度也有保障。让她来看店,既解决了她的困难,也解决了自己的人手问题,一举两得。

  第二天,林凡趁中午店里人少,让陈远照看着,自己回了趟家属院,找到孙姨,把自己的想法说了。

  孙姨一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小凡…你…你说啥?请我去看店?一个月给…给二十块钱?”二十块钱,在当时相当于一个普通临时工的月薪,对她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对,孙姨。”林凡诚恳地说,“您就帮我看看店,有客人来帮着招呼一下,收收钱,打扫一下卫生。活儿不重,就是得坐得住。工钱先定二十,以后生意好了,再加。”

  孙姨激动得眼圈都红了,搓着手,语无伦次:“这…这怎么好意思…我…我能行吗?万一算错账…”

  “孙姨,您肯定行!账目很简单,我教您一遍就会。关键是您做事仔细,我信得过您!”林凡给她打气。

  “好!好!小凡,你放心,姨一定给你把店看好!一分钱都不会错!”孙姨抹了抹眼角,用力点头答应下来,仿佛接下了一个神圣的任务。

  解决了人手问题,林凡顿感轻松了不少。孙姨第二天就来上班了,她果然如林凡所料,做事极其认真负责,把店里打扫得一尘不染,账目也记得清清楚楚。虽然刚开始招呼顾客还有些拘谨,但态度热情诚恳,很快就赢得了好感。

  解放出来的林凡,开始有更多时间在街上溜达,观察其他店铺的经营,或者去邮局翻看各种杂志,搜集信息。他也开始有意识地与苏晚晴的哥哥苏明接触。

  这天下午,他溜达到“悦耳音响室”,苏明正对着一个接触不良的录音机发愁。

  “苏大哥,忙着呢?”林凡打招呼。

  “林老板来了。”苏明抬起头,脸上带着苦笑,“这破玩意儿,时响时不响,愁死人。”

  林凡凑过去看了看,他虽然不懂修理,但凭着前世的一些常识,随口说道:“是不是里面哪个焊点松了?或者电池接触片氧化了?”

  苏明愣了一下,仔细检查了一下电池仓:“嘿!还真是!接触片有点锈了!林老板,你还懂这个?”

  “我哪儿懂啊,瞎猜的。”林凡笑了笑,顺势把话题引开,“苏大哥,你这边进的磁带,除了流行歌,有没有考虑进点别的?比如轻音乐?或者…儿童故事什么的?”

  苏明一边用砂纸打磨接触片,一边摇头:“轻音乐不好卖,儿童故事更没人要。还是流行歌来钱快,就是好磁带太难搞。”

  “我前两天看杂志,说现在大城市里,那种保罗·莫里哀、曼托瓦尼的轻音乐磁带,在一些讲究的家庭里开始流行了。还有那种配乐朗诵的诗歌磁带,好像也挺有市场。”林凡看似无意地透露着信息。他知道,差异化竞争是避免价格战的好办法。

  苏明将信将疑:“真的?咱们这小地方,能有人买那个?”

  “试试看呗,少进点,就当丰富品类了。”林凡建议道,“说不定能吸引到不一样的顾客。”

  这时,苏晚晴从里屋走出来,正好听到他们的对话。她看了林凡一眼,眼神有些复杂,没说话,拿起一本账本翻看起来,但耳朵显然在听着。

  苏明想了想,点点头:“嗯,你说的有点道理。下次去省城进货,我留意留意。”

  又闲聊了几句,林凡便告辞离开了。他相信,只要种子播下去,总会发芽。尤其是,苏晚晴似乎已经开始留意他说的这些话了。

  回到自己的小店,孙姨正在耐心地向一对年轻情侣介绍一条深蓝色的直筒裤。林凡没有打扰,站在门口,看着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流,心中充满了希望。

  小店稳步发展,人手问题初步解决,与潜在合作伙伴的关系也在悄然推进。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林凡知道,基础打得越牢,未来才能走得越远。他的商业版图,正在这间十平米的小屋里,悄然铺开第一块坚实的基石。招兵买马,只是第一步。
  http://www.hlys.cc/46669/1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