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扩张的烦恼
推荐阅读:
都市极品医神叶辰
都市神医叶辰孙怡夏若雪
叶辰夏若雪
直播算命太准,国家请我出山
我行走江湖那些年
我的谍战岁月
重生官场:我闪婚了美女县长
美利坚名利双收
四合院,别惹我
玄幻:二小姐说她平平无奇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新风白金音质鉴赏夜”带来的热潮,超出了林凡的预期。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新风服装店”和“悦耳音响室”的客流量明显增加,不仅“白金系列”磁带被反复询问,连带着普通磁带和服装的销量也提升了不少。更重要的是,林凡和苏晚晴通过那次活动收集到的点歌单,成了他们洞察市场需求最直接的窗口。然而,生意红火的同时,新的烦恼也随之而来。
最直接的压力是产能。服装方面,王淑芬和孙姨两个人,加上林凡和陈远帮忙打下手,应付日常零售和百货公司的固定订单已经非常吃力,经常要加班到深夜。磁带业务那边,虽然有了双卡复录机,但空白带采购、歌单编排、母带制作、复制、贴标、包装等一系列工序,全靠苏明和苏晚晴兄妹俩,也几乎达到了极限。
这天晚上盘账,林凡看着账本上持续增长的数字,眉头却微微锁着。苏晚晴清点完磁带库存,也揉了揉发酸的手腕,轻声说:“林老板,照这个趋势,我们现有的库存,特别是几个热门款式的磁带,恐怕撑不了几天了。得赶紧补货,不然就要断档了。”
林凡点点头,他何尝不知道。断货意味着流失客户,意味着将市场拱手让人。但扩大生产,谈何容易?
“晚晴,苏大哥,”林凡放下账本,神色严肃地看着苏家兄妹,“咱们的生意,算是初步站住脚了。但现在这个规模,已经到了瓶颈。要想再进一步,必须得扩大规模了。光靠我们几个,忙死也做不大。”
苏明叹了口气:“是啊,光复制磁带就占了我大部分时间,修理音响的活儿都积压了不少。可扩大规模…怎么扩?再买机器?雇人?”
“雇人”这两个字,让房间里安静了一下。在80年代初,“个体户”雇工还是一件非常敏感、甚至带有争议的事情。虽然政策已经允许,但实际操作中,还是会引来各种目光和非议。
林凡深吸一口气,下定了决心:“对,必须得考虑雇人了。至少,服装这边,得再请一两个信得过的裁缝。磁带这边,复制、包装这些简单重复的劳动,也可以请个帮手。不然,我们会被活活累死,生意也做不大。”
苏晚晴有些担忧:“雇人…好找吗?工钱怎么算?可靠吗?万一…”
她的担忧不无道理。当时劳动力市场远未开放,合适的、可靠的人并不好找。工钱给少了没人干,给多了成本压力大。而且,涉及到技术(比如裁缝手艺)和财物(比如磁带成品),忠诚度至关重要。
“困难肯定有,但必须迈出这一步。”林凡语气坚定,“我们可以先从熟人里找。服装这边,我妈在街道缝纫组待过,看看有没有手艺好、人也老实本分的老师傅或者待业青年愿意来。工钱可以按件计酬,多劳多得,这样大家都有积极性。磁带这边,可以先找个手脚麻利、仔细的女孩子,负责复制和包装,按天或者按月给固定工资,苏大哥负责技术把关和质量控制。”
林凡的思路清晰,显然已经思考了很久。按件计酬和固定工资相结合,既能激励效率,也能保证基础队伍的稳定。
苏明想了想,表示同意:“我看行。复制磁带这活儿技术含量不高,就是需要细心,找个靠谱的人,我能带出来。”
苏晚晴见哥哥也同意,便点了点头:“那…试试看吧。人选要好好挑。”
正当三人商议着如何“招兵买马”时,一个不和谐的音符悄然出现。
这天下午,一个生面孔的年轻人晃进了“悦耳音响室”,在磁带柜台前翻看了很久,问东问西,但最后什么也没买。苏明当时没太在意。过了两天,街角另一家原本只卖杂货的小店,突然也挂出了“翻录流行歌曲”的牌子,价格比“新风”的普通系列还便宜五毛钱。
模仿者,到底还是出现了。
苏晚晴最先发现这个情况,她立刻过马路告诉了林凡。两人站在店门口,看着对面那家新挂出的简陋牌子,心情都有些复杂。
“果然来了。”林凡叹了口气,但并不十分意外。市场有利润,就必然会有竞争者,这是规律。
“他们的带子我看了,用的都是最差的空白带,歌也是从收音机里翻录的,杂音很大,封面就是手写的歌名。”苏晚晴语气带着不屑,“完全就是糊弄人。”
“价格战是最低级的竞争手段。”林凡冷静地说,“他们用低价吸引贪便宜的顾客,我们没必要跟着降价,那样只会把自己的品牌做烂。我们要坚持我们的路:更好的音质、更精心的选歌、更专业的服务。”
话虽如此,压力是实实在在的。几天后,林凡就发现,一些之前常来的、对价格比较敏感的熟客,开始流向那家新店。虽然“白金系列”的忠实客户没有流失,但普通磁带系列的销量确实受到了一些影响。
屋漏偏逢连夜雨。一天晚上,陈远悄悄告诉林凡,他看见之前被抓紧去的黄三的一个跟班,在街对面那家新开的磁带店附近转悠,还跟店主说了几句话。
“林凡兄弟,我怀疑,那家店背后,可能跟黄三那伙人有点关系。”陈远压低声音说,“咱们得小心点,他们明着竞争不过,说不定会来阴的。”
林凡心里一沉。如果竞争对手还牵扯到黄三这样的地头蛇,那事情就复杂了。这不仅仅是商业竞争,还可能涉及到人身安全和店铺治安。
内忧外患同时袭来。扩张需要投入,模仿者抢夺市场,还可能面临潜在的社会势力骚扰。林凡感到肩上的担子前所未有的沉重。
晚上,他一个人坐在寂静的店里,看着窗外昏暗的街灯,思绪纷乱。是退守求稳,还是顶住压力继续扩张?退守,或许能保住现有利润,但意味着放弃发展机会,迟早会被市场淘汰。扩张,则要面对资金、管理、竞争乃至安全的多重风险。
他想起了重生前的商海沉浮,想起了那些因为畏惧风险而错失机遇的同行。危机,危机,危险中往往蕴藏着机遇。模仿者的出现,正说明这个市场有潜力;黄三阴影的存在,则提醒他必须尽快建立自己的“护城河”。
而最快的护城河,就是规模、品牌和效率。只有做得足够大、足够强,才能无视低端模仿,才能让宵小之徒不敢轻易招惹。
想通了这一点,林凡的眼神重新变得坚定。他拿出笔记本,就着昏黄的灯光,开始规划下一步的具体行动:
立即启动招聘:让母亲王淑芬和孙姨帮忙物色一至两名可靠裁缝;让苏晚晴留意适合磁带包装的细心女孩。
产品升级应对竞争:加快“新风之声”诗歌朗诵系列的筹备,用差异化产品避开低端价格战。同时,普通系列坚持质量,绝不降价,但可以考虑推出“买三赠一”或“积分兑换”等促销活动,增加客户粘性。
加强自身防护:与陈远商量,进一步强化店铺夜间的安全措施。同时,继续与街道、工商所保持良好关系,寻求官方层面的保护。
主动出击:不能坐等别人模仿。要利用“鉴赏会”的成功经验,定期举办小范围乐迷活动,牢牢抓住核心客户群,建立品牌忠诚度。
放下笔,林凡长长舒了一口气。扩张的烦恼是成长的烦恼,是任何企业从小到大的必经之路。他相信,只要方向正确,策略得当,团队齐心,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窗外的夜色依旧深沉,但林凡的心中,已经亮起了一盏明灯。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而他的商业之路,也将在应对这些挑战中,越走越宽。
http://www.hlys.cc/46669/2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