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你先问问孩子愿不愿意来。

  ^要记住,一定得尊重他的选择。

  ^当年我师父乱安排,害得师兄弟反目成仇,最后我和你爸被挤兑得只能去轧钢厂做大锅饭。”

  说起往事,谭辉不免伤感。

  ^

  您放心,我懂分寸。”

  何雨柱应道。

  ^

  饭后,何雨柱拎着两坛五六十斤的酒送去了谭辉家。

  ^他不知道的是,谭辉偷偷塞给谭映茹六十块钱酒钱,按每斤一块钱算的。

  ^

  谭映茹死活不肯收,可谭辉放出狠话:不要钱这酒我也不要了!他一辈子最怕欠人情,就算是儿女的便宜也不占。

  ^

  他心里琢磨着,眼下自己还能挣钱,能靠自己的就不麻烦儿女,挣的钱也都能留给孩子们。

  ^

  可将来要是挣不动钱了,这些做儿女的可就得好好伺候他。

  ^

  到了谭辉家,何雨柱便开始整理谭映茹的屋子。

  ^

  虽然谭映茹已经出嫁,但她的东西谭辉一样都没挪动,时刻准备着女儿女婿回来住。

  ^

  这简易酿酒设备看着简单,真动手做起来还挺费事。

  ^

  得搭烟囱不说,连酿酒用的煤都得用煤球票买。

  ^

  零零碎碎要操心的事儿真不少。

  ^

  最好能弄套设备放进空间里酿酒,那儿要啥有啥。

  ^

  不过外头也得备一套,要不这酒的来路就说不清了。

  ^

  第二天清早,何雨柱来到民族饭店,把两个徒弟叫到跟前。

  ^

  师父那边缺人手帮忙,他老人家的手艺比我强多了,你们俩谁想去?

  师父,我这刀工拿不出手,去京城饭店怕给人笑话。”

  马华缩着脖子说。

  ^

  师父,我才学没几天,是不是该在您这儿再练练?余姚东试探着问。

  ^

  话既然问出口,总得去一个。

  ^

  马华不愿意,那肯定就是他了。

  ^

  余姚东心里明镜似的,师门真正立足的本事是那些独家秘制的调料。

  ^

  师爷昨儿找我,说点名要他做菜的人越来越多,实在忙不过来。

  ^本来不想让你去,可老爷

  后厨一听到这消息,立马炸开了锅。

  ^大家伙儿都跃跃欲试,想抢到这个机会。

  ^倪章青之前用好处笼络的徒弟转眼间散作鸟兽,现在连个搭理他的人都没有,气得他直跳脚。

  ^

  不过倪章青心里有数。

  ^他已经让六子从何雨柱那儿偷了不少调料,香葱种活了,大蒜也发了芽,就等着来年给何雨柱点颜色瞧瞧。

  ^这会儿后厨热闹得跟过年似的,人人都在卖力表现。

  ^

  其实何雨柱早有人选,还是余姚东推荐的。

  ^这人叫陈大江,虽然拜在倪章青门下,但跟倪家没半点血缘关系。

  ^陈大江从民族饭店开业就在这儿,家里条件还行,给倪章青送了不少礼才拜成师。

  ^谁成想拜师两年,倪章青连正眼都不瞧他,全当苦力使唤——切菜洗菜跑腿擦灶台,样样都得干。

  ^

  后来余姚东想拜师,还是陈大江好心提醒他别往火坑里跳。

  ^现在何雨柱来了,陈大江的心思也活泛起来。

  ^何雨柱打听过他的底细,加上有余姚东作保,这好事自然就落在了陈大江头上。

  ^

  京城某 ** 大院里,大领导找回了儿子杨久,正乐呵呵地到处报喜。

  ^他寻思着儿子既然能找着,闺女肯定也有指望。

  ^报完喜,大领导就领着谭映雄去了市公安局。

  ^局长是他老战友,当即就把谭映雄安排进了市局,从基层干起。

  ^

  谭映雄接手的头桩案子,就是抓当年拐卖王向南兄妹的妇人,还有找大领导的亲闺女。

  ^前头抓人事儿好办,后头找人才是真费劲。

  ^办完入职手续,谭映雄就直奔民族饭店找何雨柱——一来问线索,二来大领导要当面谢他,晚上摆饭局。

  ^

  至于那个妇人,大领导打算用点特殊手段,已经联系好了审讯室。

  ^这年头拐卖人口就是死罪,大领导就是把她活剐了也没人敢吱声。

  ^谭映雄熟门熟路摸到何雨柱的小仓库,结果扑了个空。

  ^

  在非用餐时段,何雨柱照例在谭映茹的咸菜工坊里帮忙。

  ^

  当初修建这间作坊时,谭映雄恰好下乡招工,还不知道妹妹也调到了民族饭店工作。

  ^

  **循着指引来到咸菜作坊,里面正干得热火朝天。

  ^

  马华的未婚妻汤玲花正跟着谭映茹学习泡菜配料的秘方,何雨柱则在指导马华切制泡菜用的白萝卜块。

  ^

  师兄!谭映雄刚跨进门就激动地喊出声。

  ^

  他确实有理由兴奋——这次破获大案后,他不仅直接调入市局刑侦队,更被委以重任。

  ^只要再立几件功劳,升迁指日可待。

  ^

  何雨柱闻声立即放下菜刀:马华按我刚才教的继续切。”

  说完快步迎向大舅哥。

  ^

  都办妥了?

  孩子找到了!大领导今晚设宴,特意嘱咐务必请你到场。”

  谭映雄脸上掩不住喜色。

  ^

  升官了吧?何雨柱打趣道。

  ^

  调到了市局刑侦处。

  ^想再进一步的话...谭映雄热切地望向师兄,得把小姑娘找回来。”

  何雨柱正色道:我仔细回想过,那对兄妹应该被拐卖到相邻的村子。

  ^隐约记得人贩子提过,有户人家要给残疾儿子找童养媳。”

  南村那边确实盛行童养媳。”

  谭映雄皱眉,但大领导千金身上没有明显特征...不过大领导已经在准备审讯室,等布置妥当就抓捕那家人。”

  想到那个演技精湛的老妇人,谭映雄冷笑连连。

  ^每次询问案情,对方就哭诉当年全家逃荒差点饿死的故事。

  ^老妇的子女更是青出于蓝——他们当年都已记事,却跟着母亲一起作戏。

  ^

  这次大领导动了真怒,下令将老妇全家老少一并收押。

  ^对贩 ** 骨肉的人,这位父亲甚至动了杀心。

  ^

  何雨柱对所谓的审讯室心知肚明。

  ^对付这种人贩子,再严厉的手段都不为过——收了人家的抚养费,转手就把孩子卖掉,天理难容!

  “今晚大领导请客去京城饭店吃饭,八成会点名让你爹掌勺。”

  ^何雨柱突然记起这茬,忍不住笑出声。

  ^

  谭映雄先前只顾着高兴工作调动的事,压根没往这处想,被何雨柱一提醒顿时了然:“肯定是他,大领导准惦记让儿子尝尝最地道的谭家菜。”

  ^

  “专挑费工夫的菜点。”

  ^何雨柱眯着眼使坏。

  ^

  “成!就点文思豆腐!”

  ^谭映雄兴致勃勃地搓手,论给亲爹找麻烦他最拿手。

  ^

  那豆腐丝切得越细越见功夫,偏他爹刀工总在这个菜上露怯。

  ^

  定了这招牌功夫菜,何雨柱又琢磨起别的:“开水白菜、龙须面,加上文思豆腐齐活。

  ^再多点老爷子的炒勺该抡到咱俩头上了。”

  ^

  “三个清雅小菜,正合大领导节俭的作风。”

  ^谭映雄挤眉弄眼地附和。

  ^

  两人躲在角落里嘀咕,那副眉飞色舞的模样全落在谭映茹眼里。

  ^她皱着眉头远远打量——自家男人和兄长凑一块儿憋坏水的样子,她太熟悉了。

  ^

  “玲花照我说的做,我去去就回。”

  ^

  “师娘放心,我都记着呢。”

  ^

  把活计交代给汤玲花,谭映茹小跑着逼近那俩“阴谋家”

  ^:“老实交代!又打什么歪主意?”

  ^

  “真没聊啥......”

  ^何雨柱慌忙摆手。

  ^

  “还装?笑成这样准没好事!”

  ^谭映茹作势要拧他耳朵,“坦白从宽!”

  ^

  迫于威慑,何雨柱只得交代了晚上赴宴和给谭辉设套的全盘计划。

  ^

  “带我一起去!要不现在就去告密!”

  ^

  “带带带......”

  ^

  捉弄小队再添一员猛将。

  ^

  谭映雄前脚刚走,何雨柱后脚就找田主任告假。

  ^听闻是大领导设宴,田主任二话没说批了假条。

  ^

  另一边,谭映雄直奔市局候命。

  ^

  正午时分,大领导派人传来指令——收网抓捕那妇人家族。

  ^

  这次不是单人拘捕,而是整窝端。

  ^若非需要协调各方关系,那老妇人早就锒铛入狱。

  ^但凡涉及女儿下落的线索,大领导一个都不放过。

  ^

  谭映雄即刻向局长申请调兵。

  ^

  这位局长本是大领导战友,听闻要抓贩卖战友骨肉的人贩子,不仅全力配合,更亲自披挂上阵。

  ^战场同袍托付的孩子竟被转卖,这份怒火任哪个老兵都压不住。

  ^

  此事已成 ** ,谁多嘴便是与全体行伍之人为敌。

  ^

  ** 呼啸而出。

  ^局长与谭映雄坐镇头车,后方三十多名公安列队跟随,肃杀之气惊得路人纷纷避让。

  ^

  (当年收养大领导的老鲍家,就住对门。

  ^

  大领导素来觉得鲍家人厚道,正如前世何雨柱眼里的道德楷模壹大爷。

  ^

  鲍氏夫妇膝下四子,幺儿与王向南同龄。

  ^此刻他们尚不知,三十多副冰冷 ** 正朝着鲍家大院合围而来。

  ^

  如今在京城,王向南已改名杨久。

  ^

  鲍吴氏生辰这天,鲍家热闹非凡。

  ^这位将别人孩子卖掉又私吞抚养费的老妇人,靠着这笔不义之财,不仅买下一进制四合院,还将三个子女都安顿在此。

  ^连招赘的二女儿也分得一套房。

  ^在这年头,能全家挤在四合院里,堪称风光。

  ^

  午饭后,亲戚们聚在院中拉家常。

  ^鲍吴氏的弟媳正卖力推销:“姑,这姑娘爹妈都是双职工,要不是听说你家有独栋院子,人家压根不答应相亲!”

  ^

  欢笑声中,一阵汽车轰鸣骤然逼近。

  ^五六辆吉普停在院外,惊得街坊纷纷探头。
  http://www.hlys.cc/46708/10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