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绣艺传承,打破陈规
推荐阅读:
都市极品医神叶辰
都市神医叶辰孙怡夏若雪
直播算命太准,国家请我出山
叶辰夏若雪
我行走江湖那些年
重生官场:我闪婚了美女县长
美利坚名利双收
四合院,别惹我
玄幻:二小姐说她平平无奇
出狱当天,捡了个绝色美女当老婆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毒绣门的覆灭,如同在沉闷的江湖中投入一块巨石,激起的不仅是胜利的欢欣,更是对旧有秩序的深刻反思。那场由朝廷与正道联盟发动的雷霆清剿,以其摧枯拉朽之势,向整个江湖昭示了一个道理:固步自封、藏污纳垢,终将走向灭亡;唯有开放包容、涤浊扬清,方能生生不息。
这股涤荡尘埃的清风,自然也吹进了绣艺这个相对独特的江湖领域,苏清辞敏锐地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契机。毒绣门的威胁已然解除,《江湖约法》的框架也已搭建,此刻,正是推动她心中那个酝酿已久的构想——打破绣艺门派门户之见,促进技艺交流与传承——的最佳时机。
她没有选择强势推行,而是再次借助了浣花宫花想容这位江湖泰斗的影响力。在毒绣门覆灭后不久的一次江南绣艺界聚会中,花想容以浣花宫宫主的身份,率先提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倡议:
“诸位同道,毒绣门之祸,犹在眼前。其所以能坐大,固然因其勾结邪魔,但也与我等各派平日闭门造车、疏于往来、乃至技艺传承僵化不无关系。有天赋者或因门户之限不得其门而入,有心向学者或因陈规旧习难窥大道之妙。长此以往,岂非自绝生路?”
她目光扫过在场各派掌门、长老,语气沉痛而恳切:“《江湖约法》已立,朝廷亦鼓励我等良性发展。老身以为,我江湖绣艺界,当效法朝廷与正道联盟剿匪之精神,打破门户壁垒,有限度地开放收徒,定期举办交流大会,允许弟子跨派选修某些非核心技艺。唯有如此,方能博采众长,激发活力,避免再出现毒绣门这等畸形的怪物,亦能让真正热爱绣艺、天赋卓绝者,不受出身所限,得以绽放光华!”
此言一出,满场哗然!
开放收徒?跨派选修?这简直是颠覆了千百年来江湖门派传承的根基!许多保守派长老当即色变,交头接耳,面露不虞。
“花宫主此言差矣!”一位湘西绣府的老资格长老立刻起身反对,“各家技艺,皆是祖师心血所传,立派之基!岂能轻易示人?若开放收徒,鱼龙混杂,如何保证传承纯粹?若允许跨派选修,弟子心性不定,见异思迁,岂不乱了套?祖宗规矩,不可轻废啊!”
“是啊!技艺外传,若被心术不正者学去,岂非又成一个毒绣门?”
“本门技艺尚且未能吃透,何谈学习他家?”
反对之声,甚嚣尘上。
苏清辞安静地坐在花想容身侧,并未急于开口。她深知观念的改变非一日之功,需要引导,也需要事实的佐证。
就在反对声浪渐高之时,蜀中唐门的一位女长老却缓缓开口:“诸位,且听我一言。”众人安静下来,看向这位以机关绣闻名的门派代表。“我唐门技艺,向来秘不外传。然则,前番与苏大家交流,又观其在展示会上融汇各家所长的气度,深感闭门造车之弊。此次剿灭毒绣门,我唐门弟子亦参与其中,见识了各派所长,获益匪浅。我以为,有限度、有甄别地开放交流,并非坏事。譬如,可设立‘外门弟子’制度,传授基础及非核心技艺,严格考核品性;跨派选修,亦可限定于某些公认的、非独门绝技的范畴。如此,既可吸纳良才,促进交流,又可保核心不失。”
南海派的代表也沉吟道:“我派新近所得西域染料,若能与其他门派交流色彩运用之道,或许能碰撞出新的火花。一味保密,恐也难有寸进。”
支持与反对的声音交织,会场内争论激烈。
此时,苏清辞才缓缓起身。她并未直接反驳反对者,而是将目光投向那些面露犹豫、或眼中闪着渴望光芒的年轻弟子方向,声音清越平和:
“诸位前辈的担忧,清辞明白。传承之重,在于纯粹与延续。然而,清辞想问,何为纯粹?是固守着一成不变的技法,直至其失去活力,最终被时代淘汰?还是汲取百家养分,使其内核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她顿了顿,继续道:“毒绣门之鉴,在于其‘邪’,而非其‘博’。他们搜罗技艺,是为作恶;而我们交流技艺,是为扬善,是为发展。这其中的区别,关键在于‘心’与‘规’。若有严格的收徒标准、品性考核,以及交流的规范界限,又何惧良莠不齐?”
她引据《绣典》,道:“《绣典》编纂,汇聚天下绣艺,其初衷便是‘存亡继绝,启智开新’。若各派依然严守门户,将技艺深藏闺中,与《绣典》精神何异?与坐视技艺失传何异?”
她最后将目光投向那些年轻面孔:“看看他们,他们渴望学习,渴望进步,渴望一个能凭自身天赋与努力获得认可的未来。我们这些前辈,是应该用陈旧的规矩束缚住他们可能绽放的光芒,还是应该为他们搭建一个更广阔、更公平的舞台?”
这番话,既有理据,又动之以情,尤其是最后对年轻一代的关怀,触动了许多人内心柔软的部分。许多原本反对的长老,看着自家弟子那充满期盼的眼神,也不禁陷入了沉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会场内安静了片刻。
最终,一位素来德高望重的散修老绣娘叹了口气,开口道:“苏大家……不,绣针仙子所言,老身觉得在理。咱们老一辈,不能因为自己走过的路窄,就把后来人的路也给堵死了。只要规矩立得好,品性把得严,开放些,或许是好事。”
有了第一个松动的声音,便有第二个,第三个……尤其是那些在展示会上受益匪浅、本就对苏清辞理念有所认同的门派,如蜀中唐门、南海派等,更是明确表示支持。
经过数日的激烈讨论与细节磋商,在花想容、苏清辞以及部分开明派掌门的共同努力下,一份名为《江湖绣艺传承革新倡议》的章程终于得以初步拟定。章程同意各派在保持核心技艺传承的前提下,可有限度对外开放招收“外门弟子”,并建立“绣艺联合学社”,定期举办交流活动,允许弟子在师长认可下,跨派选修部分公开课程与非核心高级技法。
这无疑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它虽然未能完全打破所有门户之见,却实实在在地在坚固的壁垒上,凿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
消息传出,整个江湖绣艺界为之震动。年轻一辈欢欣鼓舞,仿佛看到了无限可能;许多民间天赋卓绝者更是激动不已,这意味着他们有了接触正统高深技艺的机会!
苏清辞站在绣院的高楼上,望着楼下那些因新规而兴奋雀跃的年轻面孔,心中充满了欣慰。她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章程的落实还会遇到各种问题与阻力。但坚冰已经打破,航向已经指明。
她轻轻抚过袖中的绣针,感受着那冰凉的触感,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传承的真正意义,不在于死死守住过去的辉煌,而在于让那些凝聚了先人心血与智慧的星火,能在新一代的手中,燃烧成更加璀璨的燎原之势。
打破陈规,是为了更好的传承。这条路,她将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而她的身后,是越来越多被点燃的、充满希望的年轻火焰。
http://www.hlys.cc/46710/26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