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秩序微光
推荐阅读:
都市极品医神叶辰
都市神医叶辰孙怡夏若雪
叶辰夏若雪
重生成为超级财阀
直播算命太准,国家请我出山
我行走江湖那些年
我的谍战岁月
王爷,王妃貌美还狠凶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四合院:五零年开局,三级炊事员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晨曦刺破山谷的薄雾,唤醒了在谷口篝火余烬旁酣睡的流民。尽管身体依旧疲惫,但饱食一夜、安然度过首个谷中之夜的经历,让每个人的脸上都少了几分惶惑,多了几分踏实。无需过多催促,众人在简单的晨间劳作后——主要是照料火堆,处理剩余的熊肉进行烟熏保存——便自发地聚集到胡汉身边。目光中带着询问,也带着对新一天的期待。
胡汉与张凉低声商议了几句,随即面向众人。
“张兄,”胡汉首先看向张凉,“今日首要之事,是彻底探查这山谷。你带两人,沿着昨日听到的水声,找到那眼活泉,并摸清上游下游的情况。注意观察沿途地势,看看有无其他兽径或潜在的威胁,也要留意是否有适合开垦的缓坡地。”
“明白!”张凉抱拳,立刻点了两个相对机敏的汉子,拿起武器,率先向谷内深处走去。
胡汉又看向剩下的男丁和健妇:“其余人,随我继续加固谷口防御。这道胸墙要加高加厚,我们要用石头和夯土,垒一道真正的矮墙。另外,需要砍伐合适的木材,尝试制作一扇可以开合的简陋寨门。”
他指向谷口两侧堆积的乱石和那些被巨熊撞断的树木:“材料是现成的,缺的是力气和法子。”
众人看着那堆废墟和崎岖的山壁,面露难色。以往他们建造,无非是泥土和茅草,何曾想过要用石头垒墙?
胡汉没有多言,他走到一堆大小不一的石块前,挑选了几块相对规整的,开始亲自示范。他没有现代的水泥,但他知道如何利用泥土作为粘合剂,如何交错堆叠石块以增加稳定性(干垒石墙的基本原理)。他一边动手,一边讲解:“大石在下,小石填缝,层与层之间要错开,不能用泥土的地方,就用小石块楔紧……”
他的动作不算熟练,甚至有些笨拙,但那清晰的思路和不同于寻常农家建屋的方法,让众人渐渐明白了该如何着手。几个力气大的汉子开始依言搬运石块,妇人们则去取水和泥,孩子们帮忙捡拾合适的小石头。
工作缓慢而艰苦,但没有人抱怨。每一次石块的稳妥垒放,每一捧泥土的填充,都让那道屏障肉眼可见地变得厚实、高大起来。这是一种看得见的、实实在在的安全感,是在这乱世中能够亲手把握住的力量。
午后,张凉带着人回来了,脸上带着振奋之色。
“郎君!”他快步走到正在指挥垒墙的胡汉面前,“找到泉水了!谷内深处有一处石缝中涌出的山泉,水质清冽,水量不小,形成一条小溪贯穿山谷!沿溪往下,有一片不小的缓坡,土质看起来颇肥,只是荒草及腰,需要大力开垦。我们一路仔细探查过,除了些小兽,未见其他大型猛兽踪迹,看来那老熊确是此谷一霸,已被我们除去!”
好消息接踵而至,众人闻言,干劲更足。水源和可垦之地,是长期生存的根本!
胡汉心中也是一宽,这野熊谷的条件,比预想的还要好。他赞许地对张凉点点头:“辛苦了!如此一来,我们立足的根本便有了。”
他随即召集众人稍作休息,宣布接下来的安排:“谷口防御还需数日才能初具雏形。在此期间,我们需分出部分人手,开始清理那片缓坡的荒草。不必急于求成,先清出一小块地,尝试播种我们随身携带的、或者能在附近找到的耐活菜种。”
他看向几位年长些、有耕作经验的妇人:“此事,要劳烦几位阿婆多费心。”
妇人们连忙应下,能在熟悉的领域出力,她们也显得积极了许多。
“另外,”胡汉目光扫过在场的所有男丁,包括半大的少年,“从明日起,每日清晨,在开始劳作之前,所有人,包括我在内,需跟随张兄练习最基本的队列行进、听从号令,以及简单的棍棒防护动作。不需太久,半个时辰即可。”
这话一出,众人都有些茫然,甚至不解。练这个有什么用?能当饭吃吗?
张凉也是微微一怔,看向胡汉。
胡汉知道需要解释,他沉声道:“诸位,我们人数虽少,但若遇险,唯有抱成一团,如臂使指,方能发挥最大力量,才有活下去的希望。今日我们垒墙,若有统一号令,效率是否会更高?他日若真有胡骑叩关,我们是如一盘散沙般被其逐个击破,还是能依托工事,有序抵抗?练,不是为了主动厮杀,是为了在不得不战时,能多一分保全自身、庇护亲人的把握!”
他的话语朴实,却直指乱世生存的核心。想起昨日之前朝不保夕的恐惧,想起谷口那几具流民的残骸,众人默然,随即纷纷点头。郎君所思所虑,确实远比他们深远。
张凉眼中闪过精光,对胡汉更是佩服。他原本只以为胡汉长于奇技异术,没想到于这队伍操练、凝聚人心上,也有如此见识。“郎君放心,此事交给我!”
夕阳再次西沉时,谷口的矮墙又高了一尺有余,虽然依旧粗糙,却已初具形态。那片计划开垦的缓坡上,也有一小片土地被清理出来,露出了黑色的泥土。疲惫的人们围坐在新的篝火旁,吃着烟熏的熊肉和采集来的野菜煮的糊糊,虽然身体劳累,精神却有种前所未有的充实感。
他们不再仅仅是挣扎求生的流民,他们开始建设,开始规划,开始为一个看得见的未来付出汗水。一种基于共同劳动和明确目标的、崭新的秩序,正在这野熊谷中,如同那初升的晨曦一般,悄然萌发。
胡汉看着这一切,知道根基正在一寸寸打下。前路依旧漫长,但希望,已在这微光中孕育。
第十章营建方寸
野熊谷的日子,在有序的忙碌中悄然流逝了十余日。谷口的防御不再是那道简陋的胸墙,而是一道由石块和夯土垒砌、齐肩高的坚实矮墙。一扇用粗木捆绑制成、虽然笨重却足以阻挡野兽和零星窥探者的寨门,成为了进出山谷的唯一通道。
每日清晨,天光微亮,山谷中便会响起张凉粗犷而有力的号令声。
“列队!”
“看齐!”
“前进!止步!”
包括胡汉在内的所有男丁和半大少年,都会在溪畔的空地上进行半个时辰的操练。内容简单至极,无非是站队、看齐、行进、转向,以及手持削尖的长木棍,练习最基础的刺击与格挡动作。起初,队伍歪歪扭扭,动作滑稽,不时有人同手同脚或是撞在一起,引来几声压抑的窃笑。但胡汉的以身作则和张凉毫不容情的纠正,让众人很快严肃起来。他们逐渐意识到,这种看似无用的重复,确实让彼此间多了一份难以言喻的默契。当所有人的脚步能踏在一个点上时,一种微弱却真实存在的集体力量感,在每个人心中滋生。
操练结束,便是全天的劳作。大部分人手继续投入到营地的建设中。在胡汉的规划和张凉的现场指挥下,他们不再满足于仅仅加固谷口。沿着溪流,在距离谷口一段距离、地势稍高且干燥的缓坡上,几间简陋但结构相对牢固的木屋骨架已经立了起来。墙壁是用粗木为框架,填充泥土和茅草夯筑而成(版筑法),屋顶则铺着厚实的茅草和宽大的树叶。虽然粗糙,却远比露宿或那个阴暗的猎洞更能遮风避雨。
胡汉并没有直接拿出超越时代的建筑技术,他只是将一些基本的力学原理和更有效率的组织方式融入其中。比如,他指导人们制作了简单的杠杆和滑轮组(利用树枝和藤蔓),用于吊装沉重的屋梁;他统一了部分构件的尺寸,使得制作和安装更加快捷。这些小小的改进,累积起来,显著提升了工程效率。
另一部分人,则在那片被命名为“希望坡”的开垦地上辛勤劳作。焚烧清理掉的荒草灰成了天然的肥料,人们用简陋的石锄、木耒,甚至是削尖的硬木棍,奋力地翻垦着板结的土地。汗水滴落在新翻的泥土上,带着辛勤的咸涩。几位老农妇小心翼翼地播下随身携带的、为数不多的粟种,以及在山谷内外找到的几种耐贫瘠的野菜根茎。每一粒种子被埋入土中,都承载着一份对未来的期盼。
胡汉穿梭在营地和田地之间,时而查看房屋的进度,纠正一些结构上的隐患;时而蹲在田边,与老农交流土壤的情况,并根据记忆中有限的农业知识,建议他们尝试将草木灰与人类粪便混合发酵,制作更高效的堆肥。他的建议起初让农妇们面面相觑,觉得这位郎君连“秽物”都要管,实在古怪,但在胡汉耐心解释了“肥力”的概念后,她们将信将疑地开始尝试。
这一日晌午过后,张凉找到了正在指导如何用柔韧藤蔓编织更结实箩筐的胡汉。
“郎君,”张凉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我们的盐,快没了。肉和野菜还能支撑,但没有盐,弟兄们干活就没力气,身子也会垮。”
胡汉闻言,眉头微蹙。盐,这是生存的必需品,也是他之前忽略的一个重要问题。乱世之中,盐铁专卖的制度早已崩坏,但获取盐的渠道也变得极其困难和危险。最近的产盐地,或者有盐货交易的地方,很可能在胡人的控制之下。
“我们还有多少?”胡汉问道。
“省着用,最多还能支撑七八日。”张凉答道。
胡汉沉吟片刻,问道:“张兄,你可知这附近,有无盐碱地,或者……有没有可能找到岩盐?哪怕是味道发苦的矿盐,或许也有办法处理。”
张凉摇了摇头:“这一带都是山林,未曾听说有盐碱地。岩盐……更是罕见。往常我们的盐,都是用粮食或是皮货,去几十里外的集镇换的,那里现在……怕是已被胡人占了。”
冒险出去换盐,在目前人手和武力不足的情况下,无异于羊入虎口。
胡汉站起身,望向山谷四周的群山,大脑飞速运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找到替代方案。他回忆着所知的野外生存知识,忽然想到了一种可能。
“张兄,你带几个人,去山里,尤其是那些老林子底下,找一种颜色很深、甚至是灰白色的地衣,或者注意观察,有没有野兽经常去舔舐的岩石或者土壁。”胡汉描述着,“另外,燃烧某些富含盐分的植物,也能得到碱霜,虽然不纯,但或许能应应急。”
这是他目前能想到的、不需要冒险外出也能尝试的土办法。虽然效率低下且不确定,但至少是一个方向。
张凉虽然觉得这法子听起来有些玄乎,但出于对胡汉的信任,还是立刻应下:“好,我下午就带人去找!”
就在张凉准备离开时,负责在谷口矮墙上瞭望的二牛急匆匆地跑了过来。
“郎君!张叔!外面……外面来了几个人!看着像是流民,扶老携幼的,正朝我们谷口这边来!离得不远了!”
胡汉和张凉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警惕。
流民?是真正的逃难者,还是……胡人的探子?或者是其他觊觎他们这处新营地的势力?
短暂的安宁被打破了。野熊谷,迎来了第一批不速之客。如何处理这些人,将是对胡汉领导能力和这个新生团体凝聚力的第一次真正考验。
http://www.hlys.cc/46768/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