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定国策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时光如白驹过隙般飞速流逝,转瞬间,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已经悄然溜走。这段日子里可谓风云变幻莫测,各种重大事件纷至沓来令人目不暇接。先是西夏彻底放弃抵抗主动请降,表示愿意死心塌地归顺大秦,这种俯首称臣的态度简直一目了然;紧接着吐蕃也无法抵挡大秦精锐部队凶猛无比的攻击,很快就被打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自此以后再也没有能力对强大的大秦帝国构成任何威胁了。
不仅如此,那片一望无际辽阔无边的大草原现在也完全落入了孙宇所统率的威武之师手中。这些英勇无畏的战士们犹如一阵狂风骤雨一般势不可挡,迅速席卷整个战场,轻而易举地击溃敌人,然后一鼓作气攻占了广袤的辽东大地并顺利将它划入大秦版图之内。
等到所有事情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并且部署好了足够数量的军队驻守当地之后,孙宇才带领着胜利归来的大军踏上返乡之路,一路上旌旗飘扬气势磅礴,浩浩荡荡地返回京城。
回到原本属于宋朝的京城,如今已成为大秦帝国的都城。刚抵达此地,便立刻着手确定大秦未来的各项事务安排。毕竟,自从孙宇归来后的当晚开始,他就察觉到整个世界似乎都对自己产生了某种程度的排斥感。尽管这种排斥并不强烈,但谁也无法预料究竟需要多久,这种排斥才会逐渐增强并将自己彻底驱逐出境。因此,当务之急便是制定好关于大秦帝国日后发展的详尽规划。
此刻,孙宇正身处皇宫内的寝宫之中,陷入沉思状态。为避免与他人无谓地纠缠不清,他决定独自构思这些计划,并让其他人员按照既定方案自行执行即可。
摆在眼前的第一个难题便是:究竟该由谁来接替自己担任大秦皇帝?这无疑是一个至关重要且棘手的问题。环顾四周,孙宇发现自己手底下似乎并没有特别合适的人选能够胜任此位。既然如此,那就暂且搁置这个问题吧……
思考片刻后,他决定不再纠结此事,还是先休息要紧,毕竟养精蓄锐才能更好地应对明日朝堂上的诸多事宜。于是,便躺下准备入眠……
时光悄然流逝,夜幕渐退,晨曦初现。新的一天已然来临,而大秦帝国也迎来了它历史上的首次早朝大典。此刻,孙宇端坐在那象征着无上权力与威严的龙椅之上,目光环视四周。然而,他所看到的景象却让他不禁心生感慨——下方仅端坐了寥寥数人:秦一、其他十位官员以及慕容复父子、乔峰父子等人而已。
造成这种局面并非偶然,而是因为孙宇对前朝遗留下来的那些大臣们心存疑虑,认为他们未必能够全心全意辅佐自己治理江山社稷。因此,他当机立断将这些人全部遣返回家,并责令其接受审查。对于其中存在问题者,毫不留情地予以罢免官职;若是有人胆敢违法乱纪,则严惩不贷,绝不姑息手软。
如此一来,原本应该济济一堂的朝堂之上变得冷冷清清,仅有眼前这几位忠诚之士前来参加早朝仪式。孙宇无奈地叹息一声,然后开口说道:“诸位爱卿,如今咱们该如何着手救治这个饱受战乱之苦的国度呢?还望大家畅所欲言,共商良策。”
萧远山一脸诚恳地说道:“老夫不过一介武夫罢了,对于行军打仗或许还略知一二,但要论起治国理政之事,那可真是一窍不通啊!”他深知自己并非治国之才,所以毫不掩饰地表明态度,希望众人不要将这等重任强加于身。
乔峰见状,连忙附和道:“是啊,大哥所言极是。小弟我同样如此,若让我上阵杀敌、冲锋陷阵倒还可以胜任;可要我出谋划策、决断大事,恐怕就无能为力喽!您还是另寻贤能之士吧。”说完,乔峰无奈地摇了摇头,表示自己并无此等能耐。
孙宇听后,不禁感到一阵无语。他默默地摇了摇头,目光随即转向一旁的慕容博父子二人身上。毕竟慕容家族向来以智谋着称,想必他们会有一些独到的见解和建议。
果然不出所料,只见慕容博当仁不让地站起身来,朗声道:“启奏陛下,依微臣之见,当前之急乃是必须全力安抚天下百姓之心。”
慕容博看着眼前这位年轻而威严的皇帝,心中暗自思忖着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他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说道:“陛下啊,您看这国家刚刚建立,百废待兴,如果事事都要依靠我们这些人去处理,恐怕精力有限呐!所以,微臣认为当务之急是选拔一批贤能之士入朝为官,协助陛下治理江山社稷。”
孙宇微微眯起眼睛,似笑非笑地看着慕容博,嘴角轻轻上扬:“哦?慕容先生所言极是,但不知你所说的‘选士’究竟是何意呢?难道是要让那些寒窗苦读多年的莘莘学子们进入朝堂吗?亦或是让宋朝的那帮文武百官重新恢复原有的官职呢?”
听到这里,慕容复不禁心头一紧,他敏锐地捕捉到了孙宇话语中的一丝不悦。连忙插话解释道:“陛下误会了,家父绝无此意。他只是担心以目前朝廷人手不足的状况,难以应对繁杂事务,从而引发动荡不安,影响到大秦的长治久安。”
孙宇点了点头,表示对慕容复这番话的认可。然而,紧接着他话锋一转:“嗯,朕明白慕容先生的顾虑。但实际上,大秦并不需要重用宋朝的旧臣。毕竟他们曾效忠于前朝,其忠诚度和能力是否可靠还需进一步考察。”说到这里,孙宇顿了一顿,目光扫视着众人,接着说道:“不过嘛,正如慕容先生所言,若仅凭军队来统治天下,长此以往也绝非良策。看来,的确有必要物色一些真正德才兼备之人担任官职,共同辅佐朕管理好这片广袤无垠的土地。”
这时,秦一上前一步道:“陛下,可在大秦境内广开科举,选拔有才之士入朝为官。如此一来,既能吸纳各地人才,又能让天下学子看到陛下求贤若渴之心,必能安抚民心。”孙宇眼睛一亮,觉得此计甚妙。科举取士,可打破门第限制,为大秦注入新鲜血液。
慕容博也点头称是:“秦大人所言极是,科举之法能选拔出真正有学识、有能力之人,为陛下治理天下助力。”孙宇笑道:“好,那就即刻着手筹备科举之事。另外,对于那些前宋遗留的大臣,虽不可官复原职,但可进行考核,若确实有才能且无不良记录者,也可酌情录用。”众人纷纷领命。孙宇接着又与众人商议了发展农业、加强边防等事宜,早朝结束后,各项计划便有条不紊地展开,大秦帝国也在孙宇的带领下,朝着繁荣昌盛稳步迈进。
http://www.hlys.cc/46803/19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