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长文回应:艺术伴侣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深夜的书房里只开着一盏台灯,程疏言坐在书桌前,手指停在键盘上。他犹豫了三秒,然后按下了回车键。

  窗外的城市灯火通明,热搜还在刷屏:“程疏言 岑知韫 同居”、“录音棚被拍到?”、“他们要结婚了吗?”他笑了笑,关掉弹窗,看向文档的标题:《艺术伴侣,用作品说话》。

  光标一直在闪。

  他不想再解释了。这一次,他要自己来说。

  “很多人问我,我和岑知韫是什么关系?

  我想说,我们是同行者,是战友,是音乐里的‘和声’。就算不在同一句歌词里,也能让整首歌更好听。

  我们不是恋人,至少现在不是。但我们之间的默契,比很多恋人都深。

  她在副歌第三小节突然改调时,我能立刻接住她的变化;她清唱时有一点点犹豫,我能听出来是因为情绪没完全释放。

  我们一起改过十七版编曲,为要不要加弦乐吵得脸红脖子粗,又在凌晨三点的混音室里,因为一段完美的衔接相视而笑。

  这些事发生在排练厅、录音棚、舞台后台,而不是餐厅、电影院或者海边散步的路上。

  所以,请别用‘恋爱’来概括我们的故事。

  我们的关系,不需要牵手拥抱来证明。

  我们是——艺术伴侣。

  两个把灵魂变成音符的人,在创作中相遇,互相照亮,一起写出能留下来的好歌。

  别问私生活,问就是:我们在写歌。

  别猜感情线,猜就是:下一首,更好听。

  配图这张剪影,是上周三晚上九点四十七分拍的。我们在调整新歌母带,手同时放在一台设备上。那一刻,我们没有看对方,只有声音在同步。”

  配图是一张黑白照片。玻璃后面,两个人站在一起,手都放在混音台上。光影模糊了他们的脸,但能看出他们很专注。背景有很多乐谱架和耳机线。

  文章刚发出去,微博就炸了。

  #程疏言长文回应岑知韫# 直接冲上热搜第一。

  “我以为他会否认……结果他说出了更高层次的答案!”

  “‘艺术伴侣’这个词太戳人了!”

  “他们根本不用官宣恋情,他们的歌就是情书。”

  “原来真的有人能把暧昧写得这么干净又高级。”

  品牌方正在开会,大屏幕上播放着这篇长文。一个国际腕表品牌的负责人皱眉:“这算不算变相承认关系?国外保守市场会不会有影响?”

  法务还没说话,市场总监就开口了:“您看数据。过去三个月,两人同框内容的好感度上升了47%,关键词从‘cp感’变成了‘专业’‘真实’‘共鸣’。年轻人不傻,他们分得清炒作和真心。”

  另一个人点头:“而且这篇文章没提私生活,反而让大家更关注他们的作品。这是高手级别的公关,也是价值观输出。”

  高层想了想,做了决定:“合作升级为全球代言,主题叫‘光年共振’,费用提高30%。”

  这时候,岑知韫正在练习室做发声练习。早上六点,阳光照进房间,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助理进来,手机上正开着那篇长文。

  她看完,没说话,嘴角轻轻扬起,像是听到了熟悉的旋律开头。

  “要回应吗?”助理问。

  “当然。”她说,拿起手机,打开微博,点了转发。

  只写了七个字:

  “你的光,我收到了。”

  没有话题,没有@,也没有表情符号。

  可这一条微博发出的瞬间,全网都沸腾了。

  粉丝立刻开始解读:“他说他是光源,她说她接收到了——这不是爱情是什么?”

  “他们是用物理词谈恋爱!”

  “一个发射,一个接收,最后产生共振……比‘我爱你’浪漫一万倍。”

  #艺术伴侣官宣# 突然爆火,两小时阅读量破亿。很多人重新剪辑他们以前的舞台视频,《星辰大海》现场版加上字幕:“2023年4月15日,他们在舞台上完成了第一次灵魂对接。”

  《追光者》合唱片段被放慢,“你看她看他那一眼,根本不是普通搭档的眼神。”

  周默坐在公司监控屏幕前,看着舆情数据像火箭一样往上冲,嘴角微微扬起。他早就准备好了应对方案,现在只要点一下鼠标就行。

  五家娱乐号同时发文:《顶级艺人的浪漫:把心动藏进每一个节拍里》。文章说:“他们不说爱,却处处是爱;不秀恩爱,却比谁都深情。真正的浪漫,不是晒行程、发合照,而是你在写歌时想到我,我在唱歌时看见你。”

  有人想带节奏:“艺术伴侣=地下情侣”,结果刚发帖就被粉丝骂回去:“你们眼里只有恋爱?看不见他们的专业和尊重吗?”

  “他们连手都没牵过,你们就开始操办婚礼了?”

  舆论彻底反转。

  工作室里,程疏言戴着耳机听新歌小样。手机震动了一下,他看了一眼新闻:“【重磅】程疏言岑知韫获国际品牌全球代言,合作升级‘光年共振’计划”。

  他没多看,只是调高音量,闭上眼睛。

  前奏响起,是钢琴和大提琴的声音,温柔又有力量。他知道这首歌很快就会被大家听到,带着他们一起打磨的痕迹,像那篇文章一样,不吵闹,却很有分量。

  系统提示音响起:

  “检测到创作者与世界的共鸣值持续上升——您正在被真正地‘看见’。”

  他睁开眼,嘴角微扬,手指在轨道板上划了一下,标记出需要修改的地方。

  “再来一遍。”他对AI助手说,“副歌的情绪,还能再强一点。”

  这时,岑知韫已经做完早上的训练。镜子里的她额头出汗,眼神明亮。助理递来水杯,小声说:“品牌方确认了,全球代言签了。”

  她点点头,目光落在墙上贴的新舞台设计图上。

  “准备下午的彩排。”她说,“我要让下一个舞台,也成为‘被接收的光’。”

  练习室的音响换了歌,正是他们最新的demo。她听着听着,脚步慢了下来,好像又回到了那个深夜的录音棚——

  外面是城市的喧嚣,里面只有两个人,一台混音台,和无数遍反复调整的音符。

  那时候没人知道他们在做什么,只有仪器记录下她听到主歌时心跳快了12%。

  但她知道,那是灵感碰撞的感觉,不是冲动。

  周默合上电脑,关掉最后一块监控屏。办公室只剩他一个人,窗外已是夜晚。

  他对助理说:“接下来,让作品自己走。”

  说完,手机弹出一条消息:新歌预告物料已准备好,宣传时间定在明天上午十点,首发平台是微博、b站、网易云。

  他笑了笑,起身关灯。

  黑暗中,电脑屏还亮着一行字:

  【新歌项目《共振频率》进度98.6%,待发布】

  此时,程疏言还在工作室,耳机没摘。

  前奏再次响起,这一次,他轻声哼了一句。

  声音很小,但很坚定。

  像在回应这个世界,也像在告诉某个人:

  我在这里,继续写我们的歌。
  http://www.hlys.cc/46832/8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