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小学迁址凤凰屯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迟迟没人出声,许耀林叹了口气,说话帮曾老爷子一把。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教育以及教育环境应该放在首位。我同意老书记的提议。”他说。

  其他老家伙们踌躇,“我们不是不同意,只是迁学校可不是说说就行,学校那边老师孩子能不能同意?假设他们都同意了,那还得往上打报告吧?咱对这些东西完全不懂,咋弄?”

  许耀林笑,“咱同意的话只需要点个头,剩下的事情不是有老书记嘛。”

  曾老爷子,“……”许老六这只老狐狸,一句话就把跑腿的活儿扔给他了。

  “行,要是大伙同意,剩下的事情我找人办妥!”

  他一口应下。

  在凤凰屯待了这么久,孩子们如果能在这里学习,能得到什么好处他最清楚。

  他小孙子就是最好的例子。

  他家曾轩打小是个脑子聪明的,但是没聪明到让人瞩目的份。

  可来了凤凰屯,在这里养了几个月以后进校,就跟又长了个脑子似的,以前看都看不懂的奥数题他刷刷刷就能做出来了。

  凤凰屯水土不仅养人,还养脑。

  在这里建学校,兴许能给国家培育出一大批优秀人才。

  凤凰屯,就是培育人才的最有养分的摇篮。

  祖国未来的强大,靠的就是人才。

  落后就要挨打,他们老一辈经历的那些屈辱苦痛,希望子孙后辈们永远不会再经历。

  话说到这里,凤凰屯人没了顾虑,一致通过学校迁址凤凰屯的决定。

  小苗儿作为参加会议的最小凤凰屯人,手举得最高。

  村里有学校,以后她上学也不用离开外公外婆和妈妈啦。

  嗨呀,这个主意顶呱呱!

  晒谷场边上,李秋波跟李大牛几个年轻的蹲在那里,瞧着跟无所事事的二流子一样。

  “瞧瞧咱叔伯婶娘,个个一把年纪了,还恁有理想跟干劲。”李秋波啧啧感慨,“这么一比,咱是真差啊。”

  李大牛哼哧,“我妈说我一身使不完的牛劲儿,能劈柴能担水,我有用得很。”

  “你有用,你挣钱了吗?”

  “我干活了。”

  “你没挣钱啊。”

  “……”

  欺负完李大牛,李秋波屁颠儿贴到沈凤清旁边,“哥,年前卖芋头那会,你不是说要搞运输吗?我们几个等着你带呢!咱到底啥时候干?我闲得头上都要长蘑菇了,咱干事业得趁早,不能白蹉跎年华啊!”

  沈凤清把他大脑袋推开,“说的词一套一套的,天天守着电视机看新闻联播?放心,事儿在准备了,不会落下你们。”

  他是不想趁早吗?

  他是没空。

  想闲下来干自己的事情,他得先帮厂子找到能信得过的人顶财务空缺。

  要不他也不放心。

  万一招个耍心眼子的进来,在账本上搞点什么小动作,村里人根本看不出来。

  他不能自己搞事业去了,让家里人被外人欺负了。

  沈凤清视线落到人群前面唾沫横飞的老村长身上,眉头一挑,有了。

  要是没记错,春华哥年轻那会学过两年会计……

  当天下午,沈凤清揣上二两许家自酿的米酒,开着拖拉机突突突地就去了县城。

  他前脚走,后脚老村长就哼着小调儿往许家院里一扎,找许耀林开小会。

  天气暖和了,三月末的阳光也不烈。

  两个老头坐在绿叶葱茏的葡萄树下,一壶大叶茶喝着比龙井都香。

  “迁小学的事情,你真觉得可行?我可是看你说话了才敢点这个头昂。”李水根喝一口茶,微皱的眉头舒展开。

  大叶茶山上摘的野生的,很普通的农家粗茶。

  可就这个茶最对他的胃,解渴又养生,最主要能端起来大口喝,畅快。

  春暖了,许耀林又把他的老蒲扇拿出来装相了,脸上浅浅笑意,“凤凰寨小学背靠山,这几年山上滚过好几次石头下来了,确实不安全。教室能修,可后面的山石拦不了啊。”

  “说的也是,那就这么定了。有老书记出面,用不了多久事情就能办下来。”李水根又喝一大口茶,看向蒲扇虚摇的老头子,“我就是有点奇怪,老书记为啥会有这个提议?”

  “老书记在任上几十年,眼光肯定比咱要长远,他看的是大局、全局。”

  许耀林停了下,给老村长画饼,“厂子、小学有了,不定以后还会有中学、大学,连医院都有,你信不信?”

  李水根冷哼,“你咋不说再开个敬老院?”

  “诶!有门!”

  “……”有屁门,喝茶!

  要是啥大设施都有,凤凰屯还是屯啊?那得成凤凰镇、凤凰县了。

  做啥美梦呢。

  可李水根喝茶的动作还是渐渐慢下来,脑子里忍不住勾勒许老六说的那幅蓝图。

  山清水秀的村子里,东角食品厂工人开心积极的上工,西角学校孩子们排着队一二一的走进校园。

  北边还有一所崭新的医院,带着希望来求医治病的病患,健健康康的离开。

  这里村民敦厚和睦,村风上慈下孝,任何人走进来,脸上的愁苦都会散去,溢出笑容。

  美哩!这梦!

  另一边,沈凤清到了县城,还没开始游说,李春华就一口应了下来。

  李春华一家三口住的还是旧年那间租房,只是房里的摆设换了不少,可见经济条件变好了。

  “你今天不来,其实我也在考虑辞工回村的事了,我们两口子待在这,为的就是家宝能得到好点的教育。”

  酒瓶里倒出来的米酒又香又醇,李春华一杯酒落肚,说出口的全是掏心窝子的话。

  “我跟你嫂子在罐头厂干了好几年,知道咱是凤凰屯出来的,周围几乎没人敢沾咱。旧年村里开始往外卖菜,我们在厂子里的待遇才开始好转。”

  “真的,凤清,在哪都不如在家好。”

  “所以我跟你嫂子也商量了,我辞工回去帮老父老母种地,她留在这里照顾家宝继续上学。”

  “如果凤凰屯真建起小学,这里我们也不用留人了,带着家宝一块回凤凰屯读书!”

  沈凤清拿起酒杯跟他碰了下,“回吧,家宝不也一直嚷着想回去上学吗?在村里,家宝一定比在外面学的更好。”

  “这话我信!来,再碰一个!”

  李春华举起酒杯又是一饮而尽。

  这么多年了,终于浑身畅快。
  http://www.hlys.cc/46920/28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