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大明,朱允炆我来了! >第113章 瞻基争武状 明远藏机图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113章 瞻基争武状 明远藏机图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自从顶着“马愉”的名头进来,他每天都要往脸上涂些淡粉,把耳后的黑痣遮一遮,说话还得刻意捏着西北口音,累得慌不说,还总受委屈。

  刚才编修《永乐大典》时,两个江南世家出身的编修凑在一块儿,故意压低声音说:“你看那马愉,穿的衣服都是补丁,

  指不定是走了什么后门才中了状元,连编书都慢半拍,真是丢状元的脸。”

  朱明远听得后背发凉,却没敢反驳——

  他知道,自己只要一开口辩解,就可能露馅,到时候不仅自己倒霉,还会连累父亲的科考新政。

  他深吸一口气,刚想把注意力转回到桌上的典籍,就听见窗外传来轻轻的脚步声。

  赶紧把藏在袖中的半张机械图纸抽出来,塞进《周礼》的典籍堆里,还特意用一本厚厚的《论语》压在上面。

  “马状元,忙着呢?”

  门口传来工部官员李大人的声音,他手里捧着一卷图纸,笑着走进来。

  “我听说你懂水利,特意把改良水车的图纸带来,想让你帮着看看,这地方能不能再改改,让水车转得更快些,浇地也能多浇几亩。”

  朱明远赶紧起身,把脸上的粉又补了补,笑着说:“李大人客气了,我也就是略懂皮毛,咱们一起看看。”

  两人凑在桌前,对着图纸指指点点,朱明远一边说,一边把自己的想法画在纸上——

  他想在水车的轮轴上加几个齿轮,这样水能带动齿轮转,水车的速度能快三成,还能省不少力气。

  李大人看得眼睛发亮,连连点头:“好!好主意!马状元,你这想法太妙了,要是真能改成,北方的旱地都能变成良田!”

  两人正说得热闹,身后突然传来一声清咳,吓得朱明远手里的笔都掉在了纸上。

  他回头一看,只见朱瞻基穿着一身便服,带着两个心腹站在门口,

  眼神正盯着桌上的水车图纸,嘴角还带着几分玩味:“状元郎对水利之事也感兴趣?”

  朱明远心里一慌,手不自觉地往典籍堆那边挪,可转念一想,躲也躲不过,索性伸手擦了擦脸,把遮黑痣的粉擦掉大半。

  对着朱瞻基躬身行礼,脸上没了往日的慌张,反倒多了几分从容:“太孙殿下怎么来了?翰林院这地方,可不是殿下常来的。”

  月光透过窗纸照进来,落在朱明远脸上,朱瞻基一眼就看清了他耳后的黑痣,眼睛瞬间瞪大了,

  指着他半天没说出话:“你……你果然是朱明远!你竟敢骗我!”

  朱明远没否认,只是笑了笑,指了指桌上的水车图纸:“太孙殿下要是只想抓我冒名的事,那我认了,任凭殿下处置。

  可要是殿下真想考武状元,证明自己的本事,不如明日随我去神机营看看?

  那里有新造的火器,还有老将教带兵布阵,说不定殿下能找到胜过我的法子——

  到时候,咱一文一武,比比谁能为大明办更多实事,岂不比在这儿揪着我的事强?”

  朱瞻基被他说得一愣,心里的火气顿时消了大半。

  他本来就想考武状元,要是能去神机营看看,还能学些真本事,确实比在这儿跟朱明远置气强。

  他挑了挑眉,语气里带着几分不服气:“去就去!谁怕谁?到时候我肯定比你厉害!”

  两人正说着,暗处的角落里,一个小太监悄悄退了出去,快步往乾清宫跑。

  朱棣正坐在书房里,摩挲着腰间的玉佩,听小太监把翰林院的事一五一十说完,忍不住笑了。

  望着南方喃喃自语:“允炆啊允炆,你教出的儿子,倒比当年的你更有魄力——敢闯敢拼,还懂进退,是块好料子!”

  第二天一早,朱明远就带着朱瞻基去了神机营。

  神机营的士兵见是新科状元和皇太孙,都赶紧列队行礼。

  朱明远指着架在营中的火炮,笑着说:“殿下,这火炮能打三里地,要是改进一下炮筒,还能打得更远。

  不过要想用好它,得会算距离、算风向,这可不是光有蛮力就行的。”

  朱瞻基不服气,非要亲自试试,结果火炮一响,他没抓稳,差点被后坐力掀倒,惹得士兵们偷偷笑。

  他脸一红,却没气馁,跟着老将学调整炮筒,练了一上午,终于能准确打到目标。

  朱明远看着他,笑着说:“不错啊,殿下,进步挺快,再练几天,说不定真能考中武状元。”

  朱瞻基哼了一声,却没反驳——他不得不承认,朱明远懂的东西,确实比他多,往后还真得跟他好好学学。

  而朱明远心里清楚,跟朱瞻基的这桩事暂时缓和了,可马愉老家的事还没解决。

  他跟父王朱允炆说了一声,决定尽快去西北“回乡报喜”,顺便查查马愉被打的真相——

  他总觉得,马愉的死,没那么简单。

  暮色像泼了一盆红墨水,把西北的天空染得通红,朱明远穿着粗布麻衣,蹲在马愉家的灶台前,指尖拂过冰冷的灰烬,

  忽然摸到一块硬邦邦的东西——捡起来一看,是半块碎银,边缘还带着被火烧过的黑痕。

  月光透过破窗斜斜照进来,落在碎银上,朱明远忽然发现,银锭侧面竟有一道淡淡的暗纹,凑近一看,是“江南织造局”四个字。

  他瞳孔猛地一缩,手里的碎银差点掉在地上——

  江南织造局是专门给皇宫做丝绸的地方,银锭都有专属暗纹,怎么会出现在西北这个荒村里?

  “公子,不对劲。”身旁的侍卫握紧刀柄,眼神警惕地扫过空荡荡的院落,“暗卫刚传来消息:村口的土地庙,

  这几日常有带徽记的商队出没,那徽记,跟江南织造局的暗纹有点像。

  还有,马愉娘亲的邻居,三日前突然集体搬离,问村里其他人,都说不知道去哪了。”

  朱明远站起身,拍了拍衣摆上的尘土,目光扫过墙上歪斜的《家训》——纸都黄了,边角还卷着,看得出来挂了很多年,

  可奇怪的是,墙上没有一点烟火气,不像住过人的样子。

  更让他起疑的是,自从来了这里,就没见过马愉娘亲的踪影,之前在京城,胡静花说“马愉老母卧病在床”,难不成是骗他?
  http://www.hlys.cc/47109/11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