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归航庆功:海疆捷报传京师 银矿归朝济新政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刘家港的码头,比往日热闹了十倍不止。岸边挤满了百姓,手里举着写有“欢迎将士凯旋”的木牌,还有孩童捧着自制疆的纸花,踮着脚尖往海面眺望,嘴里不停喊着“将军快回来啦”。
海风卷着咸湿的气息,却盖不住百姓们的热情,连码头上的石狮子,都似多了几分喜气。
朱杰站在“镇海号”的甲板上,看着越来越近的码头,心里满是感慨。此番平户港奇袭,不仅全歼倭寇,还夺回了被抢占的银矿,救回了被抓的船员。
更缴获了倭寇囤积的粮食五千石、棉布两千匹、白银三万两——这些物资,对正在推行新政的大明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将军,您看!陛下派来的人,已经在码头等着了!”校尉指着码头中央,兴奋地喊道。
朱杰顺着校尉指的方向看去,只见码头中央,朱允炆穿着明黄色的常服,身边站着柳雨嫣和宫女,夏原吉、郑和等大臣也侍立两侧,正朝着舰队的方向挥手。
他赶紧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软甲,快步走下甲板,踏上码头,单膝跪地:“末将朱杰,幸不辱命,平户港倭寇已全歼,银矿及缴获物资均已带回,特向陛下复命!”
朱允炆快步上前,亲手扶起朱杰,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里满是欣慰:“杰儿辛苦!此番跨海奇袭,你不仅守住了大明海疆,
还为新政添了助力,功劳卓着!快起来,让父王好好看看,咱们的海上英雄!”
周围的百姓立刻欢呼起来,孩童们把纸花扔向朱杰,嘴里喊着“将军威武”。
柳雨嫣笑着说:“将军此番出征,京师百姓日日牵挂,如今凯旋,也算解了大家的心头事。”
随后,朱允炆让人将缴获的物资一一清点,当着百姓的面宣读清单:
“此番平户港之战,缴获倭寇白银三万两、粮食五千石、棉布两千匹,夺回银矿一座,救回船员一百二十人。
即日起,粮食分发给沿海受灾百姓,棉布用于制作军衣,白银及银矿收入归入国库,专项用于新政推行,绝不允许任何官员克扣挪用!”
百姓们听了,纷纷跪地磕头:“殿下英明!多谢陛下体恤百姓!”
朱允炆扶起百姓,笑着说:“百姓的安危、日子的好坏,就是咱最牵挂的事。往后,咱会派更多将士守护海疆,
让大家再也不用怕倭寇,安心种地、做生意,好好过日子!”
当日下午,朱棣替他在应天府衙设花宴,为凯旋的将士庆功。
宴会上,朱允炆下旨:“朱杰率军奇袭平户港,战功赫赫,升为神机营总兵官,赏白银五百两、绸缎五十匹;
郑和勘海定航线,助力战事,赏白银三百两;参与此战的将士,均赏白银十两,阵亡将士家属,由朝廷发放抚恤金,子女入学免学费三年!”
“谢陛下隆恩!”朱杰、郑和及将士代表齐声跪地谢恩,声音洪亮,震得大殿都微微作响。
宴罢,朱允炆留下朱杰、郑和、夏原吉三人,前往书房议事。
书房内,案上摆着平户港的银矿分布图,朱允炆指着地图上的银矿位置,说:“这银矿被倭寇占据多年,据郑和探查,储量颇丰,若是好好开采,
每年能为国库增加不少收入,正好缓解新政推行中的财政压力。
夏原吉,你是户部尚书,银矿开采的事,你牵头负责,务必选可靠的官员和匠人,不许出现中饱私囊的情况。”
夏原吉躬身应下:“陛下放心,臣明日就派人前往平户港,接管银矿,挑选经验丰富的匠人制定开采计划,
同时派锦衣卫全程监管,每一笔收支都记录在案,定期向陛下禀报,绝不让一粒银子流入私人腰包。”
“好。”朱允炆点头,又看向郑和,“郑和,此番你勘定的航线,不仅助力了平户港之战,还为日后大明商船出海提供了便利。
朕想让你牵头,整合江南的商船,成立‘大明海商局’,统一管理海上贸易,既保证商船安全,又能增加关税收入,你觉得如何?”
郑和眼睛一亮,躬身说:“陛下此计甚妙!成立海商局后,既能集中力量对抗倭寇、海盗。
又能规范海上贸易,避免商户恶性竞争,还能为朝廷增加关税,一举多得!臣愿牵头此事,尽快制定海商局的章程,挑选可靠的商户加入。”
朱允炆满意地点头,最后看向朱杰:“朱将军,如今海疆虽暂稳,但倭寇余孽未除,周边藩属国也蠢蠢欲动。
你统领神机营,加强沿海卫所的防御,尤其是台州、登州等倭寇常出没的港口,要增派兵力,配备红衣大炮和‘八盒神排’,确保海疆无虞。”
“末将领命!”朱杰躬身说,“臣明日就前往沿海卫所巡查,调整兵力部署,让每一处港口都固若金汤,绝不让倭寇再踏入大明海疆半步!”
三人议事完毕,已是深夜。朱允炆站在书房窗前,望着窗外的月色,心里满是踏实——海疆稳了,银矿有了,海商局也即将成立,新政推行的阻力又少了几分。
他想起穿越过来时,大明内忧外患,如今不过数年,江南平、北疆定、海疆安,百姓的日子也渐渐好起来,
这一切,都离不开将士们的浴血奋战,离不开大臣们的尽心辅佐,更离不开百姓们的支持。
“夫君,夜深了,该歇息了。”柳雨嫣端着一碗热汤,走进书房,轻声说,“今日庆功宴,你喝了不少酒,喝点汤暖暖胃,别伤了身子。”
朱允炆接过汤,喝了一口,暖意顺着喉咙蔓延到全身。
他拉着柳雨嫣的手,坐在窗前的椅子上,轻声说:“雨嫣,如今大明越来越好,等咱们的第二个孩子出生,这江山,定会更加安稳。”
柳雨嫣靠在朱允炆怀里,摸了摸自己微微隆起的腹部,轻声说:“夫君放心,不管是新政,还是孩子,咱们都会好好守护。往后,咱们一起看着大明越来越好,看着孩子们健康长大。”
窗外的月色,温柔地洒在两人身上,也洒在书房案上的银矿分布图上,像是在为这对夫妻的期许祝福,也像是在预示着,
大明的未来,会像这月色一样,明亮而安稳。
http://www.hlys.cc/47109/13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