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玉佩求生之路 >第278章 全民奋战,水脉渐通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278章 全民奋战,水脉渐通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隧道工程进入第十天,庄民们的热情丝毫未减。每天天不亮,隧道入口就挤满了人,连老人和孩子都来帮忙,老人负责烧开水、送干粮,孩子则提着小篮子,给挖隧道的壮丁送水果(庄里仅存的一点野果,都省下来给干活的人)。

  新老庄民彻底没了隔阂。陈虎和李三一组,陈虎挥镐头挖岩石,李三就用铁锹清理碎石,两人配合默契,之前因农具、水源的争执,早已抛到脑后。“陈虎,你歇会儿,换我来挖。”李三接过镐头,用力砸向岩壁,“等水引回来,我把我那亩熟地,分你半亩种红薯,咱们一起收粮!”

  陈虎咧嘴笑:“不用,小哥说了,水引回来,就开荒,到时候每人都能分新地。咱们现在好好干活,早点把水引回来,比啥都强。”

  隧道深处,宋阳正指挥工匠们处理一处渗水的岩壁。岩壁上渗出的水,正是来自暗河的地下水,说明离溶洞越来越近了。“再加把劲!最多三天,就能打通到溶洞!”宋阳的声音透过隧道,传到外面,庄民们听到后,干劲更足了,号子声喊得震天响。

  外营的难民们也没闲着。他们虽然力气不如壮丁,却主动承担了最累的活,将隧道内的碎石搬到指定位置,方便宋阳用空间收走。老王头今年六十多岁,也跟着搬碎石,虽然每次只搬一小块,却从不偷懒。“俺活了一辈子,从没见过这么齐心的庄子。”老王头擦了擦汗,对着身边的难民说,“跟着小哥,跟着大伙,肯定能活下去。”

  赵老蔫每天都要拄着拐杖,走到隧道入口,问进度:“今天挖了多少?离溶洞还有多远?”当听到“还有五里”“还有三里”时,他就会露出笑容,然后去伙房,叮嘱伙房多蒸些窝头,给干活的人加量。

  李氏则带着药农,在隧道入口旁搭了个临时医疗棚,谁的手磨破了,谁的腰扭了,她就立刻上前包扎、推拿。“都慢点干活,别伤了身子。”李氏一边给一个壮丁包扎手掌,一边叮嘱,“水很快就引回来了,身体是本钱,得好好爱惜。”

  工程进度一天比一天快。第十二天傍晚,隧道内突然传来一阵欢呼声:“通了!通了!看到溶洞了!”

  宋阳立刻往隧道深处跑,只见隧道尽头,已经打通了一个洞口,洞口外就是之前发现的地下溶洞,暗河的轰鸣声清晰地传来,湿润的凉风顺着洞口吹进来,带着水汽的清新。

  “快!放水管!”宋阳大喊。

  工匠们早已准备好提前打造的木管(用掏空的硬木制成,内壁打磨光滑),将木管从洞口伸出,一端伸进暗河,另一端连接到隧道内的水渠。木管刚接好,清澈的暗河水就顺着木管流进隧道,沿着水渠缓缓向前流淌,发出“哗哗”的声响。

  “水来了!水来了!”庄民们围着水渠,激动地拍手欢呼,有的甚至弯腰掬起水,喝了一口,清凉的水流让他们忘记了所有的疲惫。

  宋阳看着流淌的河水,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走到水渠边,摸了摸河水,温度适宜,水质清澈,完全符合饮用和灌溉的要求。“明天一早,水就能流到庄内的蓄水池。”宋阳对着庄民们道,“大家今天辛苦了,都回去好好休息,明天,咱们就等着喝上暗河水!”

  庄民们欢呼着退出隧道,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隧道内,水流沿着水渠缓缓向前,像一条银色的丝带,连接着溶洞和宋家庄,连接着绝境和生机。

  当晚,宋阳没有休息,他带着王二柱和几个工匠,沿着水渠巡查,确保没有漏水的地方。月光透过隧道入口的缝隙照进来,映着流淌的河水,泛起粼粼波光。宋阳知道,引水工程的成功,只是宋家庄发展的新起点。有了充足的水源,粮食能增产,火器能多造,庄民们能吃饱穿暖,就算清军和溃兵来犯,他们也有足够的底气和实力,守护好这一方家园。

  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庄内,蓄水池里已经蓄满了清澈的暗河水。庄民们早早地聚集在蓄水池边,看着水从水渠流入蓄水池,激动得热泪盈眶。赵老蔫拄着拐杖,走到蓄水池边,掬起一捧水,喝了一口,感慨道:“甜!比蜜还甜!这水,是咱们宋家庄的命啊!”

  宋阳站在蓄水池边,望着欢呼的庄民,握紧了腰间的玉佩。他知道,这场历时半个月的引水工程,不仅引来的是水,更是希望,是团结,是宋家庄在乱世中站稳脚跟的底气。接下来,他要带领庄民们,利用这宝贵的水源,开垦荒地,增产粮食,打造更强的火器,让宋家庄,在这片土地上,真正枝繁叶茂,生生不息。
  http://www.hlys.cc/47126/27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