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颍川摸鱼记(三)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翌日清晨,邓安便带着王越早早来到了城东那家名为“清谈茶舍”的所在。

  茶舍临水而建,环境清幽,竹帘半卷,已有三两早客在内,低声交谈,品茗阅简。

  邓安寻了个靠窗又不甚起眼的位置坐下,点了一壶寻常茶汤,目光却如猎鹰般扫过每一个进入茶舍的人。

  他记得荀彧的样貌,那是当初在洛阳邓氏食肆有过一面之缘的清雅身影,风姿卓然,令人过目难忘。

  然而,一个上午过去,茶水续了又凉,进出茶舍的士子文人不少,或高谈阔论,或低声辩难,内容无非是经义典章、天下大势,其间总不免夹杂着对各自郡望、家世的标榜。

  “家父与汝南袁公……”

  “我颍川陈氏,四世三公……”

  “若非阉宦祸国,以我太原王氏……”

  听着这些言论,邓安初始还觉新鲜,听得多了,嘴角不禁泛起一丝若有若无的嗤笑。

  这些士子,空谈有余,实干不足,张口闭口离不开出身门第,仿佛那层光环比自身才学更能安身立命。

  乱世已至,刀兵如火,这些清谈又能济得何事?他心中那点来自现代的灵魂,对于这种僵化的阶层观念,本能地感到排斥。

  眼见日头渐高,荀彧的身影依旧渺茫。邓安心中那点耐心渐渐消磨殆尽。

  “等是等不来了……”他心中暗忖。

  “看来,得主动搞点动静出来。这帮眼高于顶的文人,不用点非常手段,怕是引不出真龙。”

  一个念头在他心中成型,带着几分恶作剧般的兴奋和属于穿越者的“文化自信”。

  他站起身,走到柜台前,对那正在擦拭茶具的掌柜平静道:“掌柜的,借笔墨一用。”

  掌柜一愣,抬头看着这个气度不凡的年轻士子,疑惑道:“客官要笔墨?可是要记录什么?小人可为您取来竹简……”

  邓安摇了摇头,目光扫向茶舍一侧那面颇为素净的白墙,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不,我欲借此墙面一用。”

  “什么?墙面?!”掌柜的声音陡然拔高,几乎破了音“客官!这、这可使不得!这墙面……”

  他的惊呼顿时吸引了茶舍内所有人的目光。

  原本低声交谈的士子们纷纷停下,诧异地望向柜台方向。

  邓安却对周围的注目恍若未闻,只是淡淡地哼了一声,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疏狂:“一堵墙而已,损了,我赔。”

  说着,他从怀中掏出一小袋五铢钱,看也不看,“啪”地一声甩在柜台上,那钱袋沉甸甸的,发出的声响显示出其分量不轻。

  “再给我来一壶你们这儿最烈的酒!”

  掌柜看着那袋钱,又看看邓安决然的神色,以及他身后那位一直沉默不语、却气息沉凝如岳的老者,到了嘴边的阻拦话语硬生生咽了回去,只得颤巍巍地取来一支崭新的毛笔和一方浓墨。

  这时,邓安要的酒也送了上来。

  他提起酒壶,竟是直接对着壶嘴仰头“咕咚咕咚”灌了几大口。浊酒入喉,带来一股灼热之气,让他白皙的面庞微微泛红,眼神却越发清亮锐利。

  在全场所有人惊疑、好奇、甚至带着几分看笑话的目光注视下,邓安手持饱蘸浓墨的毛笔,大步走到那面白墙前。

  他也不以为然的看着那些人,在他们的脸上,邓安仿佛只看到七个字“我是土狗我爱看”。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胸中块垒与穿越以来的所有压抑、抱负、乃至此刻的刻意张扬都融入这笔墨之中。

  随即,他手臂挥动,笔走龙蛇!

  没有迟疑,没有停顿,仿佛早已胸有成竹,那笔尖与墙壁摩擦,发出沙沙的声响,如同春蚕食叶,又似金戈铁马!

  第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现代安少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安少当年,热巴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开篇便是石破天惊!浩荡江流,千古兴亡,一种磅礴的历史厚重感扑面而来。围观众人原本带着戏谑的眼神瞬间凝固,有人不自觉地屏住了呼吸。

  邓安笔锋不停,一边写,一边偶尔再灌一口酒,姿态潇洒不羁,仿佛不是在做一件惊世骇俗之事,而是在进行一场酣畅淋漓的表演。

  第二首,《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格局再变,从历史沧桑转向天地壮阔!

  那“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气魄,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自信与抱负,简直狂得没边,却又让人心旌摇曳,难以自已!

  虽对所谓的唐宗宋祖一头雾水,但仍有士子忍不住低声吟诵,眼中满是震撼。

  第三首,《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笔调陡然一转,变得沉郁顿挫,将乱世漂泊、家国忧思融入无边秋色之中,那“艰难苦恨繁霜鬓”的苍凉,让不少感同身受的士子悄然红了眼眶。

  第四首,《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当最后这首孤篇横绝的千古绝唱流淌于墙面时,整个茶舍已陷入一片死寂!

  从豪放、到雄奇、到沉郁、再到空灵哲思……这四首诗词,风格迥异,却无一不是登峰造极之作!

  它们跨越了时代,在此刻汇聚于一墙之上,带来的冲击力是无与伦比的!

  “啪!”邓安写罢最后一笔,将手中毛笔随手掷于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为这场惊世表演画上了休止符。

  此情此景,哪怕是李白现世,路过了都得学两招。

  他转过身,脸上因酒意带着薄红,眼神却清澈而平静,扫过全场鸦雀无声的众人。

  寂静持续了数息,随即,如同冷水滴入滚油,整个茶舍瞬间炸开了锅!

  “这……这些诗……”

  “‘大江东去’……此等气魄!”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何其狂放,何其自信!”

  “‘无边落木萧萧下’……道尽我等心声啊!”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此问,直指宇宙玄奥!”

  惊叹声、议论声、质疑声交织在一起,所有人都目光灼灼地盯着邓安,仿佛在看一个怪物。

  终于,一个年纪稍长的士子颤声问道:“阁下……阁下莫非就是半年前,在洛阳殿上七步十诗,震惊四座的邓安,邓元逸?!”

  邓安迎着所有人的目光,淡然一笑,拱手道:“不才,正是邓安。”

  确认了身份,场面更加沸腾!原来是他!那个诗惊洛阳、斩杀董旻的邓元逸!难怪有如此诗才,如此狂态!

  人群瞬间涌了上来,将邓安围在中间,争相请教、讨论,询问这些诗的意境、典故,甚至有人当场开始抄录墙上的诗句。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飞快传出茶舍,引得更多好奇之人向这里涌来,茶舍内外一时间被围得水泄不通。

  邓安被众人簇拥着,心中虽有几分自得,但目光仍在人群中搜寻,希望能看到那个期待中的清雅身影。

  荀彧未至,却有一人,奋力挤开喧闹的人群,来到邓安面前。

  此人约莫二十出头年纪,衣着朴素,甚至略显寒酸,但身形挺拔,眉宇间带着一股尚未完全磨去的任侠之气,眼神却格外明亮和专注。

  他无视周围的嘈杂,对着邓安郑重一揖,语气诚恳而带着急切。

  “颍川徐庶,徐元直,拜见邓先生!先生大才,庶钦佩万分!

  适才观先生之诗,如醍醐灌顶,尤以《登高》一篇,感同身受!

  不知先生可否拨冗,为庶解惑‘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之句,其中深意?”

  邓安闻言,心中一动,看向此人。

  几乎同时,脑海中系统提示音响起:

  【姓名】:徐庶(元直)

  【年龄】:22

  【特殊属性】:心定:二次辅佐君主时,自身谋略-10。

  【基础属性】武力65 | 统率72 | 智力91 | 政治72 | 谋略90 | 魅力84

  邓安眼中精光一闪,看着眼前这位虚心请教的未来着名谋士,脸上露出了一个真正发自内心的笑容。

  荀彧没等到,却钓来了徐庶!这趟颍川之行,果然不虚!

  “元直兄不必多礼,”邓安伸手虚扶,语气温和,“此地喧闹,不如我们另寻一处清净所在,慢慢探讨,如何?”

  徐庶闻言,猛地抬起头,眼中先是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愕然,随即被巨大的惊喜所淹没,那惊喜之中,又掺杂着几分受宠若惊的惶恐。

  他环顾四周,那些衣着光鲜、家世显赫的士子们仍在争先恐后地想与邓安攀谈,而自己这个衣着寒酸、并无名气的后进,竟被这位名动天下的邓元逸单独相邀?

  这突如其来的青睐,如同黑暗中骤然亮起的光芒,让他心跳都漏了一拍。

  他感觉脸上有些发烫,嘴唇微动,想说什么谦辞,却又怕错过这千载难逢的请教机会,最终,所有的情绪都化作了一声带着微微颤音的、无比郑重的回应: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邓先生,请!”

  他侧身让开道路,姿态恭敬却又不失挺拔,那明亮的眼神中,充满了对即将到来的交谈的渴望,以及对邓安这份“独眼相看”的深深感激。
  http://www.hlys.cc/47137/8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