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新大陆的淬火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自获得父皇授权,可“遥领节制”美洲战事后,太子朱厚照便将自己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这片被视为他证明自身战略正确性的试验场。东宫偏殿,如今已俨然成了一处微型的军机枢要之地。
墙壁上悬挂着大幅的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图,上面用朱砂和墨笔详细标注着敌我态势、航线与潜在的攻击目标。
来自美洲的电报,经由枢密院特殊通道,被最快速度送至朱厚照的案头。
他废寝忘食地研究着每一份战报、每一份勘探记录,那双以往更习惯于把玩格物奇巧或纵马狩猎的手,如今紧紧攥着代表兵力部署的象牙小旗,眼中燃烧着的是急于建功立业、印证“积极压制”战略的熊熊火焰。
“马武用兵,还是过于持重了!”朱厚照时常对着心腹太监和东宫属官如此评价,“只知清扫外围,拔除些无关痛痒的小据点,何时才能让西班牙人伤筋动骨,感受到我大明的雷霆之威?”
他认为马武过于谨慎,未能完全领会他“积极压制”的精髓——即要以连续的、强有力的攻势,彻底打垮欧洲殖民者在美洲东海岸的抵抗意志和能力,为未来可能的东西对进、会师美洲腹地奠定基础。
在反复研读地图和情报后,他将目光锁定在了西班牙王国在加勒比海区域的两个核心枢纽——位于波多黎各岛的圣胡安,以及古巴岛的哈瓦那。
这两地不仅是西班牙珍宝舰队重要的集结点和补给站,更是其在加勒比海统治的象征。
“必须拿下其中之一!敲山震虎,让西班牙人知道,这新大陆,究竟谁说了算!”朱厚照下定了决心。
他并未与陆仁或海军衙门详细商议,在他看来,这是父皇赋予他的专断之权,也是他摆脱陆仁“稳健”阴影,展现自己军事才华的绝佳机会。
他亲自口述,由东宫舍人精心斟酌词句,拟就了一份极其详尽的作战指令,通过那跨越太平洋的电报线路,发往了新明港的马武都督府。
电文内容可谓事无巨细:明确了以攻克圣胡安为首要目标;要求马武集结美洲分舰队主力,包括两艘“定远级”铁甲舰、全部四艘“扬波级”巡洋舰以及必要的运输、补给舰只;陆军方面,抽调至少五千名精锐陆战队及陆军士兵,携带足量的攻城火炮、弹药;
强调了要发挥明军火力优势,采取“牛刀杀鸡”之势,力求速战速决,一举攻克,并尽可能俘获或摧毁港内西班牙船只。
电文最后,朱厚照甚至对登陆场的选择、炮火准备的时长都提出了“建议”,其遥控指挥之具体,跃然纸上。
新明港,都督府内。
马武接到这封来自太子的长电,眉头紧锁,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他身经百战,深知跨海攻坚的艰难,尤其是攻击圣胡安这种经营了数十年的坚固堡垒。
太子殿下远在万里之外,凭借地图和报告指挥,哪里知道前线实际的复杂情况?部队远洋航行后的休整、对热带气候的适应、后勤补给的巨大压力、以及西班牙人可能获得的土着支持,都是极大的变数。
然而,太子的意志明确,命令具体,不容置疑。
马武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与决然。“殿下欲建功业,我等为臣为将者,唯有竭尽全力,以报君恩。”他召集麾下将领,开始部署这场代号为“惊雷”的作战行动。
一个月后,大明美洲远征舰队浩浩荡荡驶抵波多黎各岛以北海域。
正如明军情报所示,圣胡安要塞依山傍海,扼守着狭窄的海湾入口,巨大的石质堡垒上炮口森然,正是西班牙帝国的骄傲——“莫罗城堡”和“圣克里斯托瓦尔城堡”。
战斗伊始,完全按照朱厚照预想的“剧本”上演,展现了明军碾压级别的技术优势。
清晨,薄雾尚未完全散去,“靖海”、“平海”两艘铁甲巨舰,在巡洋舰的护卫下,在西班牙岸防炮极限射程之外,缓缓调整舰姿。当太阳完全跃出海平面,将金光洒向钢铁舰身时,震耳欲聋的炮声猛然响起!
“轰!轰!轰!”
“靖海”号前主炮塔的双联装巨炮第一次齐射,巨大的后坐力让数千吨的舰体也微微侧移。
两枚沉重的穿甲弹拖着尖锐的呼啸,划过近十里的距离,精准地砸在了莫罗城堡面向大海的厚重石墙上!
石屑纷飞,烟尘腾起!城堡上的西班牙守军被这远超想象的射程和威力惊呆了,他们的大部分火炮甚至无法够到明军战舰!紧接着,明军舰队各舰火炮依次开火,如同演奏一曲毁灭的交响乐。
密集的弹雨倾泻在城堡、炮台以及港区内,爆炸的火球接连腾空,木制的房屋被点燃,港内几艘来不及疏散的西班牙帆船中弹起火,缓缓倾斜。
猛烈的炮火准备持续了整整一个上午。
西班牙人经营多年的岸防工事在绝对的技术代差面前,显得脆弱不堪。
多处炮位被摧毁,城墙出现缺口,守军士气遭受重创。
午后,明军陆战队在舰炮掩护下,乘着小艇,在预定的滩头顺利登陆。他们遭遇的抵抗微乎其微,西班牙人的注意力完全被海上的巨舰和恐怖的炮击所吸引。登陆部队迅速建立滩头阵地,并将攻城重炮拖拽上岸。
一切顺利得让前线指挥官都感到有些意外。
战报通过随舰电报机发回:“殿下英明,我军火力压制成功,登陆顺利,敌外围防御已基本瓦解。”
消息传回东宫,朱厚照兴奋得几乎要手舞足蹈,对着属官们慷慨陈词:“看!这便是雷霆之势!这便是绝对力量!陆师傅总言稳妥,岂知有时候,锐意进取方能打开局面!”
然而,战争的迷雾很快便开始弥漫。
当明军陆军推进至圣胡安城下,试图扩大战果,攻入城区核心时,情况发生了变化。
西班牙驻军总督见正面野战无法抗衡明军的步枪齐射和手雷轰炸,果断放弃了外围阵地,将残存兵力全部收缩进了以莫罗城堡为核心的坚固石质建筑群和错综复杂的街巷之中。
真正的考验开始了。
明军士兵习惯了在野外或简单工事前的列阵而战,当他们进入狭窄的、充满异域风情的街巷时,仿佛进入了一个陌生的杀戮迷宫。高大的石墙遮挡了视线,冷枪从不知名的窗口、屋顶不断射来。
西班牙守军和武装民众利用对地形的熟悉,不断发起小规模的反突击,设置路障,从侧翼和背后袭击明军小队。
更让明军头疼的是,西班牙人事前鼓动和武装了一批对殖民者同样怀有怨恨的泰诺族土着。这些人不穿军装,行动诡秘,利用对本地一草一木的熟悉,进行偷袭、下毒、破坏水源等活动。
他们或许无法对明军造成大规模杀伤,却极大地迟滞了明军的推进速度,加剧了士兵的紧张和心理压力。
“砰!”一声冷枪,一名正指挥士兵爆破路障的明军哨官应声倒地。
“小心屋顶!”惊呼声中,几块沉重的石头砸落,带来伤亡。
夜间,营地外围不时响起诡异的哨声和喊叫,使得士兵无法安眠。
明军强大的炮兵在巷战中威力大减,生怕误伤已突入城区的友军。步枪优势在近距离混战中难以发挥。
战斗变成了残酷的、一寸一寸争夺的巷战和坑道战。明军士兵不得不逐屋清剿,用刺刀和手雷开路,每一步都伴随着鲜血和牺牲。
虽然凭借着更精良的装备、更严格的纪律和单兵素质,明军依然在稳步推进,不断压缩守军的空间,但伤亡数字开始悄然上升,不再是之前可以忽略不计的状态。
进展速度远远低于朱厚照和马武最初的预期。
原本计划数日解决的战斗,硬是拖延了半个月。
最终,在付出了相当的代价后,明军士兵的旗帜终于插上了莫罗城堡的最高处。
残存的西班牙守军在绝望中投降。
圣胡安,这座加勒比海的明珠,落入了大明手中。
战报最终统计送达朱厚照手中时,上面罗列着辉煌的战果:攻克战略要地圣胡安,俘获西班牙总督以下官兵七百余人,击沉、俘获敌舰XX艘,缴获物资无算……但战报的后半部分,则清晰地记录着:明军阵亡二百八十七人,伤四百零九人,其中多数伤亡发生于惨烈的巷战阶段;此外,因热带疾病非战斗减员亦达到三百余人;舰船弹药消耗巨大,需紧急补充……
看着那一个个冰冷的、代表着他子民生命的数字,朱厚照之前洋溢在脸上的兴奋和得意,一点点凝固、消散。
他仿佛能透过这些数字,看到加勒比海炽热阳光下,那些倒在异国他乡石缝街巷中的年轻面孔;听到伤兵在简陋医护所的痛苦呻吟;感受到远征舰队为维持这场攻势,所付出的庞大后勤消耗。
这不是地图上轻松的推演,不是奏章里华丽的辞藻。
这是实实在在的血与火,是生命与资源的巨大消耗。
他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感受到,一场“胜利”的战役背后,所承载的沉重代价。
他那颗被雄心壮志和科技优势充斥的、有些过热的大脑,仿佛被浇下了一盆带着血腥味的冷水,开始冷静下来。
他独自一人在悬挂着地图的偏殿内踱步,目光再次扫过那片广阔的、代表着美洲和欧洲的区域。
拿下一个小小的圣胡安尚且如此艰难,消耗如此之大,若真要按照他之前的设想,远征数万里,去攻击西班牙、葡萄牙的本土,那将会是怎样一番景象?需要多少舰船?多少兵力?多少粮秣军资?又将付出多少大明将士的生命?而帝国如今四处驻防的兵力,真的能支撑起这样一场旷日持久的远征吗?
他想起了陆仁在朝堂上那沉稳而恳切的分析:“……后方空虚,四处起火……帝国基石动摇,纵使在欧洲取得一时之胜,亦恐得不偿失,乃至动摇国本!”
当时他觉得这是危言耸听,是怯懦保守。
但现在,看着圣胡安战役的报告,他第一次真切地触摸到了“动摇国本”这四个字背后可能蕴含的残酷现实。
“难道……陆师傅是对的?”一个他之前从未真正深入思考过的问题,浮现在他的心头。
“‘积极压制’的边界在哪里?‘稳扎稳打’的真意又是什么?”
这场由他极力推动、并取得战术胜利的圣胡安之战,没有带来预想中的狂喜,反而成了他军事思想和为政理念的一次重要淬火。
胜利的光环依旧耀眼,但其背后暴露出的远洋作战的复杂性、攻坚战的残酷性以及巨大的消耗,都像一根根细刺,扎进了他年轻的、正在快速成长的心灵深处。
他拿起笔,准备向父皇呈报此战结果,却发现笔尖沉重。
他不仅要报告胜利,或许,也该坦诚地写下这次胜利带来的教训与思考。
他知道,陆仁此刻一定也收到了战报,他几乎能想象出陆仁看到伤亡数字和消耗清单时,那平静却仿佛能洞察一切的眼神。
美洲的烽火暂时平息了一处,但在帝国储君的心中,一场关于帝国未来走向的更深层次的思辨,才刚刚被点燃。
狂热的头脑在血与火的数字面前开始冷却,真正的成长,往往始于对胜利的反思。
http://www.hlys.cc/47157/28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