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慧眼识珠,破格录用
推荐阅读:
叶辰夏若雪
都市神医叶辰孙怡夏若雪
都市极品医神叶辰
重生成为超级财阀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重生了,谁还谈个狗屁恋爱!
我的谍战岁月
女友劈腿小鲜肉,我京少身份曝光
重生八零:甜宠娇妻有点辣
柯南:猫猫和酒厂不得不说的故事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贡院的喧嚣散去,但清吏司衙门内的灯火,却接连数日,彻夜通明。首次官考的近万份试卷,如雪片般堆满了整个阅卷房。沈辞带领着他精心挑选的数十名寒门考官,正在进行紧张而有序的初步筛选。
“……此文尚可,文辞华美,可入二甲。”
“……此卷策论空洞,言之无物,废卷。”
“……嗯?这篇文章……观点倒是新颖,只是……唉,太过离经叛道,不合圣人之道,可惜了。废卷。”
一张张试卷,在考官们的手中决定着无数考生的命运。
洛云曦没有干涉他们的初步审阅。她知道,这些人虽然是寒门出身,但思想的枷锁,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打破。他们评判的标准,依旧是这个时代主流的“德才兼备,文以载道”。
直到三日后,所有试卷都经过了初审,分为了“甲”、“乙”、“丙”三等,以及数量最庞大的“废卷”。
洛云曦才缓缓走进了堆积如山的“废卷”房。
“主上?”沈辞有些不解,“这些都是不堪造就之辈,何劳您亲自……”
“子忧,”洛云曦拿起一份被朱笔画了个大叉的试卷,淡淡地说道,“有时候,璞玉,恰恰就混在这些顽石之中。我来,就是为了‘捡漏’。”
她坐下来,开始一张一张地翻阅那些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废卷。
大多数文章,确实如考官们所评,或是字迹潦草,或是逻辑混乱。但洛-云曦看得极其耐心,她的手指划过每一个字,仿佛能透过纸背,看到那个伏案疾书的灵魂。
突然,她的目光停在了一份试卷上。
这份试卷的字迹娟秀有力,却又带着一丝不容错辨的锋利。文章的题目是《论法之精神,在于公,而非在于德》。
仅仅一个标题,就足以让任何一位当世大儒斥之为“大逆不道”。
在这个“以德治国”的时代,将“法”置于“德”之上,无异于异端邪说。
但洛云曦却看得津津有味。
文章从律法的起源,谈到执法的困境,再到“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理想与现实。通篇没有华丽的辞藻,却逻辑缜密,层层递进,引用的律法条文信手拈来,甚至对现行《天启律》中的几处矛盾之处,提出了极具建设性的修改意见。
“……法,非圣人道德之附庸,乃万民之契约。其上,以限君权;其下,以安黎庶。法之不行,非因民之无德,乃因法之不公也……”
“好!好一个‘法为契约’!”洛云曦忍不住拍案叫绝。
这种闪耀着现代法治精神光辉的思想,竟会出现在这个时代!
她立刻看向试卷的糊名处,撕开封条,三个娟秀的小字映入眼帘——苏明月。
“是个女子的名字。”沈辞在一旁也看到了,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难怪……难怪考官们会将其视为废卷。女子参加官考,本就是惊世骇俗之举,还写出如此……如此惊世骇俗的文章。”
“惊世骇俗?”洛云曦冷笑一声,“我看,是惊世之才!我清吏司执掌监察,最需要的就是这种懂法、敬法、并敢于挑战法的人才!此人,我要了!”
她将苏明月的试卷单独抽出,放在一边,继续翻阅。
很快,又一份“废卷”引起了她的注意。
这份试卷的文采平平,甚至有几处语法错误,但其策论部分,却让洛云曦眼前一亮。
考题是“论国之贫富”。
别的考生都在引经据典,大谈“藏富于民”、“以农为本”的圣人大道。
而这位考生,却通篇没有一句空话。他用最朴实的语言,画出了一张张清晰的表格,详细分析了天启王朝的盐铁税、漕运、商税等各项收入的利弊,并用一种洛云曦闻所未闻、却又无比熟悉的“复式记账法”,精准地指出了国家财政的几个巨大亏空之处。
最后,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效仿前朝“均输法”,由国家设立官方商行,统一调度、买卖重要物资,以平抑物价,增加国库收入,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国家储备金,以应对天灾人祸。
这……这不就是古代版的“宏观调控”加“国家储备银行”吗?!
“天才!绝对的天才!”洛云曦激动得再次站了起来。她对一旁同样震惊的沈辞说道:“子忧,此人看的不是账本,而是人心与国运的流转。其价值,远胜十万雄兵!”
沈辞凑过来看了一眼,也不由得啧啧称奇:“此人……简直不像个读书人,倒像个……在算盘里打滚了一辈子的老账房。”
洛云曦撕开糊名,上面写着——赵算。
“去查查这两个人的背景。”洛云曦将两份试卷郑重地交给石头。
……
最终殿试,在清吏司总部的大堂举行。
皇帝亲临主考,洛云曦与几位大学士陪审。
当一个身着男装、却难掩清丽之色的女子,和一个身材微胖、满身商贾气息的青年,出现在大殿之上时,所有人都惊呆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女子?商人?洛司主,这……这就是你从近万份试卷中,选出来的‘奇才’?”一名老学士气得胡子都在发抖。
洛云曦却不以为意,亲自出题。
她问苏明月:“一刁民当街辱骂朝廷命官,按律,该当何罪?”
苏明月不假思索:“回大人,依《天启律》第二百一十三条,‘辱官’,当杖二十。但律法亦有前提,若该命官鱼肉乡里,欺压百姓在先,则刁民之‘辱’,或为‘鸣冤’,当先查其因,再论其罪。”
她问赵算:“朝廷欲修缮黄河大堤,需银百万两,然国库空虚,一时难以凑齐。你有何良策?”
赵算眼珠一转,立刻答道:“回大人,此事易尔!可由朝廷出具‘河工债券’,以未来三年盐税为抵押,向民间富商、票号募资。此举一则解朝廷燃眉之急,二则令民间资本得以流通,三则……债券利息,亦可使出资者获利,一举三得!”
两人的回答,让在场的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
他们或许不懂什么“鸣冤权”,更不懂什么“债券”,但他们都能听出,这两人的见识与思路,远超寻常书生。
最终,洛云曦走到御座前,躬身一礼。
“陛下,苏明月逻辑之缜密,律法之精通,可入我清吏司‘风部’,为天下立法度;赵算数算之精妙,经济之洞察,可入我清吏司‘山部’,为国家理钱粮。此二人,皆是万中无一的国之栋梁!臣恳请陛下,破格录用,点为二甲,以彰圣上不拘一格、唯才是举之圣明!”
皇帝轩辕宏深深地看了洛云曦一眼,又看了看殿下那两个神情忐忑却又难掩锋芒的年轻人。
许久,他缓缓点头。
“准。苏明月,赐二甲第一,为榜眼。赵算,赐二甲第二,为探花。”
圣旨一下,满堂皆惊。
洛云曦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发自内心的笑容。
她的新政,终于有了第一块坚实的基石。她的团队,也终于注入了最需要的专业力量。
http://www.hlys.cc/47158/17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