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撼动文坛正统
推荐阅读:
叶辰夏若雪
都市神医叶辰孙怡夏若雪
都市极品医神叶辰
重生成为超级财阀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重生了,谁还谈个狗屁恋爱!
我的谍战岁月
重生八零:甜宠娇妻有点辣
柯南:猫猫和酒厂不得不说的故事
我行走江湖那些年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月尘为武则天创作的歌曲引发的震撼尚未平息,果然又有不服气的声音在网络的角落里窃窃私语:“哼,不过是挑了位有争议的女皇罢了。有本事写写始皇帝?那个‘暴君’?还有纣王,千古骂名,他怎么写?”
“就是,还有隋炀帝、曹操这种复杂人物,他敢碰吗?”
这些议论,仿佛又一次精准地传到了月尘耳中。他没有让质疑发酵太久,一场名为《千秋功过》的音乐历史讲坛,在临海郡最大的剧院拉开了帷幕。
第一首:《千古一帝》—— 写给秦始皇
舞台背景呈现出恢弘的兵马俑与万里长城影像。月尘的声音沉稳而有力:
“扫六合,定乾坤,书同文,车同轨……功过谁与评说?”
歌词既肯定了其统一天下的盖世功业,也触及了严刑峻法、焚书坑儒的争议,但最终落点于“千古一帝,雄魄犹存”,气势磅礴。
第二首:《绝不言降》—— 写给商纣王
音乐变得悲壮激昂。月尘并未回避纣王的暴虐,但歌词笔锋一转,着重刻画其最后时刻:
“鹿台火,映天红,宁为玉碎不瓦全……或许刚愎,或许昏聩,却存三分不肯折的脊梁!”
这首歌,赋予了纣王一种悲剧性的尊严,强调其宁死不降的选择,引发了对于历史评价复杂性的思考。
第三首:《大业运河》—— 写给隋炀帝杨广
旋律带有一种繁华与落寞交织的复杂情感:
“千里运河波连波,功在千秋罪在当代……龙舟锦帆过,谁见民夫泪成河?”
客观评价了其开凿运河的长远功绩与急功近利带来的民生灾难。
第四首:《青梅煮酒》—— 写给曹操
音乐诡谲而充满张力,月尘的演唱带着一丝枭雄的豪迈与狡黠:
“纵横捭阖,乱世奸雄?唯才是举,英雄乎?……宁我负人,休人负我,是非留与后人说。”
将曹操的矛盾性与复杂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第五首:《春花秋月》—— 写给南唐后主李煜
曲风婉转哀伤,极尽缠绵: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充满了对这位悲剧词人皇帝的同情与慨叹。
第六首:《弯弓射雕》—— 写给成吉思汗
音乐辽阔雄壮,如同草原万马奔腾:
“铁蹄踏破欧亚陆,霸业纵横天地间……是非功过,皆在长生天下。”
展现了其开创庞大帝国的雄才大略。
当这六首风格各异、分别对应不同帝王的歌曲连在一起演唱时,效果是震撼的。它们仿佛构成了一部浓缩的、用音乐写就的帝王史诗,从先秦到元初,跨越千年,生动展现了不同统治者的功过、性格与命运。
最后,月尘再次唱响了那首《后来人评说》,将整个讲坛的主题升华:
“几度功过,几度荣辱,自有后来人指点评说……”
这既是对他这场音乐历史讲坛的总结,也是他作为当代统治者的一种历史观的宣示——他尊重历史的复杂性,敢于评价前人,也坦然接受后人的评说。
就在众人沉浸在这浩瀚的历史长卷中时,又有人高声请求:“郡王!写写大禹吧!治水之功,万世楷模!”
月尘站在舞台上,灯光打在他身上,他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带着几分自豪与敬仰的笑容,声音清晰传遍全场:
“月家,受大禹之命,永镇临海,渊源……很深。”
他继续说道:“大禹之功,非一曲能尽。他疏九河,定九州,三过家门而不入,其公其勤,已融入我月家世代守护的这片土地的血脉之中。对他的歌颂,不在歌词里,而在我们月家子孙世代守护这片山河安宁的行动中。”
至此,所有质疑的声音彻底烟消云散。他能写市井烟火,能颂无名英雄,能评千古帝王,其才华和胸襟,已然征服了所有人。这场“降维打击”,彻底奠定了他在文化领域的地位。
京城,一处雅致的园林茶室内,熏香袅袅,几位文坛耆宿和声乐名家正举行着半月一次的茶会。然而今日的气氛,却不如往日那般闲适超然,反而透着一股隐隐的焦虑。
“诸公,近日临海那边传来的动静,诸位可都听闻了?”一位身着长衫、须发皆白的老先生放下茶盏,眉头紧锁,率先打破了沉默。他是北方诗坛的领袖人物之一,苏文渊。
“怎能不闻?”接话的是位戴着金丝眼镜、气质较为新潮的中年人,名叫李慕言,是推崇西方歌剧和美声唱法的声乐大师,语气带着几分烦躁。
“那个月尘,简直是……妖孽!从《喀秋莎》到《女皇武则天》,从市井小调到帝王史诗,他这是要把雅俗共赏做到极致,不,是要把‘俗’的东西抬到‘雅’的高度!照这个势头,他是不是想让临海成为帝国南方的文化中心,甚至……撼动京城的文坛正统?”
他的话引起了在座不少人的共鸣。另一位擅长撰写文艺评论的周先生叹了口气,用指尖轻轻敲着桌面:“最让人心惊的是,他用的手段。罗刹文、扶桑文信手拈来,给贩夫走卒写歌,替千古帝王立传……这格局,这气魄,早已超出了寻常‘文人’的范畴。我们以往赖以自持的‘阳春白雪’,在他这种席卷一切的‘下里巴人’浪潮面前,似乎……显得有些无力了。”
一位相对年轻的作曲家,脸色有些苍白,低声插话:“而且我们都忽略了,他早就有《我爱祖国的蓝天》、《长江之歌》这样格局宏大的作品,甚至还有《男儿当自强》这种充满血性的呐喊。只是之前被他那些‘娘希匹’、‘八格牙路’的市井粗话给掩盖了,让我们误以为他不过是个莽夫。现在回头看,是我们眼拙了。
这时,一直沉默品茶的乐正(主管音乐的官员)盛存孝,缓缓放下了茶杯。他年纪较长,目光中透着一种历经世事的沉稳:“诸位,或许我们该换个角度看。我们都忘了,月尘郡王的师父,是赵无极。”
这个名字让在座几人神色一凛。赵无极,国主陛下的堂兄,本身就是一位文武双全、见识广博的皇室宗亲,在文化界亦有深厚底蕴。
盛存孝继续道:“月尘本就是皇亲国戚,血脉里流淌的就不是寻常人家的东西。他只是在民间长大,深谙市井百态。这两者结合,他能写出这些东西,其实……并不奇怪。他有皇室的视野和资源,又有民间的土壤和灵气,写出跨越雅俗的作品,是水到渠成。”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凝重:“更何况,诸位不要只看文化。他同时还在打造以临海为核心的东南经济圈,财力雄厚。文化背后,是需要经济支撑的。现在看来,至少在文化输出这一块,已经成功了一半。”
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复杂情绪,既有承认事实的无奈,也有一丝对未来的忧虑。
这番话让茶室内的气氛更加沉闷。几位专攻西洋音乐的大师,如李慕言,更是面露苦涩。他们穷尽半生追求着“高雅”的艺术境界,如今却似乎要被一个用方言俚语和民间小调征服大众的“土匪郡王”比下去。这种冲击,不仅仅是技艺上的,更是道路和信仰上的。
几位在文坛、乐坛刚崭露头角的年轻人,此刻更是忧心忡忡。其中一位青年诗人忍不住低声对同伴说:“我们刚想在这条路上走下去,就遇到了这样的对手……这,这简直是降维打击。以后的路,该怎么走?”
http://www.hlys.cc/47167/16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