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拓跋浚接到密报,冯皇后解说高允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无独有偶,拓跋浚也接到了一封密报,陇西王源贺意欲谋反!而且还是武邑郡石华实名举报,言之凿凿。
源贺对于拓跋浚而言,可不是外人,连了宗的,而且当年有拥立之功,此事非同小可,拓跋浚将信将疑,速诏高允入宫!
高允入殿之时,见拓跋浚正在翻阅奏章,一脸严肃,愁眉不展。
见高允来了,他勉强笑了笑,连忙称呼令公,赐座上茶。
“陛下,诏老臣来,有何事吩咐?”高允试探着问,观察着拓跋浚的脸色。
拓跋浚拧了拧英俊的眉头,叹了口气道:“朕在看之前的奏章,这是源贺大人的上书,他曾建议朕宽政缓刑,除非大逆不道,图谋造反之人或者有人命在身的,一律免死。
因为北有柔然,南有刘宋,经常骚扰边境,正是用人之际,建议将这些人流放边镇,这样做一举两得,既可彰显朝廷的再生之恩,又可加强边疆的戍卫之力。”
高允点了点头,道:“这个建议蛮好的。”
拓跋浚摇了摇头,道:“朕当时也觉得很好,于是同意了这个方案,运行的也不错,可是近日却总有密报说源贺纠集这些亡命之徒,意图谋反!”说完拓跋浚“啪”的一声合上了奏书,脸上都是胜怒之色!
高允没有马上回答,而是站起身,看了看皇帝身边的侍从,道:“你们先下去吧,我跟陛下说说体己话……”
侍从们面面相觑,并没挪动地方,你老人家虽然年岁已高,可是万一动了歪心思,对陛下不利,该当如何?
拓跋浚一挥手道:“老令公在此,你们还有什么不放心的,都下去吧。”
众侍卫这才慢慢退了出来。
高允见没人了,当即脸色阴沉道:“陛下信这石华所言吗?”
拓跋浚面有疑色道:“怕不是空穴来风吧?”
高允当时就撩了脸子道:“陛下不该受人蛊惑,怎么还能对源贺大人产生怀疑呢?”
拓跋浚没想到高允言词痛切,也吃了一惊,人总有个逆反心理,何况还是说一不二的皇帝陛下,当时就反驳道:“非是朕耳软心活,听风就是雨,可是源贺远在冀州,一定兵变,关系甚大,朕怎么能不忧虑呢?何况还是具实举报………”
高允为官四十年,伺候了三代君主,从不把个人的喜怒哀乐挂在脸上,他内心开朗光明,外表更是柔顺温和,说话时总是慢条斯理,有时候就像不会表达一样。
今天不知怎么了,一反常态,突然言辞激烈,这个态度,文成帝一时之间,有点接受不了。
高允也不退让,坚持道:“自古君臣相知,疑人不用,用人则不能随便怀疑,像源贺这样忠心不二的臣下,都会被诬蔑诽谤,而那些不如源贺之人,怎么可能不小心谨慎?只怕他们束手束脚,不干正事了!”
拓跋浚有点听不下去,心里话,我说啥了?你老人家就恼了!正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时,冯皇后突然托着一壶茶笑嘻嘻的走了进来,一边搀扶高允,一边笑道:“老令公,莫要动气,孙子媳妇给您倒杯茶,咱喝了慢慢说………”
高允禁不住笑了笑,道:“皇后说哪里话来?折煞老臣了……”赶紧回礼,恭恭敬敬接过茶来,喝了一口。
经过冯皇后从中一缓,爷俩的紧张氛围顿时解了,拓跋浚摸了摸额头道:“朕不是那个意思,只是有人具名举报,朕不得有个说法吗?”
高允点点头,道:“老臣刚才唐突了,陛下恕罪,那就查查这个举报的人吧!源贺竭诚国事,铁面无私,说不定动了谁的蛋糕呢!”
冯皇后见高允茶杯空了,赶紧又给满上,笑道:“老令公可真是心似明镜啊……”
之后赶紧招呼侍卫进来,好生搀扶老令公回府,不停吩咐,都仔细着,磕着碰着,要他们的脑袋。
高允走了以后,拓跋浚还在生闷气,冯皇后走到跟前,笑道:“陛下怎么还真生气了?”
“你只管给他倒茶,我还口干舌燥呢!”拓跋浚将脸一扭,闹起别扭来。
冯皇后“噗嗤”一声笑了,赶紧命人换了热茶,捧在手里,端到夫君嘴边,劝哄着说:“臣妾错了,陛下给臣妾个面子,就喝一小口吧。”
拓跋浚抓住她的手,将她搂进怀中,磨叽道:“你说这个老令公,怎么回事?最近特别愿意跟我吵架,有点时候造的朕很是下不来台,讥也不是,恼也不是的!”
冯皇后的小嘴软软的亲到他的脸上,笑问:“是吗?我们怎么都不知道呢?我们只知道你们君臣关上门私聊,至于说了啥,是不是闹得不愉快,都无从得知。”
拓跋浚一愣,这才明白高允让侍卫全部退下的深意,原来是不想让别人知道君臣吵架,怕自己没面子。
“老令公德行敦厚,平时陛下见他何事何时跟别人争吵过?骂他他都不吱声,以前崔浩跟他同朝为官,还说他博学之才,一代佳士,唯独嘴驽笨了些,缺少一些风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嘴努笨?!!!”拓跋浚瞪大眼睛看着他的小皇后,满脸的不可思议。
冯皇后笑道:“这是崔浩说的,可是碑史案发时,先帝百般袒护令公,令公却不肯连累先帝,当着皇爷爷的面,将是非曲直说得清清楚楚,而且面不改色,声音宏亮,要知道那时候,崔浩一句话都说不完整,吓得浑身颤抖,宗钦以下的官员更没眼看了,各个汗流浃背的趴在地上,面无人色。
后来皇爷爷饶了高允,就是被他的风骨所感!
陛下,这样有风骨的人,多少年难得一遇,陛下是不是得珍惜啊?”
拓跋浚转头看了看她,刮了一下她的小鼻子,问道:“你知道的还蛮多的呢?”
冯皇后道:“我还知道阉贼宗爱残杀宗室,祸乱朝堂时,所有人或避之唯恐不及,或卑躬屈膝投奔依附,只有老令公将生死置之度外,远筹帷幄,要不社稷江山恐怕早就毁于一旦了…”
拓跋浚终于心悦诚服,点了点头道:“其实这些我都知道,就是有时候觉得没面子,算了,以后,他说什么,我都会虚心接受,他这是为了朕好。”
拓跋浚随即下诏,派有司彻查武邑郡人石华,很快水落石出,石华因为贪腐无形,被源贺处罚,因而怀恨在心,乃是诬告。
文成帝即刻下令处死石华,并特意遣使,好言安慰源贺,特赐衣马器物以资嘉奖,同时颁诏,告知天下,让大家都向源贺学习!
源贺在冀州干了七年,政治清明,百姓称颂,他也数次要求卸任还乡,拓跋浚一律不准!你就接着干吧!
http://www.hlys.cc/47169/12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