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沈庆之攻心为上;孝武帝先抑后扬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孝武帝刘骏本就是军事奇才,在他眼里,刘诞死输没赢,于是命沈庆之在桑里建三座烽火台,以备通讯之用,烽火报信可比信使快多了!可见他有多着急。
约定三条:攻克了广陵外城,燃起第一堆烽火;
攻克了广陵内城,点起两堆烽火;
要是活捉了刘诞,三堆烽火燃起!
孝武帝原本以为很快就能看到篝火,结果一直连点烟儿都不冒,可怪了去了,于是连发诏书,催促攻城!
沈庆之接到诏书,依旧不慌不忙,所谓人老奸,马老滑,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他先是象征性的烧了广陵东城门,然后大兴土木,填平了护城河,声势浩大地开掘道路,造起土山。
士兵都懵了,我们改建筑工人了?反正有吃有喝,后勤保障充沛,泥水工也比攻城强,不死人呢。
然后沈庆之命令竖起攻城楼车,大家以为这是要打了,结果他又煞有介事地安排人大量制造其他攻城工具,忙活得热火朝天。
终于拖来了一场大雨,沈庆之一摊手,下雨了还怎么打?回营避雨。
南方进入雨季,可比不得北方,那是没完没了,连汤带水!
不但城外的士兵有点火大,城里的更加闹心,是死是活,你倒是给个痛快啊!你这是干什么?原来同仇敌忾之心渐渐散了,开始自谋生路,人心一旦浮动,偷偷跑出城投降的士兵便络绎不绝,沈庆之照单全收,编入建筑大军。
刘诞处的将佐,逾城出降的也不在少数,沈庆之好言安慰,命人记录在案,这就算犯罪中止,仗还没开打,跑过来的都可以活命,一家老小也能平安。
一旦攻城,城里人叛军身份就板上钉钉了,十恶不赦,株连九族,说到底都是一家人,俱是刘姓百姓,能救多少算多少吧。
这场大雨很给面子,从四月份一直淋漓到七月,期间从城里跑出来的不计其数,沈庆之这是在救人!
刘诞身边大将贺弼,看此情况,也知难逃一死,终日郁郁寡欢,手下人劝道:“都跑差不多了,您怎么还不走呢?”
贺弼说:“刘公起兵,这件事我是不赞成的,多少次劝谏就是不听,还拿刀对着我砍。
可是喝水不忘打井人,平日我受刘公厚遇,不曾报答,就大义而言,我怎么能背叛他呢?无非我这条命不要了,表明心迹罢了。”说完此话,当夜便服毒自尽。
参军何康之听闻他以死报德,也知大势已去,想打开城门,引沈庆之入城,可惜被守城兵士发现,于是砍开城门的门闩,跑了出来,投降了沈庆之。
这边沈庆之正安排为他压惊摆酒,那边士兵慌慌张张跑进大帐。
原来是刘诞见何康之跑了,居然将他的老母亲抓来,亲手绑在一座新建的高台之上,扯掉衣物,饮食断绝,风吹雨淋!
何康之听闻,几次晕厥,骂道:“刘诞,你是不是人啊!”
但要返回城中以救老母,沈庆之命人按住,好生安慰,回去也救不了老人家,只会死得更惨!
老母不停呼喊着何康之的名字,几天以后饥饿折磨而死。
刘诞属官范义,数次劝谏刘诞不要如此残暴,收拢人心才是要务,刘诞斜着眼睛问道:“你是不是也想走?沈庆之这个老杂毛,围而不攻,搞得我人心离散,你是不是也想离我而去呢??”
范义长叹一声,没再说什么,而是神情落寞的回了家,他的老母亲还有妻子和孩子俱在府中,全家跑出广陵,那是不可能的。
老母亲劝道:“儿啊,你走吧,娘亲年龄大了,不怕死!”
范义流着泪跪倒在地,道:“我是人家的属官,怎么能背主求生?您老家还在城里,我怎能抛弃母亲?如果一定要像何康之那样做,才能苟活于世,我是宁死不会做的。”
一家人少不得抱头痛哭!
可以这么说广陵城已经风雨飘摇,土崩瓦解就在眼前。
可是孝武帝刘骏却再也等不了了。
他明白沈庆之的意思,要困死刘诞,等着他自毁前程,可是,那得等到什么时候?打仗哪有不死人的,这一仗是早晚都得打的!
于是下了一道诏书!
御史中丞庚徽捧着诏书,亲自来到军营宣诏:“罢免沈庆之一切官职!”
沈庆之一听,我怕你这个吗?罢了太好了,你以为我愿意打啊!于是一屁股坐在地上,盘起腿揪掉了一只战靴,笑道:“那我可回去种菜了!”
众人连忙跑过来劝阻,殷孝祖苦口婆心道:“老将军万万不可啊,陛下只是一时心急,您跟陛下服个软,咱们马上攻城不就完了吗?”
沈庆之随手扯掉官帽,喊道:“我那狐狸皮的破帽子呢?给我找来,我要回家种菜!”
正闹得不可开交,外面人喊马嘶,刘骏的第二道圣旨又到了。
众人忙跪倒一片,口称接旨。
圣旨老简单了,就七个字:“沈庆之官复原职!”
所有人都沉默了!
这爷俩儿玩啥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殷孝祖一声不吭的捡起那只战靴,手脚麻利地给沈庆之又穿上了!
“陛下之意,是想鼓励您一下。”殷孝祖憋不住想乐。
沈庆之恶狠狠瞪了他一眼,这是鼓励吗?分明是刺激!
都是千年的狐狸,跟我聊什么骚!
不想此时大雨突然停止,云开日出!沈庆之叹息道:“刘诞,你的阳寿尽了!”
于是下令,四面攻城!
刘骏听说广陵城攻击战终于开始了,命令拿来铠甲,备好马匹,他要亲自渡长江去讨伐刘诞。
他的叔叔,太宰刘义恭,竭力劝谏,陛下怎么能轻离宫廷呢?再说交给沈庆之吧,他不打是不打的,一旦开打,定能全胜!
刘骏这才稳当下来!
还让刘义恭说中了,沈庆之一旦攻城,便不再留有情面,身先士卒,亲犯矢石。
他身后紧紧跟随的便是宗越,这人不但是猛将,而且是个冷血反社会,以杀人为乐!
他特别善于营阵排兵,数万人本来一团糟,宗越也不搭话,自骑马前行,回身的功夫,用眼神一扫,马止营合,一点错乱都没有!
这么训练有素咋带出来的?恐怖练兵!宗越御众严酷,睚眦之间,好用刑诛,哪有不怕他的?
刘宋有俩大将军,士兵都不愿意跟随,一个是王玄谟,吝啬少恩;再有就是宗越,时下流行一句顺口溜!
“宁作五年徒,
不随王玄谟。
玄谟尤尚可,
宗越杀我头。”
可见宗越有多狠!
没几时,广陵外城被攻克;沈庆之乘胜进攻,小城又克。
可真是血雨腥风,尸横遍野!
刘诞听闻大兵杀入,快步逃跑,直趋后园,队主沈胤之等一群人随后追杀,刘诞回身拔剑还击,结果寡不敌众,被乱军击伤,坠入水中。
众兵士七手八脚将他打捞出来,按在水边,一刀砍下头颅!
好好的一个金贵皇子就这样身首异处!刘诞的母亲、妻子皆自杀而死,儿子也被抓住,当场斩杀!
孝武帝听说弟弟一家老小都死光了,还是不解气,颁下诏令,贬死去的刘诞姓“留”,不但不是我弟,也不是爸的儿子!更不是刘裕的孙子了!你啥也不是了!
刘骏出了宣阳门,去望广陵烽火,侍中蔡兴宗陪坐在辇车旁,听闻广陵大捷,左右士兵皆高呼万岁,唯有蔡兴宗,紧闭嘴唇,一言不发,孝武帝刘骏特好奇,回过头问他说:“你为何不喊?”
蔡兴宗一脸严肃地说:“有什么好喊的?那不是您弟弟啊?陛下今天不应该眉飞色舞,应该痛哭流涕,让他们都闭嘴吧,喊什么万岁呢?”
孝武帝刘骏差点大耳光扇过去,我认他做弟,他把我当哥了吗?他反叛那天就注定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傻子都明白的道理!怎么那么虚伪呢?知不知道,他耽误我多大的事,差点把我气疯了!
但是强压着心头怒火,没有责备蔡兴宗,心里话,早晚不等,我非收拾你不可,你个扫兴的家伙!
刘骏下诏:“广陵城内所有居民,无论男女老少,杀无赦!”
这是要屠城啊!!!
沈庆之接到诏令,把指挥权暂时交给宗越,快马加鞭跑回了建康,见了面就跪倒在地,磕头不止,道:“陛下开恩呢!”
http://www.hlys.cc/47169/13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