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高允一锤定江山,刘昶被逼投北魏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高允面无表情的看着他,问道:“胡说什么呢?陛下不是好好的坐在金銮殿上呢吗?”李奕道:“乙浑狼子野心,阴谋政变,臣奉冯太后懿旨,请老令公扶危救困,护卫陛下!”
说罢顺腰间取下腰带,递给了高允。
高允忙剪开腰带,太后懿旨脱落出来。
高允点了点头道:“快起来吧,我手书三封,你今日便要出城,依次送给拓跋丕、陇西王源贺还有牛益,不要看信里写了什么,信送到就好!”
李奕不敢耽搁,快马加鞭,逐一将信送到位,门人听闻高允大人使者来访,连忙将他请了进去,三位王爷对他却冷淡的很,接了信,看了看,饭都没给吃一口,直接轰了出来。
李奕心惊胆战,犹豫不定,老令公,你这行不行啊?他们仨听你老人家的吗?
他无心在外逗留,又连夜快马赶回皇城,如果此事不成,他宁愿和冯太后生死待在一处。
天刚微微亮,城门恰在此时吱嘎嘎打开,有几个老农出出入入,城门外的官道上,渐渐响起车轮碾过石子的脆响,夹杂着行商的吆喝,把整座平城从酣睡中轻轻唤醒。
一切看上去安静有序。
李奕奔波一日两夜,居然还龙精虎猛,刚要纵马入城,忽然听得人喊马嘶,他后脑海头皮发炸,赶紧下意识躲闪。
源贺老将军带数千兵马从暗影里杀出,全军缟素,潮水一样涌进城去!
我勒个去,这老人家在哪里猫着呢?
还没等李奕从惊愕中反应过来,东城几声炮响,拓跋丕也如法炮制,从东门进入,同时北门的守卫刚要关闭城门,大将军牛益一马当先大刀抡起,俩个守卫脑袋搬家,其余的撒腿就跑,牛益夺城成功,率兵突进。
此时的乙浑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大咧咧的带领禁军出来抵挡,喝问:“没有皇命,尔等胆敢私自回军???你们是要谋反吗?”
源贺老将军老当益壮,威风凛凛端坐马上,喊道:“皇太后懿旨,乙浑假传圣旨,谋害忠良,又图谋反叛,罪大恶极,特令诸将,进京勤王!”
众禁军一听有皇太后懿旨,顿时面面相觑,扔了武器,四散而去!
乙浑转身跑向皇城内庭,他还想抓住拓跋弘作为要挟,不想突然迎面出来一人, 身材魁梧,相貌堂堂,名叫王睿,曾为太子侍卫,带着数百亲兵,一顿乱射,后面源贺大军涌上,乙浑进退无路,瞬间被扎成了活筛子,射成了草刺猬,倒在地上,呼呼冒血!
乙浑叛乱被平,手下喽啰皆被捕杀。
冯太后此时才从后宫款款走出,迎着明媚的阳光,宣布垂帘听政,乙浑一党被夷灭三族。
冯太后临朝称制,封赏有功之臣,李奕与王睿都被提升为殿前尚书,冯太后正式掌控朝政大权,也开始了她千古一后的伟大征程。
李奕多少有点失魂落魄,他本身豪门公子,父亲李顺曾经权倾一时,最后被拓跋焘赐死狱中,所以他对功名利禄向来看得很淡,相比与高官厚禄,他更喜欢冯太后能把他当做情人来看。
可是冯太后是什么人?千古一后啊!!儿女情长根本不是她想要的,或许也是因为她一腔柔情都给了拓跋浚,所谓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冯太后随即下令中书令高允、中书侍郎高闾及安远将军贾秀,进中枢辅佐新君,共同参与朝政。
北魏之初的三位皇帝都是武治天下帝,拓跋珪建立北魏,拓跋嗣继续开疆拓土、拓跋焘更是武力值爆棚,三人接力,四处征战,最终一统北方。
可是连年出兵,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民生凋敝,国力空虚,再加上朝廷一旦换届,内部变乱丛生,国力还要倒退很多年,朝廷官属与老百姓都都处在贫苦与恐惧之中。
第四位皇帝文成帝拓跋浚,也就是冯太后的丈夫,即位之后,养威布德,怀缉中外,开始了文治天下,以稳定和恢复民生为主,使老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安心种植。
他尽量减少高压手段,以怀柔为主,而且他特别善于安抚民众,民心才又安定下来。
所以说拓跋浚在整个北魏长河历史当中作用不可小觑,承上启下做得非常到位,可惜只当政十年,时间确实短了点。
有些政策他刚刚开了个头,还没来得及实施呢,虎头蛇尾摆在那里!
冯太后与他相濡以沫,深深知道夫君的志向与雄心,垂帘听政以后,她在拓跋浚灵前上香,跪了整整一夜,回忆过往,期间数次泪流满面,哽咽气窒。
她想念拓跋浚,想念他的英俊潇洒,他的温柔如水,他的聪明睿智。
她默默对夫君保证,会把他的理念执行到底,只要老天成全,她会按照他的理念铸就一个空前强大的帝国。
夫君!陛下!我的爱人,相信我,保佑我吧!希望有一天黄泉相见,你会对我说一句:“皇后,辛苦了!”
乙浑被铲除之后,又发生了一个不好的事情,拓跋宗室迅速崛起,填补了乙浑一党留下的权力真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献文帝的三位皇叔均大权在握,甚至宗室远亲拓跋丕也因为诛杀乙浑,被封为东阳王,显赫一时。
冯太后权衡利弊,辗转腾挪,开始了和拓跋宗室的斗智斗勇,她开始陆续启用一些汉族名士入朝为官,培植自己的智囊团。
好在拓跋焘时期曾从北凉带回三万汉人,北燕也有大批能人志士投靠到冯太后门下,这些都成了冯太后对阵拓跋宗室的中坚力量!
这一日,朝堂之上,突闻变故,宋文帝刘义隆的第九子,刘昶投降北魏来了!
冯太后一听,直接从珠帘后面走了出来,面露喜色,道:“快请!”
刘昶为刘宋彭城守将,出生于建康,被刘义隆封为义阳王,后担任徐州刺史,征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可谓位高权重,声名显赫。
怎么好端端跑路了呢?
原来是刘子业疑神疑鬼,听传闻说他要反叛,一时兴起,亲自率军过江要灭了他,还是沈庆之的大元帅。
刘昶一听,小兔崽子,你疯病又犯了吧?既然如此,那我就反给你看!当即要举兵迎战!
他原以为刘子业,无非禽兽皇帝一枚,应该没有人支持这个暴君,只要自己起兵,肯定四方响应,可是檄文送到所辖的各郡,所有人都一水水拒绝接受命令,把他派去的使者全部斩杀。
刘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刘子业确实不行,可是刘骏余恩尤在,谁也不愿意背叛先帝。
刘昶见事不成,母亲也不要了,妻子也撇了,只带着心爱小妾,于深夜无人之时,带领几十名骑兵,顺北门逃奔北魏。
要说从这里就能看出,刘子业真的不行,刘骏灭宗室,跑了哪个?那不得提前把去北魏之路堵上吗?
冯太后听了刘昶叛出刘宋的过程,唏嘘不已,言来语往之中,又见刘昶容颜俊美,学问渊博,还出口成章,于是特别器重他,
冯太后还做主,将拓跋浚的妹妹许配给了刘昶,封他为驸马都尉,又拜侍中、征南将军、崐赐爵“丹杨王”。
冯太后很会,攻心之计玩得溜溜转,也就是做给刘宋的将军们看的,差不多来我这里吧,啥也不差!
冯太后优待刘昶,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热络的很,席间请他讲讲刘子业的大事小情,这才是冯太后最感兴趣的,谁的话也不如刘昶的话可信。
刘昶长叹一声,开始了他的讲述,讲的是痛心疾首……
http://www.hlys.cc/47169/14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