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 >第153章 沈攸之顾全大局,薛安都投降北魏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153章 沈攸之顾全大局,薛安都投降北魏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殷孝祖一战而亡,沈攸之彻底傻眼,万般无奈,只得暂时接替了他的指挥权。

  这事也真是奇了怪了,很多将领在刘骏手里都是能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仿佛有神功护体,有万夫不挡之勇。

  刘骏一死,轮到自己单打独斗时,就跟没了翅膀的雄鹰一样,纷纷归位!

  打仗这事,肯定是个精细活,沈攸之接手以后,就很得章法,军中食少,他便抚慰将士,无论贵贱,平均分配物资,凡有死伤,亲身去抚恤!所以十万之众,无人离心。

  但是还有一个情况摆在面前,当时,建安王刘休仁驻军虎槛,听闻殷孝祖阵亡,派宁朔将军江方兴率领三千人前来支援。

  沈攸之问周围人:“你们瞧瞧这架势,江方兴能向我低头吗?”

  众将官一齐摇头,都说:“不能!”

  沈攸之叹了口气,用手扶了扶帽子,道:“那走吧!”

  众将官一脸懵逼,不明所以,急问道:“大帅,干什么去?”

  “我领着你们去拜访江方兴,江方兴与我齐名,名望和地位都不比我差,你们也说了, 他绝不可能听我指挥,那军事行动如何统一?为今之计,只有我听他的了!”

  江方兴说什么也没想到沈攸之会把姿态放得这么低,哈哈大笑着迎了出来,俩人携手进入军帐。

  沈攸之满面忧虑道:“现在,四方叛乱,朝廷所据不过百里,范围实在太小了。

  本来朝野上下都依赖殷孝祖,没想到兵戈相接,他当天出兵,便陈尸马下,文武官员闻之骇然,朝野沮丧。”

  江方兴一拍大腿,头一扭,叹道:“将军说的对啊!”

  沈攸之又道:“明日一战,成败在此一举!如果战而不胜,朝廷就会土崩瓦解。

  所以咱俩得商量一下,明日这场战斗,谁来当指挥?”

  江方兴含笑抬手,眼含深意地问:“将军您说怎么办才好?”

  沈攸之非常诚恳的忽悠道:“将领中肯定有人说,让我当这个总指挥,可我何德何能?

  我扪心自问,才能和谋略不及将军,魄力也不太够!所以呢,今天率众前来,就是有意推举您为统帅,万望不要推辞,大家同心协力,明日一战定乾坤!”

  江方兴警惕的眼神终于缓和下来,那是十分开心,于是满口承诺。

  有了沈攸之的大度周全,与陶亮再战,众志成城,明帝刘彧方获得全胜,最终攻入寻阳,捕杀了刘子勋,刘骏这一支脉又几乎被杀绝!

  西路军获胜,东路军也突飞猛进,北路军更是大受鼓舞,萧道成异军突起,率张永、垣山宝、萧顺之等将北伐彭城,正对薛安都。

  这自己人打自己人,确实没什么斗志,尤其是刘子邵已经死了,薛安都也没了奔头,这是为了谁而战斗呢?

  手下将领连战连败!他手下副将傅灵越兵败被抓,绑缚健康!

  刘彧见到他遂破口大骂,问他为什么叛逆?

  灵越不带一丝感情的看着他,一副心累的表情,道:“九州全反,陛下没瞧见吗?每逢先帝驾崩,新帝登位,全国就戾气横行,难道是我们这些将军的过错?

  算了,人生总归一死,我也没有脸面求活,陛下杀了我吧,我想快点去见孝武帝!”

  他的话让刘彧沉思良久,最后叹息一声,道:

  “这事儿他也不赖我啊!!!

  刘子业折辱我,虐待我,我都没反抗,大臣们废帝立新,也不是我谋划的,最后我被黄袍加身,才当的这个皇帝,你跟我叫什么劲?”

  傅灵越把眼一翻,不再说话。

  目下已经血流成河,名将归天无数,刘彧有意赦之,可惜傅灵越辞终不改,刘彧没办法,只好下诏杀之!

  傅灵越的沮丧,便是百姓的沮丧。

  其实对老百姓来说,老刘家那点事儿,也就那样吧,一换届就血流成河,刘裕死这样,刘义隆如此,刘骏死又来一遍,没完没了!像中了什么魔咒一样,好好一个刘宋快打散花了!

  到底是刘骏的弟弟还是儿子做皇帝,真的没多大区别,不耽误我们种小麦,也不耽误我们喝下午茶,别打了就行,这日子没个过!

  薛安都看部众士气低落,琢磨了一下,自己这是坚持什么呢?

  算了吧,还是投降吧。

  于是给刘彧写了一封信:“不打了,我之所以这样做,都是在尽忠孝武帝,做到这样也算不负孝武了。”

  事情能有这样一个结局,其实也还不错,徐州位于宋魏交界,有薛安都在这里镇着,北魏还真就是毫无办法!

  刘彧只需要一封赦免诏书发给薛安都,这事就算结束了!

  坏就坏在刘彧平定叛乱,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还来了精气神,欲逞兵威,下诏命令张永及沈攸之,集中重兵,去徐州接刺史薛安都。

  沈攸之一听,连忙密信蔡兴宗,让他劝说陛下。

  蔡兴宗头皮发炸,赶紧进宫面圣道:“陛下万万不可啊!派发兵马接引,薛安都肯定会疑惑,害怕咱们要趁机杀了他,逼迫太狠,转投北魏,该如何是好?”

  刘彧死活不听!

  薛安都听说明帝派大军前来,这番做派,心下哪能不怕?这是要灭我啊!此时不跑,更待何时!

  于是公元467年,刘宋徐州刺史薛安都叛宋降魏了!

  薛安都向北魏求援!又以儿子薛道次为质子,请求快派军队来接应!

  冯太后见到求救信,大喜过望,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当下任命源贺为太尉,总督全国兵马。

  平东将军长孙陵率领一众将军,开赴青州,接引薛安都,征南大将军慕容白曜率骑5万为继援。

  冯太后终于上场了!

  她毫不犹豫,授意儿子拓拔弘如此这般,拓拔弘当即任命薛安都为使持节、散骑常侍、同时总都徐州、北兖州、青州、豫州、梁州五州之军事,赐镇南大将军、徐州刺史、直接升任河东公!

  就这么说吧,封赏到顶了!往上都没啥可封的了!

  很快,北魏军与薛安都合兵一处,张永、沈攸之被迫退兵。

  薛安都真是气坏了!我都投降了,你们还来杀我?真以为我是软柿子呢?会同北魏名将孔伯恭一顿追杀。

  刘宋准备不足,他们是来嘚瑟的,不是来打仗的,结果在吕梁被北魏军追上,一顿厮杀,被斩首数万级!

  薛安都还嫌不足,狂追沈攸之六十余里,沈攸之浑身是嘴也解释不清,最后好好的十万大军,走了个秀,最终全军覆没,沈攸之与张永俩人单骑逃脱。

  后一年,薛安都辗转来到平城,见到了风华绝代的冯太后和十四岁的拓拔弘,被待以上客之礼,拓拔弘又赐宅邸,又赠金银,子侄兄弟尽数封侯,门生故旧全部录用。

  如果不是薛安都已经五十八岁了,高低赏个公主,整个驸马当当!

  冯太后又特意召见薛安都,举办了大型皇家酒会,薛安都跪在冯太后面前,老泪纵横。

  冯太后将他搀扶起来,笑道:“老将军快快请起,咱们原本就是一家人,我年龄小,不知早年之事,最近身边人都在跟我说,您年少时曾在大魏任职,凭出色的军功,曾任秦雍都统,如今只当叶落归根,回归故里,不要生分才好!”

  薛安都千恩万谢,从没想到自己戎马一生,谁也不服,竟然会被一个女人彻底折服!而且还是个年轻的美丽女人,不过二十九岁!

  薛安都在北魏寿终正寝,拓拔弘追赠为河东王,谥号为“康”。他也是那一批刘宋将军中少有的得以善终的一位!

  想想藏质、柳元景、颜师伯、沈庆之、殷孝祖,都是什么结局?

  薛安都的后代在北魏开枝散叶,大放异彩,唐朝初年名将薛仁贵,便是他的六世孙。

  这自然都是后话。
  http://www.hlys.cc/47169/15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