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 >第176章 拓拔宏鞭打好事之徒,冯太后又遇入幕之宾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176章 拓拔宏鞭打好事之徒,冯太后又遇入幕之宾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此后十年间,朝政之事皆由冯太后做主。

  冯太后改换了教育方针,严格且冷酷。

  拓拔宏在高允等一众汉学大家的教导下,开始深入学习汉族文化,他勤奋刻苦,聪慧明达,很快便精通了儒家经义、史传百家,还能写出一手脍炙人口的优秀诗歌,这在北魏帝王里是绝无仅有的。

  随着他渐渐长大,有好事者又开始在他耳边暗暗吹风。

  有的没的,持续不断传到他的耳中。

  这一天冯太后正走到大殿廊下,突然听到御书房里大呼小叫。

  陛下的宫殿一直非常安静,秩序井然,从没如此吵闹,冯太后大为惊奇,搞什么呢?

  她示意宫人噤声,悄无声息地走入了外间,透过帘幕往里面细看。

  只见拓拔宏挽着袖子,露出圆润的小胳膊,脚底下踩着一个被绑得成粽子的太监,正在疯狂抡皮鞭!

  好一顿没头带脸的玩命抽打!

  冯太后还是很少见到孙子如此情绪失控。

  只听他不停怒吼:“文不能定国,武不能安邦,眼睛长在头顶上,只知道乱嚼舌根子,朕让你无事生非……”

  冯太后看得直想乐,说实话,小家伙炸炸唧唧的样子,还蛮可爱的。

  “出了什么事儿?宏儿为什么这么生气?”冯太后转头低声问了一句。

  随行太监凑过来,小声回答,道:“小的听说,这个奴才该打,清早下朝,陛下刚到书房,他便在旁边制造事端,说看见王睿将军从您的后宫出来了……”

  “啊?”冯太后也是一愣,还真有人乐意没事观察自己。

  小太监一捂鼻子,挤了挤眼睛,道:“陛下听了,突然就恼了,命人把人绑了起来……”

  冯太后舒心一笑,她收回小脚,也没进屋,转身带人悄悄退了出来,孙儿这个举动,让冯太后倍感安心。

  从那以后,她对拓拔宏的态度渐渐改观,着手让拓跋宏尽可能多地参与政务,培养他的才干,时刻告诫他帝王的行为准则。

  冯太后经常外出巡视各方,了解民间疾苦,大多会将孝文帝带在身边,随时随地考问治理之策,这种磨炼很有点理论联系实践的味道。

  最重要的是,冯太后会不停向他灌输汉化改革的策略性和必要性,以及治理天下的大局观念。

  拓拔宏从开始的简单认同,到后来形成了一些自己的独到见解,大方向上,祖孙俩达成了空前的一致!

  冯太后三十九岁生日时,各方朝贺不断,冯太后姿态万方,宴飨[xiǎng]各国。

  很多使者见到冯太后芳容,禁不住大为称奇,这女人不胜娇弱,却气势恢宏,面如仙子,桃李愧色,真的已经三十九岁了吗?

  她是用了什么回春之药?

  不服不行,有人天生是老天爷赏饭吃的容貌。

  冯太后为了检验一下拓拔宏的汉学水平,有关的诏敕册文,大多授意孙儿亲自起草……

  宴会之后,已经做了公侯的王睿留了下来。

  冯太后席上小酌了几杯,绯红满面,娇笑嫣然,她体柔无骨般靠过来,调笑不已,直把王睿迷了颠三倒四。

  其实女人大体相同,灭了灯都一样,他更醉心于对方的感受,看着冯太后在自己怀里,如醉如痴,飘飘若仙的情态,他感到了莫大的满足。

  风雨停消,冯太后枕着他臂膀昏昏欲睡。

  王睿突然轻叹了一声。

  冯太后何其机敏,心爱的男人叹气了?有什么愿望没满足吗?

  于是半睁开眼,笑道:“别跟我使动静,有事直说。”

  王睿“噗嗤”一声笑了,在她额头轻轻啄了一口,道:“最近听了个公案,觉得很是唏嘘,故而感叹……”

  “说来听听,什么公案?”冯太后松散着眸子靠进他怀里问道。

  王睿将她搂搂紧,轻轻抚摸着肩头,道:“太后可还记得李冲,少年时曾跟随李奕往来宫内?”

  “李冲?”冯太后愣了一下,有点印象,只记得十七八岁,面如彩霞,俊秀无比,跟个瓷娃娃一样,曾跟随李奕下过江南,做过斥候,只是当时年岁尚小,冯太后并没有过多留意,后来李奕被灭门,她再没见过这个少年。

  “他怎么了?”冯太后慢悠悠地问。

  “李冲为陇西李氏出身,兄弟六人,由四母所生,矛盾重重。”

  冯太后眯着眼睛笑了笑,道:“那可怪乱套的,不过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吧?”

  “据臣观察,李冲为人百里挑一,胸怀大志,博学多才,而且不计爱憎,处事公正,是难得的治世之能人。

  可惜他少年时丧父,被长兄李承抚养。

  可是他的异母兄李佐因为与人结仇被反诬,结果连累得他也一同下狱,现在还在里面蹲着呢。”

  “哎呦喂,知道得这么详细?怎么,拿了人家的好处?替人办事呢?”冯太后脸上嬉笑,眼神却有点冷,你可以管她要金山银山,就是不能以权乱政。

  王睿随即道:“但凡天下富贵,还有什么太后没赏过我?还有什么能打动我的心?只是我与李承交往颇多,见过李冲几次,确实是个中龙凤,这样稀里糊涂死在狱中,怕是大魏的损失……臣私下为他算了一卦,这李冲以后必大有作为,贵不可言。”

  冯太后并没有马上变态,她闭着眼睛,像是沉思,又像在浅眠,许久才点了点头,道:“明儿,我让有司查查,如果确有冤情,放了便是,如果没有,看我怎么罚你!!”

  王睿赶紧上态度,又亲又抱,这家伙哄的……

  所谓权势比天,一句话可以杀人,也可以活命。

  李冲就这样被放了出来。

  王睿少不得带他去拜见冯太后,叩谢活命之恩。

  可是当二十五岁的李冲,出现在冯太后面前时,冯太后居然有了一次小小的心动过速,这也太好看了,比年少时不同,脱胎换骨,气质超群,完全是大杀四方的美男子一枚。

  冯太后当下命摆酒传宴,留俩人在宫中小酌。

  王睿太了解冯太后了,看眼色就知道坏事,冯太后看上了李冲,先不说冯太后已经年届四十,只李冲的性格,刚正不阿,这还不宁死不从啊?

  席间,王睿两相周全,希望赶紧结束这个闹心的饭局,别自己刚把小子从鬼门关拉出来,又送上了断头台。

  可是冯太后并没有提前结束的意思,她举着酒杯,看向李冲,道:“早年,我记得你进过宫,跟我提过什么三长制,对不对?”

  李冲赶紧回奏道:“确有此事,那时微臣才十七岁,意气用事,想的还不周全,诸多细节也不怎么成熟……”

  冯太后抿着嘴笑了一下。

  可不是嘛,八年了,他应该成熟了吧?

  “还想推行三长制吗?”冯太后又问了一句。

  “微臣做梦都想。这可是利国利民之大事。”李冲站起身,一揖到地道。

  冯太后眼神落在面前的玉樽上,玉手一指。笑道:“那把这些酒都喝了!”

  王睿吃了一惊,那还不得醉死啊?可是还未来得及起身阻止,李冲已经开始了狂饮!一杯接一杯,跟个水牛一样!

  直到最后,他手中酒杯跌落,醉倒在饭桌之上,美酒洒的遍身都是。

  王睿不知道该如何是好,逡巡着看向冯太后,试探着问:“臣把他背回去?还是?”

  “怎么,留在我这里,你不放心啊?怕我照顾不好他?”冯太后理了理素锦袍边,嘴角含着笑,歪着头反问。

  王睿心一沉,但是立刻调整心态,爽朗一笑,道:“放心,放心,那臣告退。”

  随后又话里有话的叮嘱了一句,道:“李公子年轻气盛,太后多多担待……”

  他的退出偏厅,转身之际,仍担忧不已,心里话,可别打起来啊,李冲,你小子收收性子,这次我可救不了你了。

  王睿的身影刚刚消失不见,李冲“扑棱”一下,坐了起来,倒是把冯太后吓了一跳,惊问:“你不是醉了吗?”

  李冲抄起水壶,对嘴吹了,之后抹了一下洒落的水珠,眯着眼睛笑道:“臣本千杯不醉,我不如此,他能走吗?而且自古以来,醉人的永远不是美酒……”

  冯太后倒是绯红上脸,将袖子一扬,遮住脸偷笑。

  李冲也不磨叽,果真是年轻气盛,伸出双臂,便将人抱了起来,俩人瞬间搂在一处,可真是近日门前溪水涨,郎船几度偷相访……
  http://www.hlys.cc/47169/17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