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孝文帝力排众议南下伐齐;齐明帝调兵遣将抗击北魏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拓拔宏气得一摔砚台,看那样子没砸到拓拔澄头上,已经够给他面子了。“那任城王的意思是?”拓拔宏气鼓鼓的问,不停的用眼神凌迟叔叔。
拓拔澄真是特殊材料制成的,愣没看出来拓拔宏生气,接着说道:“此事本该分宾立主,互相引发,共同探讨才是,臣觉得此事也不难,如果曹虎投降属实,也不急在一时。
咱们先出兵,平定樊城、沔水一带,这样荆州北部就稳定了。
这里才是兵家必争之地,然后陛下您再顺势而动多好。”
拓拔澄说的自得其乐,道:“到那时,陛下绫罗绸盖,銮舆前往,岂不妥当?”
拓拔宏咬着后槽牙,扭头看向窗外,等那个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拓拔澄锲而不舍,接着游说拓拔宏道:“如果曹虎诈降,您大军齐动,来去无功,岂不有损于我朝天威,反而助长贼军气焰?……”
“说完了吗?”拓拔宏终于忍不了,“啪叽”一摔砚台,打断了他的长篇大论。
司空穆亮从旁察言观色,发现了拓拔宏的不耐烦,他赶紧站出来,大声说道:“臣觉得应该去接应曹虎,降还则罢了,不降;逮住弄死就完了,有什么好讨论的,是不是啊?谁没打过仗啊?怕什么?”
说罢拿眼神逐一示意了一下其他大将军。
大家啊啊啊啊……喔喔喔……呃呃呃,“可不是嘛,陛下圣明啊!”众人马上明白过来,风向立刻顺茬一倒!
拓拔宏脸上终于露出笑容,暗暗松了口气。
可真是:你揪着的那头笨驴,可能尥蹶子!你没指望的那片云彩,居然有雨!!!
“行了,司空说的很有道理,朕南征之心已定,不必再议了!”
公元494年十二月,十一日,拓跋宏从洛阳发兵,以北海王拓跋详为尚书仆射,统留台事;尚书李冲兼任仆射,一同留守洛阳。
南征大军中,以给事黄门侍郎崔休为左丞,赵郡王拓跋干总理全军,都督中外诸军事。
始平王拓跋勰率十四岁以上的皇族子弟,担任宿卫,跟随南征,可真是倾巢出动。
李冲临行之前特意保送了一人给拓拔宏做行军护卫,此人便是杨大眼。
杨大眼出发前,环顾同僚们,意气风发道:“今日,我便要蛟龙入水,就此与诸君别过,再相逢时,我就不是我了!”
拓拔宏发下帅令:
征南将军薛真度,统领四将向襄阳进发;此人是薛安都的族弟,擅长兵法,懂谋略。
大将军刘昶、平南将军王肃从彭城出兵,向义阳进发;
徐州刺史拓跋衍向钟离进发;
平南将军刘藻向南郑进发。
又任命尚书仆射卢渊赶往襄阳,任安南将军,督襄阳前锋诸军。
卢渊是个文官,不熟习军旅事务,向拓拔宏推辞任命,拓拔宏小脸一耷拉,又不让你上阵杀敌,必须去!
卢渊苦笑不得,陛下这是干啥啊,非得都给我们整战场上遛溜啊?
拓拔宏就是这个想法,他急需一场胜仗立威,也需要老臣从汉化改革的反对浪潮中走出来。
用句俗话来说,都是浪催的!
拓跋宏想用南征来立威,对萧鸾来说同样如此,他必须通过抗击北魏,来转移国内臣民的注意力,证明皇位继承的合法性,战争从来都不简单,不仅是战场的胜负,也深远影响政治。
齐明帝萧鸾,多疑归多疑,狠毒是狠毒,但是确实文武全才。
战场之事,分外的心明眼亮,他急调老将军崔慧景任全军统帅,又派萧衍,急救义阳,也就是今天的河南信阳。
硬骨头裴叔业被派遣去守涡阳,即今安徽蒙城。
钟离事关重大,萧惠休为南朝出了名的猛将,守城最有一套,临危受命,此时也被重用!
南北俩帝都红了眼,恨不得,摩拳擦掌隔空取物,把对方的脑袋拧下来,打败对方成了第一要务,这样自己的阵营就稳了!
公元494年,十二月二十八,拓跋宏到达悬瓠,直到此时曹虎也没再派人联络,相反的,已经开始攻击北魏,看来是诈降无疑。
也就是拓拔宏动身早,要不然都穿帮了!
拓跋宏确实要行仁义之师,第二天便诏令寿阳、钟离、马头三地的先头军队,把所掠夺的男女百姓,放归江南。
拓跋宏命卢渊帅兵攻打南阳,卢渊纵观全军,缺粮!又不准掠夺百姓,那只有从南齐官库里抢了,赭阳兵少,城防不坚,可以先行拿下,补充军粮,上奏请准,拓跋宏诏令同意。
于是,卢渊与征南大将军、成阳王拓跋鸾、荆州刺史韦珍,安南将军李佐、等一起攻打赭阳。
攻城从来都是大活儿!
南齐就这么神奇,小小一座城,破烂不堪,名不见经传的北襄城太守成公期,在此坐镇,就一个策略——闭城拒守,赭阳居然一时难以攻克。
另一边薛真度驻扎在沙堨,派兵急进,南齐南阳太守房伯玉和新野太守刘思忌玩命抵抗,也是你来我往,不停拉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熬到公元495年春正月,萧鸾再调战略部署,派镇南将军王广之、尚书右仆射沈文季等人,分率司州、徐州、豫州的军队抵抗北魏。
双方把全部家私都上了桌,打得风生水起,南北战成一窝粥,连躺在桌子上的地图都要起火冒烟了!
正月初三,拓跋宏再次颁诏曰:“军队需与百姓秋毫不犯,不得抢掠淮北居民,违者一律处死。”
但是战场之上,士兵以命相搏,尤其是北魏的士兵,习惯了物质激励,没有这个,如何让他们有动力冲杀卖命?靠理想,有时候也很薄弱。
正月二十五,北魏拓跋衍开始奉命进攻钟离。
钟离城地处淮河南岸,是淮南地区的重要据点。
淮河作为南北朝分界线,钟离城凭借其临江靠淮的地理优势,成为南朝抵御北朝南下的前沿阵地。
其城池北临淮河,南控建康门户,素有“南朝咽喉”之称。
北魏如果拿下钟离,从此向南,沿淮水东岸行进,经过涂中(今安徽滁州),继续南下,抵达历阳(今安徽和县),从历阳渡过长江,即可到达建康,你就说萧鸾闹心不?
好在钟离城地势险要,阻水带山,城防异常坚固。
南齐徐州刺史,寒门武将出身的萧惠休,驻守此城,不但能固守,仗着地形熟悉,还有精力趁着月黑风高,时不时出兵袭击魏军,北魏造的手忙脚乱,焦头烂额,一时难以攻下!
钟离激战正酣,正月二十九日,孝文帝亲自率兵突破南齐的淮河防线,分兵多路,先后攻克淮河中游的涡阳(今安徽蒙城)、小岘(今安徽含山北) 等据点,南齐边防主力被拓拔宏一走一过给歼灭了。
小岘山是建康至寿阳陆路往来的要路,两山夹一谷的地形使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伍子胥过韶关一夜白头,”说的就是这里!
说什么也没用了,归了北魏孝文帝!
随后北魏军沿淮河东进,钟离被北魏围得风雨不透,无力出兵救援周围据点,同时,还彻底切断了寿阳与东部援军的联系,使寿阳成为一座“孤城”。
北魏大军渡过淮河,二月初抵达寿阳。
这里更要了南齐的命了,如果寿阳陷落,北魏军沿淮水东岸南下,就会直扑横江渡口。
同时利用淮河作为天然的水运通道,大规模军队就可以快速移动,物资运输更不用说了,同时还切断了建康与淮河防线的联系。
从横江渡口,沿江东下,各方面的主力部队会迅速集合,最终抵达瓜步山。
瓜步山位于长江北岸,与建康隔江相望……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曾在此地饮马长江,建立行宫,后被改成佛狸祠,如今已变成一座巍峨的庙宇。
佛狸祠由寺院僧人负责看守照顾,主要供奉来自当地一户“商贾之秀”,族内兄弟子侄众多,是出了名的盐商,也经营丝绸、粮食或跨南北朝贸易,据说出自孝烈将军花府,如今依旧香火鼎盛……
http://www.hlys.cc/47169/23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