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冬训与古丽的誓言
推荐阅读:
叶辰夏若雪
都市神医叶辰孙怡夏若雪
都市极品医神叶辰
重生成为超级财阀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重生了,谁还谈个狗屁恋爱!
我的谍战岁月
重生八零:甜宠娇妻有点辣
柯南:猫猫和酒厂不得不说的故事
我行走江湖那些年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第一场凛冽的寒风卷着细碎的雪沫,掠过广袤的戈壁,宣告了漫长冬季的来临。田野里的喧嚣渐渐平息,金黄的粮食颗粒归仓,秋播的冬小麦在雪被下静静沉睡。独立一团的生产建设,从户外轰轰烈烈的“大战”,转入了室内蓄势待发的“冬训”。这是一个总结经验、学习提升、规划未来的黄金时期。
农机队的“回炉”与升华
农机队的库房和旁边的空地上,依旧是一片火热。“戈壁一号”和“戈壁二号”并排停放着,如同两位功勋卓着的战士,正在接受精心的保养和检修。张建业带领着全体农机手,展开了为期整个冬天的系统性“回炉”训练。
训练内容早已超越了简单的驾驶操作。墙上挂着巨大的拖拉机、播种机解剖图,黑板上写满了机械原理、液压基础、故障树分析等知识要点。
张建业将秋耕秋种中遇到的所有问题——变速箱故障、播种机调整、驾驶员疲劳、协同作业失误——都变成了鲜活的案例教材。
“咱们现在,不是学怎么‘开’机器,是学怎么‘懂’机器,怎么‘治’机器!”张建业的声音在空旷的库房里回荡,“赵大牛,你来说说,如果耕地时发现拖拉机无力,排气管冒黑烟,可能有哪些原因?排查顺序是什么?”
赵大牛站起身,经过一年的磨练,他早已褪去了青涩,显得沉稳了许多:“报告队长!首先检查空气滤清器是否堵塞,其次检查燃油滤清器和油路是否通畅,再检查喷油嘴雾化情况,最后……最后考虑是不是气缸压力不足或者配气相位有问题。”
“回答得不错!但还不够全面!”张建业补充道,“还要考虑负载是否突然增大,比如犁铲碰到硬物?或者轮胎(钢轮)打滑?要把机器和作业环境结合起来分析!”
他们不仅学习维修,更开始接触基础的设备管理知识。宋书羽将系统提供的一些现代管理理念,结合独立一团的实际情况,简化成了一套“农机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雏形体系。包括建立每台拖拉机的“健康档案”(记录运行小时、保养记录、故障维修史),制定详细的定期保养计划,甚至开始探讨如何计算单亩作业的油耗和成本。
王秀英成了这套体系的具体执行者,她细心地将每一台设备的数据整理归档,为未来的科学管理打下了基础。农机队的年轻人们,在这种系统性的培训中,眼界被大大拓宽,他们意识到,驾驶和维修只是基础,如何科学地管理、高效地运用这些机械,是一门更深的学问。
车间的“蛰伏”与“砺剑”
王振虎的车间里,同样没有因寒冬而停歇。量产“戈壁东风”发动机和变速箱的生产线在稳步运行,保证备件供应。但更多的人员和精力,投入到了新技术的深化研究和未来产品的预研中。
那套来之不易的土法喷丸强化设备,被不断改进和完善,王振虎希望能找到更稳定、更高效的操作方法,并尝试将这种技术应用到其他易磨损的零件上。
李卫东小组则在宋书羽的指导下,开始向更精密的齿轮加工技术发起冲击,研究如何利用现有的简陋设备,实现更高等级的齿形精度和表面光洁度。
宋书羽本人,则大部分时间埋首于图纸和资料中,规划着下一步的机械研发方向。中耕机?收割机?还是向着小型运输车辆迈进?每一个选择,都关系到独立一团未来的发展路径。他需要权衡技术难度、资源投入和迫切需求。
古丽的誓言与卫生所的灯火
在这个男人主导的技术世界里,秦湘云所负责的教育和卫生领域,同样在默默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而古丽,正是这其中最耀眼的新星。
经过在卫生所一年多的学习和实践,古丽已经从一个懵懂好奇的少女,成长为一名沉着干练的实习护理员。她能熟练地进行伤口清创包扎、肌肉注射、识别常见的病症,并能用流利的汉语和维语与病人沟通。她尤其细心和耐心,对待病人,无论是兵团战士还是民族乡亲,都一视同仁,充满了温柔的关怀。
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卫生所的值班医生被紧急叫去处理一个难产的产妇,所里只剩下古丽和另一名年轻的卫生员。就在这时,阿卜杜勒老人裹着一身风雪,踉跄着冲进卫生所,怀里抱着一个五六岁、脸色青紫、呼吸困难的维吾尔族男孩。
“古丽!古丽!快救救我的小巴郎(孩子)!他吃馕卡住了!”老人急得声音都在发抖,眼泪和雪花混在一起。
古丽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她认得这个孩子,是部落里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家伙。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迅速检查。孩子已经无法咳嗽,意识开始模糊,典型的呼吸道异物梗阻!
她知道,这是生死攸关的时刻,等医生回来恐怕就来不及了!她回忆起秦阿姨和医生教过的“海姆立克急救法”,虽然从未在真人身上实践过。
“阿帕(爷爷),把他给我!快!”古丽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她从阿卜杜勒手中接过孩子,从背后环抱住他,双手握拳,顶住他的上腹部,然后猛地、快速地向上方挤压!
一次!两次!三次!
“哇——”的一声,一块拇指大小的馕块从孩子嘴里喷了出来!孩子随即发出了响亮的哭声,脸色也慢慢恢复了红润。
“胡达啊!谢谢你!古丽!谢谢你救了我的小巴郎!”阿卜杜勒老人噗通一声跪倒在雪地里,老泪纵横,就要给古丽磕头。
古丽连忙扶住老人,自己也因为紧张和后怕,双腿发软,靠在墙上,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但脸上却绽放出如释重负的笑容:“阿帕,快起来,这是我应该做的……”
这件事,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基地和周围的部落。古丽,这个曾经因为想读书而差点被传统束缚的姑娘,用她学到的知识和临危不乱的勇气,挽救了一条幼小的生命,也彻底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和敬佩。
几天后,在卫生所昏黄的灯火下,古丽对着秦湘云和闻讯赶来的宋书羽、王团长,说出了埋藏心底已久的誓言:
“秦阿姨,宋老师,团长。以前,我想读书,只是觉得书本里的世界很大,很吸引人。后来,我想当医生,是想帮助像爷爷一样生病的人。但经过了那天晚上,我明白了,我学的每一个字,掌握的每一个知识,都连着一条活生生的命!都关系着一个家庭的悲欢!”
她挺直了尚且单薄的身躯,眼神清澈而坚定,如同戈壁夜空中最亮的星辰:
“我发誓,我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医生!不仅仅是为了我的部落,也是为了所有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我要用我的一生,去学习,去救人,让知识的灯火,照亮更多需要帮助的角落!”
秦湘云上前紧紧拥抱住古丽,泪水滑落。宋书羽和王团长看着这个在他们眼前成长起来的姑娘,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欣慰和期望。
古丽的誓言,如同这冬夜里最温暖的灯火,预示着这片土地上,不仅仅有钢铁的轰鸣和粮食的丰收,更有人才的茁壮成长和文明的薪火相传。冬训,不仅是在砺剑,更是在铸魂。独立一团的未来,正因为有这些在不同岗位上坚守、奋斗、成长的每一个人,而显得更加坚实,更加充满希望。
http://www.hlys.cc/47207/15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