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磨刀霍霍
推荐阅读:
都市极品医神叶辰
叶辰夏若雪
都市神医叶辰孙怡夏若雪
重生成为超级财阀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四合院:垂钓诸天万物
重生了,谁还谈个狗屁恋爱!
我的谍战岁月
重生八零:甜宠娇妻有点辣
女友劈腿小鲜肉,我京少身份曝光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命令如山,倾泻而下。独立一团所在的绿洲基地,仿佛被投入了一颗巨大的石子,平静的水面瞬间被打破,激荡起层层汹涌的波涛。往日里忙于耕田、放牧、做工的景象骤然一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浓得化不开的战争氛围。后勤保障,全面启动。
苏青成了整个基地最忙碌的人之一。她的办公室兼物资仓库,门槛几乎要被踏破。
“苏干事,这是各连队统计上来的衣物尺寸,急需加厚棉衣和皮帽!”
“苏大姐,木工组问,您要的五百副雪橇和一百副担架,三天内必须完成,人手不够啊!”
“苏医生,卫生队请求增拨止血带、磺胺粉和酒精!”
面对潮水般的需求,苏青展现出了惊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她眼圈泛黑,声音沙哑,却始终保持着高效的运转。
妇女们被全部动员起来。能缝纫的,集中在几个大仓库里,日夜不停地踩着缝纫机,或者直接手针缝制。羊皮、棉花、粗布,如同流水般被加工成一件件厚重的皮袄、护耳帽、手套。不会缝纫的,则帮忙鞣制皮革,絮棉花,或者按照郑教授提供的土法,用木头和用煤烟熏黑的玻璃片制作简易“雪盲镜”。
炊事班灶火日夜不息。大锅炒制的炒面香气混合着油脂的腻味,弥漫在空气中。他们将宝贵的面粉、青稞粉混合盐和糖,在铁锅里反复干炒,直到焦香扑鼻,便于保存和携带。平日里舍不得多用的猪油、羊油被熬制出来,冷凝成块,和压缩的奶疙瘩一起,作为高能量的补给。
木工组和铁匠铺叮当作响,热火朝天。锯木头、刨木板、打造金属构件。一副副结构坚固的雪橇和爬犁被制造出来。铁匠们则按照宋书羽画的简图,尝试打造一种特殊的、带倒钩的铁质箭头,以及加固爆破用的铁皮箍。
军事训练,如火如荼。
操场上,往日里熟悉的生产口令,被激昂的军事口令取代。
“突击队,跟上!注意掩护!”
“狙击手,寻找制高点!目标,前方三百米假人机枪手!”
“爆破组,检查导火索,模拟投掷!”
孙德胜和李铁柱亲自督阵,声嘶力竭。战士们顶着戈壁滩上依旧凛冽的寒风,进行着高强度、针对性的训练。
火力突击队的成员,是从全团选拔出的最勇敢、最强壮的战士。他们反复练习利用地形地物匍匐前进、快速接近、投掷集束手榴弹和爆炸包的动作。用的虽然是训练用的沙包,但每个人都神情肃穆,仿佛手中捧着的是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决心。
狙击分队则由陈刚亲自挑选和指导。他们趴在冰冷的土地上,练习着远程精确射击和伪装潜伏。陈刚将自己在雪山侦察的经验倾囊相授:“雪山环境下,光线反射强,风速变化快,瞄准时要考虑提前量……呼吸要稳,心要静,手指轻轻扣动,不能猛……”
山地穿插小队的训练最为神秘和艰苦。他们在赛买提和阿卜杜勒大叔的带领下,不再局限于操场,而是直奔基地外围的丘陵和尚未完全融雪的背阴山坡。练习在没有路的地方开辟道路,练习攀爬冰坡,练习在复杂地形下保持静默行军和协同联络。
宋书羽的腿伤未愈,但他没有闲着。他拄着一根木棍,穿梭于各个训练场和工坊之间。
在爆破组,他指导战士们如何更有效地捆绑炸药,如何计算药量才能最大限度地破坏工事,又介绍了“空心装药”的初步概念,以增强破甲能力,虽然限于条件难以完美实现,但启发了大家用铁皮碗制造锥形罩的思路。
在铁匠铺,他和老铁匠反复商讨那种特殊箭头的打造方法。“这不是用来射人的,”宋书羽解释道,“是射向陡峭的冰壁或者岩石,后面连着绳索,可以辅助攀爬,或者设置绊索陷阱。”
他还抽空给连排级干部上课,讲解高山缺氧环境的生理反应及应对措施,强调保暖、防冻伤的重要性,甚至亲自示范如何用积雪搓揉冻僵的肢体(不能直接烤火),如何构筑简单的雪窝避寒。
技术攻坚,悄然进行。
在郑教授那间堆满图纸和工具的小屋里,一场秘密的技术攻关也在进行。宋书羽画出了一种结构相对简单的单兵抛射装置的草图——类似于大型弹弓或者简易的没良心炮的小型化版本,希望能将集束手榴弹或小型炸药包投掷到更远的距离,以应对敌人机枪的火力圈。
“原理不复杂,用弹簧或者弹性绳索提供动力,关键是稳定性和精度。”宋书羽和郑教授以及几个心灵手巧的技术员,围着草图讨论,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试验。失败是常事,但每一次微小的改进,都让大家看到一丝希望。
无形的战线。
阿卜杜勒大叔不仅带领穿插小队训练,还动用了自己的关系网络。他派出了族中绝对可靠、熟悉山路的年轻人,伪装成猎人,远远地监视着敌人据点的大致方向,留意是否有异常的车辆或人员调动,为独立一团提供着最新的、哪怕是零碎的情报。
整个独立一团,上至团长政委,下至刚刚能扛起枪的新兵,乃至后勤的妇女和老弱,所有人都清楚这一仗的意义。没有人抱怨训练的艰苦,没有人计较加班加点的劳累。一股悲壮而昂扬的气氛笼罩着这片绿洲。
他们磨砺着手中的钢枪,准备着御寒的衣物,改造着杀敌的武器。每一次挥汗如雨的训练,每一针一线的缝补,每一次叮当作响的锻造,都是在为牺牲的战友讨还血债,都是在为守护脚下的土地和国家的宝藏,积蓄着力量。
磨刀霍霍,刀锋所向,便是那巍峨雪山,便是那盘踞其中的仇敌!
基地的灯火,常常彻夜不熄。那光芒,不仅照亮了忙碌的身影,更仿佛是一种无声的宣言,向遥远的雪山宣告:我们,来了!
http://www.hlys.cc/47207/23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