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风起青萍之末(上)
推荐阅读:
叶辰夏若雪
都市神医叶辰孙怡夏若雪
都市极品医神叶辰
重生成为超级财阀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重生了,谁还谈个狗屁恋爱!
我的谍战岁月
重生八零:甜宠娇妻有点辣
柯南:猫猫和酒厂不得不说的故事
我行走江湖那些年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就在独立一团上下全力攻坚水电站和特种钢材,内部建设如火如荼之际,外部环境的暗流,再次开始不安地涌动。经历了孔雀河血战的惨败,境外的敌对势力似乎改变了策略,从明目张胆的武装袭击,转向了更加隐蔽、更加阴险的渗透与破坏。陈刚的侦察分队,如同嗅觉最灵敏的猎犬,始终警惕地巡视着边境地区和独立一团控制区域的周边。近期,他们陆续发现了一些新的、令人不安的迹象。
迹象一:虚假的“商队”
在通往基地的一条次要商道上,侦察兵发现了一支行为异常的“商队”。他们驮运的货物并不多,却对路线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熟悉,避开了所有常规的检查点。更可疑的是,他们的成员虽然穿着普通商人的服装,但举手投足间带着难以掩饰的军事化痕迹,并且对沿途的地形、水源、甚至独立一团一些小规模哨所的位置格外关注。
当巡逻队上前盘查时,他们表现得十分配合,但对货物的描述含糊其辞,最终以“走错了路”为借口匆匆离开。
迹象二:无线电的“幽灵”
基地的无线电监测站,再次捕捉到了来自边境方向的、时断时续的陌生信号。与之前不同,这次的信号频率更高,发射时间更短,采用了更复杂的跳频技术,难以追踪和破译。技术人员判断,这很可能是一种新型的、保密性更强的战术电台,用于小股精锐部队之间的短促联络。
迹象三:流言的传播
在一些与基地有来往的、位置相对偏远的游牧点和小型绿洲,开始流传起一些针对独立一团的负面谣言。有的说兵团大规模开采玉矿和煤矿,破坏了当地的风水,会引来山神震怒;有的说兵团修建水电站,截断了孔雀河的水源,下游的草场很快就会枯萎;更恶毒的是,有人散布谣言,说兵团内部因为分配不公,矛盾重重,很快就要发生内乱……
这些流言编造得似是而非,利用了部分民众对新生事物的不了解和迷信心理,意图离间独立一团与当地群众的关系,制造恐慌和不信任。
陈刚将这些零散的情报汇总后,立刻向团部做了详细汇报。
“看来,他们是换了打法。”孙德胜看着报告,眉头紧锁,“正面打不过,开始玩阴的了。侦察、渗透、心理战……花样还不少。”
李铁柱冷哼一声:“不管他们玩什么花样,老子都能给他捅穿!加强巡逻和盘查,看到可疑分子先抓起来再说!至于那些造谣的,查出来严惩不贷!”
宋书羽则思考得更深一些:“团长,参谋长,敌人的这些举动,看似零散,但目标很可能是一致的。侦察地形和哨所,是为未来的渗透或袭击做准备;新型电台,说明他们可能投入了更专业的力量;散布谣言,则是想从内部瓦解我们的群众基础,让我们孤立。我怀疑,他们正在策划一个比上次袭击水电站更复杂、更长期的阴谋。”
“有道理。”孙德胜点了点头,“我们不能被动应付。陈刚!”
“到!”
“你的人,给我盯死那几个出现异常的区域!特别是那个‘商队’消失的方向!想办法摸清他们的落脚点和联络人!电台监测要继续,尽量多收集信号特征。另外,派几个机灵的,化装成牧民,到流传谣言的地方去,查查源头是哪里!”
“是!”
“老李,内部警戒不能松,尤其是水电站工地和几个厂矿,要防止敌人小股精锐的渗透破坏。对来往人员,包括我们自己人,都要加强审查。”
“明白!”
“老宋,”孙德胜看向宋书羽,“群众工作这块,还得你多费心。跟阿卜杜勒大叔他们多沟通,解释清楚我们开采资源和修建水电站的科学道理和长远好处,揭穿那些谣言的荒谬。让秦湘云的学校也组织孩子们,用最朴实的语言,回家告诉父母,兵团是来帮助大家过上好日子的。”
“好,我立刻去安排。”宋书羽应道。
会议结束后,独立一团再次如同精密仪器般运转起来,应对着这来自暗处的、无形的新挑战。
宋书羽找到阿卜杜勒大叔,将情况坦诚相告。阿卜杜勒大叔听后很是气愤:“这些该死的老鼠!就知道在暗地里搞破坏!宋先生,你放心,我和我的族人,绝不会相信这些鬼话!我们会告诉所有认识的人,兵团是我们的朋友,是带来和平和希望的雄鹰!”
秦湘云也在学校组织了主题活动,让孩子们了解煤矿、钢铁和水电站对未来生活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做“科学的小喇叭”,回家消除父母的疑虑。
然而,宋书羽心中的隐忧并未完全消除。他知道,这种隐蔽的斗争,往往比真刀真枪的战场更加复杂和耗时。敌人隐藏在暗处,耐心地寻找着缝隙。
风起于青萍之末。这些看似微小的迹象,或许正预示着一场新的、更加隐秘而激烈的较量,即将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展开。独立一团在专注建设的同时,必须睁大双眼,时刻准备斩断那些从阴影中伸出的黑手。
http://www.hlys.cc/47207/27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