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看不见的战线 (上)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就在独立一团内部紧锣密鼓地规划未来发展蓝图,全力消化水电站建成带来的红利,并向新的技术高地发起冲击时,那条从未真正平静过的、对敌斗争的“看不见的战线”,再次传来了令人警觉的讯号。敌人如同戈壁上的毒蝎,一次重击之后,往往会潜伏起来,积蓄毒液,等待下一次出击的机会。

  信号的异动

  基地的无线电监测站,如同永不疲倦的耳朵,始终监听着空中的电波。近期,技术人员发现,那个熟悉的、属于境外敌对组织的信号特征,再次出现了!与“雷霆”行动前相比,这次的信号发射规律更加诡异,采用了更复杂的加密模式(基于缴获密码本的升级),而且发射地点飘忽不定,难以精确定位。

  “他们恢复了通讯,而且更加谨慎,技术也在升级。”监测站负责人向陈刚汇报,“从信号特征分析,他们可能更换了更先进的电台,并且采用了跳频和短突发技术,反侦察能力很强。”

  陈刚眉头紧锁。这意味着,上次的歼灭战虽然重创了其武装渗透力量,但并未伤及其指挥通讯中枢。对方正在舔舐伤口,重整旗鼓,并且吸取了教训,提升了隐蔽性。

  人力的反馈

  几乎同时,阿卜杜勒大叔也带来了一条来自边境另一侧、通过隐秘渠道传递过来的消息。据他的族人反映,近期在境外那个敌对势力的训练营地里,似乎又在招募和训练新的人员,而且训练内容不再局限于单纯的军事技能,增加了诸如“心理战”、“情报搜集”、“破坏技术”等科目。更值得注意的是,有迹象表明,他们似乎在尝试接触和收买一些经常往来于边境两侧、熟悉独立一团情况的商人或牧民。

  “他们在改变策略,”阿卜杜勒大叔忧心忡忡地对宋书羽和孙德胜说,“像狐狸一样,不再硬冲,而是想方设法钻洞了。”

  内部的筛查

  结合无线电信号和人力的双重情报,独立一团领导层判断,敌人在武装渗透受挫后,很可能将重点转向了情报窃密、内部策反和心战破坏。其目的,不再是单纯的军事破坏,而是试图从内部瓦解独立一团的凝聚力,窃取技术机密,破坏稳定大局。

  孙德胜立刻指示李铁柱和陈刚,加强内部保卫和反间谍工作。

  · 对全团人员,特别是近期调入、有复杂社会关系、或接触核心机密的人员,进行了一次更细致的政治审查和背景筛查。

  · 加强了水电站、钢铁厂、炸药库、电台机房等要害部门的警卫和出入管理制度。

  · 在职工和家属中,开展了保密防谍的宣传教育,提高大家的警惕性。

  “钓鱼”行动

  面对敌人升级的隐蔽斗争手段,单纯防御显然不够。陈刚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钓鱼”行动。

  “既然他们想搞情报,想策反,那我们何不投其所好?”陈刚在地图上指点着,“我们可以故意释放一些经过精心设计的‘诱饵’信息,比如某个‘重要技术项目’的‘薄弱环节’,或者某个‘对现状不满的干部’的信息,通过可控的渠道泄露出去,引诱他们上钩,然后顺藤摸瓜,揪出他们潜伏的情报网和内线。”

  这个计划风险与机遇并存。搞得好,可以再次重创敌特组织;搞不好,则可能弄巧成拙,造成真实情报的泄露甚至内部混乱。

  宋书羽仔细权衡后,表示了支持:“这个想法有可行性,但必须周密策划,绝对控制。‘诱饵’信息必须是完全虚假的,或者经过严格脱敏处理的。执行人员必须绝对可靠,整个过程要在我们的严密监控之下。”

  孙德胜最终拍板:“可以尝试!由陈刚负责制定详细方案,我和宋工审核。记住,安全第一,宁可钓不到鱼,也不能让鱼把饵真的吞了还伤了手!”

  山雨欲来

  就在“钓鱼”行动紧锣密鼓筹备之际,一起看似意外的事件,引起了宋书羽的警觉。

  负责水轮机维护的一名年轻技术员,在例行检查时,发现压力钢管的一个法兰连接螺栓有轻微松动的痕迹。这本是正常的设备振动可能导致的现象,但这名技术员责任心很强,还是报告了。

  王振虎带人检查后,确认只是轻微松动,并未影响安全,便按照规定进行了紧固。但在随后的闲聊中,王振虎无意中提到,类似的小问题最近似乎出现了好几起,虽然都不严重,但频率似乎比刚投产时高了一点。

  说着无心,听者有意。宋书羽的直觉告诉他,这或许不是巧合。在技术规程日益严格、维护人员日益熟练的情况下,小故障频率的异常升高,是否意味着某些看不见的因素在起作用?是设备自身的疲劳?操作中的细微疏忽?还是……有某种不为人知的、轻微的干扰或破坏?

  他没有声张,只是嘱咐王振虎加强设备巡检和数据记录,留意任何微小的异常。同时,他让陈刚在“钓鱼”行动中,也适当关注一下与技术安全相关的可疑迹象。

  看不见的战线,硝烟再起。敌人变得更加狡猾,斗争的形式更加隐蔽。独立一团在迈向光明未来的征程上,必须同时擦亮双眼,时刻准备着与那些隐藏在阴影中的敌人,进行另一场无声却同样至关重要的较量。

  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一次,考验的将是智慧、耐心和精细的内功。
  http://www.hlys.cc/47207/28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