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龙中文网 > 钢铁雄心:开局一座戈壁城 >第128章 思想的涟漪——“投机倒把”风波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128章 思想的涟漪——“投机倒把”风波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就在基地建设高歌猛进之时,一股不大不小的思想涟漪,在人们中间悄悄荡开。起因是毛纺厂和食品加工厂生产出的多余产品——主要是质地厚实的毛毯和味道清甜的白砂糖。

  按照最初的计划,这些产品主要用于内部配给和与其他兄弟师团以物易物,换取急需的粮食、药品和一些无法自产的工业品。然而,随着产量稳步提升,除了完成内部需求和计划交换外,开始有了少量“富余”。

  这时,有几位从内地来的、脑子比较活络的职工,私下里找到了主管后勤的副团长,提出了一个建议:“副团长,咱们这些毛毯和白砂糖,质量这么好,堆在仓库里也是浪费。听说附近巴扎(集市)上,老乡们很喜欢,能换回来不少新鲜的牛羊肉、鸡蛋、干果,甚至一些咱们急需的皮革、药材。是不是可以……允许职工们用自己积攒的津贴,少量购买一点,去巴扎上换点东西,改善一下生活?也算……活跃经济嘛。”

  这个建议,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立刻在团领导层内部引起了争论。

  负责思想政治工作的孙德胜副政委首先表示了坚决反对:“这怎么行?这不成‘投机倒把’了吗?我们是兵团,是战斗队、生产队、工作队,不是做买卖的商贩!这种资本主义的苗头,必须坚决刹住!职工生活有困难,我们应该通过发展生产、向上级申请来解决,而不是搞这种歪门邪道!”

  提出建议的后勤副团长则有些委屈:“老孙,话不能这么说。同志们常年累月在这戈壁滩上吃苦,伙食单调,生活艰苦。能用自己省下来的津贴,换点肉蛋奶改善一下,也是人之常情。而且,这确实能换回一些我们需要的物资,减轻点供应压力,怎么能算‘投机倒把’呢?”

  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下。消息不知怎么传了出去,在职工和战士们中间也引起了热议。

  有的老战士观念传统,认同孙副政委:“咱们是来屯垦戍边的,不是来享福的!想想牺牲的艾山、赵大山,他们图啥?不能忘了本!”

  而一些年轻职工,特别是成了家、有孩子的,则倾向于后勤副团长的意见:“凭自己的津贴换东西,又不是偷不是抢,怎么就不行了?娃儿好久没尝过肉味了,换点鸡蛋给孩子补补身子,有啥错?”

  这股风气甚至影响到了学校,有孩子因为家里用毛毯换了一只羊,在学校里分到了羊肉干而引来了其他孩子的羡慕或议论。

  秦湘云敏锐地察觉到了学生们中间微妙的情绪变化。她没有简单地进行说教,而是在一次思想品德课上,将这个问题抛了出来,组织了一场小讨论。

  “同学们,你们觉得,用我们工厂生产的东西,去集市上换需要的东西,是对是错呢?”

  孩子们争相发言,有的说对,有的说错,各有理由。

  秦湘云引导他们:“那我们首先要想,我们独立一团为什么而生产?我们生产的毛毯,最初是为了什么?白砂糖呢?”

  “为了大家都有衣服穿,有糖吃!”

  “对,也不全对。”秦湘云温和地说,“我们生产,首先是为了保障我们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屯垦戍边’的任务。如果每个人都只想着用自己的产品去换个人需要的东西,那集体的需求谁来保障?我们共同的仓库还能充实起来吗?我们还能有能力去帮助更困难的兄弟单位吗?”

  她顿了顿,看着若有所思的孩子们,继续说:“但是,孙副政委的话完全对吗?同志们希望改善生活,是不是就一定是‘忘了本’、是‘资本主义’呢?我看也不尽然。我们艰苦奋斗,不正是为了让大家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吗?”

  她把问题留给了孩子们思考,也把这场讨论带回了团党委会。

  王团长主持了会议,让各方充分发表意见。宋书羽最后发言,他思考了很久,说道:“这件事,我觉得不能简单地用‘对’或‘错’来评判。它反映了我们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一方面,我们必须坚持计划为主,保证集体利益和长远发展,绝不能放任自流,动摇根基。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职工群众合理的物质文化需求,堵不如疏。”

  他提出了一个折中的建议:“我建议,是否可以在严格管理和控制下,由后勤部门统一组织,用少量计划外的富余产品,与周边群众进行有组织的、定点的物资交流,换回的物资纳入集体食堂或福利,按需分配。同时,加强思想引导,讲清楚‘大河有水小河满’的道理,鼓励大家将主要精力放在扩大生产、提高集体财富上。”

  这个建议,既坚持了原则,又照顾了实际情况,得到了大多数委员的认同。

  最终,团里出台规定:严禁个人私自拿产品外出交易;由后勤部门设立一个“物资交流点”,定期、限量地用部分富余产品与周边民族公社进行物资交换,换回的牛羊肉、蛋奶等,主要用于改善一线劳动强度大的职工和伤病员的伙食。

  规定一出,争论渐渐平息。虽然无法完全满足所有人的个人需求,但看到集体伙食偶尔的改善,尤其是看到换回的药材及时救治了病人,大多数人都表示了理解和支持。

  这场“风波”虽小,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它让独立一团的领导层和群众都意识到,在建设道路上,不仅要面对自然界的风沙和技术的难关,还要不断应对和解决随着发展而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如何在坚守初心与适应变化之间找到平衡,将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http://www.hlys.cc/47207/30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