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希望的垄沟——播种机实战检验
推荐阅读:
叶辰夏若雪
都市神医叶辰孙怡夏若雪
都市极品医神叶辰
重生成为超级财阀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重生了,谁还谈个狗屁恋爱!
我的谍战岁月
重生八零:甜宠娇妻有点辣
柯南:猫猫和酒厂不得不说的故事
我行走江湖那些年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第一台完全自制的谷物条播机被推出车间的那个清晨,几乎整个独立一团都沸腾了。它不像“戈壁一号”那样充满钢铁巨兽的力量感,却以其精巧的结构和蕴含的精准希望,牵动了所有人的心弦。阳光洒在光洁的种箱、排列整齐的开沟器和那至关重要的排种器上,反射出冷冽而可靠的光芒。王振虎抚摸着播种机的机架,如同抚摸自己孩子的头颅,眼中满是血丝,却闪烁着难以掩饰的骄傲。这台机器,凝聚了车间数月来的心血,是突破精密制造壁垒的见证。
“同志们!”王团长站在田埂上,声音洪亮,“今天,咱们的‘铁牛’要配上这‘巧手’了!这是咱们独立一团农业机械化的又一大步!能不能让种子睡得好,出得齐,长得壮,就看今天这一遭了!张建业!”
“到!”张建业挺胸出列,他身后是神情肃穆的赵大牛。
“由你驾驶‘戈壁一号’,赵大牛操作播种机,进行首次实战播种!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保证完成任务!”
作业地点选在了一块经过秋翻、平整待播的冬小麦示范田。土壤墒情良好,土块细碎,是检验播种机性能的理想场所。田埂上,宋书羽、王振虎、秦湘云、农业连的老把式们,以及许多闻讯赶来的战士和群众,将田边围得水泄不通。阿卜杜勒老人也带着几个乡亲站在外围,低声交谈着,目光紧盯着那台奇妙的机器。
张建业熟练地启动“戈壁一号”,低沉有力的轰鸣声打破了田野的宁静。赵大牛深吸一口气,在众人的注视下,走到播种机后,按照训练规程,检查种箱(里面装满了饱满的麦种)、调节播量手柄、确认开沟器深度。
“挂接!”张建业发出指令。
赵大牛和一名辅助手用力抬起播种机的牵引架,与拖拉机的挂钩对接。这一次,比第一次熟练了许多。
“试运转!”
张建业控制拖拉机缓慢前行,地轮转动,通过传动链条带动排种器发出轻微的“咔哒”声。赵大牛弯腰仔细观察排种口,确认种子开始均匀流出,没有堵塞。
“一切正常!可以开始作业!”赵大牛大声报告,声音因紧张而有些发颤。
张建业点点头,挂上预定档位,缓缓松开离合器。“戈壁一号”发出沉闷的负荷声,拖着播种机,稳稳地驶入田间。
所有人的心都随着播种机的行进提到了嗓子眼。
开沟器首先切入土壤,划出两条深度一致、笔直的种沟。紧接着,排种器那经过千锤百炼的槽轮,精准地将定量的麦粒带入种沟。覆土器随后将细土均匀地覆盖在种子上,并轻轻镇压。
拖拉机身后,留下了两条覆土平整、隐约可见种沟痕迹的播种带。与旁边人工撒播后粗放耙平的土地相比,显得格外规整、精致。
“成了!播下去了!”
“看那沟,多直!多匀!”
田埂上爆发出第一阵欢呼。农业连的老连长激动地扒开刚刚播下的土层,仔细查看种子的分布和深度,连连点头:“好!好啊!深度合适,种子散得开,不挤疙瘩!这比咱们手播强太多了!”
宋书羽和王振虎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如释重负的喜悦。第一步,成功了!
然而,考验才刚刚开始。随着作业面积的扩大,一些在静态测试中难以发现的问题,开始暴露出来。
问题一:地头掉种。 在拖拉机地头转弯、提升播种机时,由于排种器惯性或传动瞬间脱离,总会有少量种子洒落在非播种区。赵大牛试图通过快速操作来减少损失,但效果不佳。
问题二:种箱结拱。当种箱内种子消耗到一定程度时,在行驶颠簸下,麦粒有时会形成“桥拱”,导致排种器断条。赵大牛不得不时常停车,用木棍敲打种箱疏通。
问题三:操作手疲劳与适应性。赵大牛需要全程跟在播种机后,时刻观察排种情况、调节手柄、处理突发问题。在颠簸的田地里长时间行走和专注工作,对体力消耗巨大。几个来回下来,他已是大汗淋漓。
张建业通过后视镜观察到赵大牛的疲惫,也注意到了地头掉种的问题。在一个地头,他停下车,召集赵大牛和辅助手开了一个简短的现场会。
“地头掉种,看来是结构问题,需要技术改进。种箱结拱,我们可以试试在箱子里加个简单的搅拌杆。”张建业分析道,“大牛,你感觉怎么样?”
赵大牛抹了把汗,喘着气说:“队长,机器是好机器,就是……就是这跟着跑,太累人了,而且一不注意就容易出状况。”
“看来,光有一个操作手不够。”张建业思考着,“也许需要两个人配合,一个负责驾驶和总体监控,一个专职负责播种机的操作和观察。或者,我们得想办法让操作手能坐在机器上?”
他将这些问题一一记录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这些都是宝贵的、来自实战的第一手资料。
尽管存在这些问题,但播种机展现出的巨大优势是毋庸置疑的。作业效率远超人工,播种质量更是天壤之别。当整整五十亩示范田在夕阳下全部播完,展现出整齐划一的播种带时,所有人都被这机械的力量和美所折服。
农业连的老把式们迫不及待地走进田里,仔细检查着播种深度和均匀度,脸上笑开了花:“这下好了!明年这苗情,肯定错不了!咱们这‘沃土计划’,算是插上翅膀了!”
王团长用力握着宋书羽和王振虎的手:“老宋!老王!你们又立了一大功!这播种机,是咱们的又一柄利器!”
宋书羽看着疲惫却兴奋的赵大牛,看着本子上记录的问题,对张建业说:“建业,看到没有?机器造出来只是开始,如何用好它,优化它,是一个更长的课题。你们农机队,责任重大啊!”
张建业郑重地点点头:“宋老师,我明白。我们会尽快总结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并制定标准的播种机操作规程。”
首战告成,希望的金色种子,随着这台精密的机器,被深深地、均匀地播撒进了独立一团的土地里,也播撒进了每一个人的心中。虽然还有瑕疵,但那条条笔直的垄沟,已然勾勒出了丰收最坚实的基础。
http://www.hlys.cc/47207/32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