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黑石滩的密码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驼铃叮当,打破了清晨戈壁的寂静。宋书羽带领的勘探小队离开了团部驻地,向着西北方向那片被称为“黑石滩”的未知区域进发。队伍包括十名勘探队员(主要由原军工小组骨干和懂点地质的战士组成)和五名孙德胜精心挑选的侦察兵担任护卫,此外还有阿卜杜勒大叔主动要求同行作为向导。

  越往西北走,地貌逐渐发生变化。平坦的戈壁滩开始出现更多起伏的丘陵,地面的颜色也从普遍的土黄色,慢慢掺杂进越来越多的深褐色乃至黑色的砾石。这些黑石大小不一,棱角分明,在阳光下泛着沉闷的光泽。

  “就是这里了,宋团长。”阿卜杜勒大叔勒住骆驼,指着前方一片广袤的、仿佛被泼了墨汁的土地,“黑石滩,我们族人很少深入这里,老人们说,这里的石头会‘吃’掉方向。”

  宋书羽翻身下驼,捡起一块巴掌大的黑色石头。入手沉甸甸的,质地坚硬。他取出随身携带的指北针,果然,指针不再稳定地指向北方,而是微微颤抖着,偏向手中的黑石方向。

  “磁性!很强的磁性!”旁边的小刘兴奋地喊道,“团长,这很可能就是我们要找的磁铁矿!”

  勘探队员们顿时激动起来,纷纷下驼,开始采集样本,用简易的磁铁进行测试,确认无疑,这些裸露的黑色石头,大部分都带有明显的磁性!

  “太好了!这么快就找到了!”李铁柱(作为生产参谋,他也加入了勘探队)挥舞着一块黑石,咧着嘴笑。

  然而,宋书羽的眉头却微微皱起。他站在一处稍高的土坡上,环顾整个黑石滩。这片区域面积很大,黑色的矿石分布似乎并非完全杂乱无章,隐约呈现出某种……带状或者环状的分布趋势?而且,其核心区域,似乎指向远处那条已经干涸、河床裸露的古老河道方向。

  这让他不由得想起了羊皮纸上那些环绕“白山”标记的、弯曲的辅助符号。

  “先不要急着下结论。”宋书羽冷静地吩咐道,“分散勘察,注意记录不同区域的矿石品相和分布规律。特别注意那条干河床附近的情况!”

  队伍分散开来,两人一组,开始进行初步的地表勘探和取样。宋书羽则带着阿卜杜勒大叔和两名侦察兵,沿着干涸的河床向深处走去。

  河床内同样布满了黑色的砾石,但比外围的要细碎许多。走了约莫一里多地,走在前面的一名侦察兵突然发出警示:

  “团长,有情况!”

  宋书羽快步上前,只见在河床一侧被风蚀严重的土崖下,散落着几块异常巨大的、颜色更加黝黑、几乎不反光的巨石。这些巨石的表面,似乎有着人工雕琢的痕迹!

  他走近仔细查看,心脏猛地一跳!

  其中一块较为平整的巨石表面,赫然刻着几个模糊的、但与羊皮纸上符号同源的古老标记!那弯曲的线条,那抽象的图案,几乎一模一样!而且,这些刻痕深入石髓,历经风沙侵蚀依然可辨,显然年代极为久远。

  “阿卜杜勒大叔,你见过这种符号吗?”宋书羽指着刻痕问道。

  阿卜杜勒大叔凑近看了半天,摇了摇头,面色凝重:“没见过……但这种感觉……很古老,很不一般。我们族里最老的老人,可能都没见过。”

  宋书羽用手仔细抚摸着那些冰冷的刻痕,试图感受其蕴含的信息。系统的知识库再次被调动,进行比对分析。反馈信息显示,这些符号的风格,与历史上某个活跃于丝绸之路早期、后来神秘消失的西域古国“墨山国”的祭祀符号有高度相似性!墨山国以善于利用天然磁石和观测星象着称,传说掌握着某种“引动天雷”的秘法。

  “引动天雷”……“雷神之怒”……

  线索似乎越来越清晰地指向了同一个方向!

  就在这时,负责在另一侧勘察的队员也发出了惊呼:“团长!快来看!这里有个洞口!”

  宋书羽立刻赶过去。只见在河床另一侧的崖壁底部,堆积的黑色碎石似乎有被人工清理过的痕迹,露出了一个仅容一人弯腰通过的、黑黢黢的洞口!洞口边缘光滑,明显是长期被水流冲刷或者……人工开凿形成的!一股阴冷、带着浓重土腥味的气息从洞内涌出。

  “是矿洞?还是……”李铁柱凑过来,好奇地往里张望。

  宋书羽示意大家后退,他仔细观察洞口周围。没有新鲜的足迹,只有一些被风沙半掩的、凌乱的动物爪印。他捡起一块石头扔进去,传来一阵咕噜噜的滚动声,回声悠长,说明内部空间不小,而且有坡度。

  “看来,秘密就在这里面了。”宋书羽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决定,“准备火把和绳索,我进去看看。”

  “团长,太危险了!让我带人先下去探探!”孙德胜(他坚持担任护卫队长)立刻阻拦。

  “是啊,团长,里面什么情况都不知道!”其他人也纷纷劝道。

  “正因为危险,我才必须第一个下去。”宋书羽态度坚决,“我有在狭窄空间行动的经验(指之前的坎儿井和敌特矿井)。你们在外面警戒,保持联络。如果半小时内我没有发出安全信号,或者里面传来异常动静,孙参谋,你立刻带人撤离,返回团部报告!”

  他不由分说,开始整理装备:背上步枪,腰间别着手枪和匕首,插上几根准备好的、浸了油脂的火把,将长绳系在腰间,另一头交给洞外的战士。

  “小心。”阿卜杜勒大叔递过来一个皮囊,“里面是奶酒,壮胆,也能……驱邪。”老人眼中带着一丝担忧。

  宋书羽笑了笑,接过皮囊挂在身上,然后点燃一支火把,毫不犹豫地弯腰钻进了那个未知的洞口。

  黑暗瞬间吞噬了火光,只剩下洞口透进来的一点微光。洞内通道狭窄而陡峭,向下延伸。石壁湿滑,布满了苔藓和不知名的菌类。空气潮湿阴冷,带着一股浓郁的、类似铁锈和硫磺混合的怪异气味。

  宋书羽一手举着火把,一手扶着湿滑的洞壁,小心翼翼地向下摸索。系统在脑海中保持着低功耗的环境扫描,提示着前方结构的稳定性和空气成分(虽然简陋,但能预警缺氧或有害气体)。

  下降了大约十几米,通道开始变得平缓,并逐渐开阔起来。火把的光芒照亮了前方的景象,宋书羽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眼前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溶洞,洞顶垂下无数犬牙交错的钟乳石。而在溶洞的中央,并非预想中的矿脉,而是……一座用巨大的黑色磁铁矿原石垒砌而成的、简陋而古朴的圆形祭坛!

  祭坛约一人多高,分为三层,每一层都刻满了那种古老的、扭曲的符号。祭坛的顶端,并非供奉着神像,而是插着一根已经锈蚀不堪、但依旧能看出大致形状的……金属长杆!长杆指向洞顶的一个天然孔洞,孔洞外依稀能看到一线天空。

  更让宋书羽震惊的是,在祭坛的周围,散落着一些早已腐朽的木质器具和不少……人类的骸骨!那些骸骨姿态各异,有的匍匐在祭坛前,有的蜷缩在角落,仿佛在举行某种仪式时遭遇了突如其来的灾难。

  这里不是矿洞,而是一处古老的祭祀遗址!墨山国祭祀“雷神”的遗址!

  宋书羽走近祭坛,火光照耀下,他能清晰地看到祭坛表面那些符号中,有些似乎与羊皮纸上记载的、关于“雷神之怒”的描述部分重合。而插在顶端的那根金属杆,虽然锈蚀严重,但其材质……似乎并非普通的铁铜!

  他强忍着心中的震撼,仔细检查祭坛和周围的骸骨。在一具靠在祭坛基座旁的、相对完整的骸骨手指骨下,他发现了一块用黑色石头打磨成的、巴掌大的薄板。

  拂去上面的灰尘,石板上用更加精细的线条,刻着一副复杂的地图!地图的核心,正是这座祭坛,而从祭坛延伸出数条线,指向不同的方向,其中一条最粗的线,蜿蜒向上,通过那个孔洞,指向外界某个特定的方位……那条线的尽头,标注着一个更加复杂、如同闪电交织般的符号!

  这石板,似乎是这座祭祀遗址的“结构图”或者“能量引导图”?

  难道古人真的掌握了某种利用天然磁石和特定地形,引导或放大自然雷电的方法?那根金属杆就是引雷针?所谓的“雷神之怒”,并非超自然力量,而是被引导和利用的天地之威?

  这个发现,让宋书羽感到一阵头皮发麻。如果猜测是真的,那这古代文明的智慧,简直惊人!而敌人寻找的,恐怕不仅仅是铀矿,更是想得到这种失落的技术!

  必须将这里彻底保护和研究起来!

  他小心翼翼地将石板收起,又仔细检查了一圈,确认没有其他更有价值的发现后,准备按原路返回。

  然而,就在他转身的刹那,眼角的余光似乎瞥见,在祭坛后方那片更深的阴影里,有什么东西……动了一下?

  他猛地举起火把照去——

  阴影里空空如也,只有嶙峋的岩石和垂落的钟乳石。

  是错觉吗?

  宋书羽不敢大意,握紧了手枪,缓缓后退。

  突然,一阵极其轻微、仿佛鳞片摩擦岩石的“沙沙”声,从那片阴影深处传来!

  有东西!这洞里有活物!
  http://www.hlys.cc/47207/3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