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地宫迷雾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经过几天的充分准备和适应,在陈刚科长严密的安全部署下,郑文渊教授带领的考古工作队,终于在宋书羽和一小队精锐战士的护卫下,首次进入了那个位于黑石滩干涸河床崖壁下的神秘洞口。

  为了确保安全,陈刚制定了周密的计划:由孙德胜带领侦察兵提前一天对洞口周边进行彻底清场和布控;进入时,先由带着防护装备的战士探查前路,确认无坍塌和生物威胁后,专家再进入;洞内全程保持通讯(用临时拉设的有线电话)和照明(汽灯和手电);规定在洞内停留时间,并设置紧急撤离预案。

  宋书羽亲自陪同郑教授进入。再次踏入这个阴冷潮湿的洞穴,他的心情与上次独自探索时截然不同。多了专家的严谨和战士的护卫,少了那份孤身涉险的紧张,但那份对未知的敬畏却丝毫未减。

  当巨大的天然溶洞和那座巍峨的黑色磁石祭坛再次呈现在眼前时,尽管早有心理准备,郑教授和他身后的年轻助手们还是发出了抑制不住的惊叹。

  “天哪……这……这太壮观了!”一个年轻的女助手捂住嘴,眼睛瞪得老大。

  “看这祭坛的垒砌方式!完全利用天然磁石的原貌,契合自然之道!”另一个戴着厚眼镜的男助手激动地指着祭坛的结构。

  郑教授则显得沉稳许多,但他微微颤抖的手和镜片后闪烁着狂热光芒的眼睛,暴露了他内心的激动。他没有急于靠近祭坛,而是先站在洞口,用手电光仔细地扫视着整个溶洞的布局、岩壁的构造、以及那些垂落的钟乳石。

  “宋团长,你上次提到的那种……守护生物?”郑教授低声问道。

  宋书羽警惕地看了看祭坛后方那片阴影,点了点头:“就在那片阴影里,一条很大的怪蛇。上次我用奶酒似乎起到了安抚作用。”

  郑教授若有所思:“奶酒……可能与古代的祭祀仪式有关。看来,我们需要尊重这里的‘原住民’。”他示意助手拿出准备好的、一种特制的熏香点燃,淡淡的、带着药草清香的烟雾在洞内弥漫开来。

  “这是根据一些古籍记载配制的安神香,对一些敏感的生物或许有效。”

  不知道是熏香的作用,还是因为这次人多势众,那条怪蛇始终没有现身,只有那片阴影依旧深邃,仿佛有一双无形的眼睛在暗中注视着这群不速之客。

  在确认暂时安全后,郑教授才带着助手们,小心翼翼地靠近祭坛。他们首先对祭坛周围散落的人类骸骨进行了初步勘察和记录。

  “这些骸骨……死亡姿势很奇特,不像是正常死亡,也不像是被屠杀。”郑教授蹲在一具匍匐在祭坛前的骸骨旁,仔细观察,“更像是……在某种仪式过程中,突然遭遇了变故?你看他的指骨,还保持着一种抓握或者祈祷的姿势。”

  “教授,您看这个!”一个助手在祭坛基座旁,发现了一个半埋在尘土里的、用黑石雕成的碗状器皿,里面还有一些早已干涸板结的、暗红色的残留物。

  郑教授小心地取样封装:“带回去分析成分。”

  接着,研究的重点放在了祭坛本身。助手们架起测量仪器,对祭坛的尺寸、方位、每一层刻画的符号进行精细的测绘和拓印。郑教授则和宋书羽一起,研究那根插在祭坛顶端的、锈蚀的金属杆。

  “这材质……非铁非铜,似乎掺杂了其他金属,韧性极好,历经千年而不完全朽烂。”郑教授用放大镜仔细看着金属杆的断口,“顶端原本应该还有结构,可能是指向性的,或者用于承接什么东西……”

  他的目光顺着金属杆指向的洞顶孔洞望去:“这个孔洞的位置也很巧妙,正好对应某个特定时节的天象?引雷……难道真的是引导自然雷电?”

  宋书羽拿出了那块在祭坛旁发现的黑色石板地图。郑教授看到石板,眼睛顿时亮了,如同看到了稀世珍宝。他接过石板,就着汽灯的光芒,仔细研读起来,手指沿着那些刻画线条缓缓移动,口中念念有词,似乎在对照着某些记忆中的古籍资料。

  “……没错……没错……这线条的走向……与《西域舆地考》中残篇记载的‘墨山导引图’残片能对应上!”郑教授越看越激动,“这不仅仅是地图,这更像是一张‘能量路径’或者说‘仪式场’的结构图!你们看这条最粗的线,从祭坛发出,通过孔洞指向外界……这指向的是……”

  他的手指顺着那条粗线延伸的方向,最终落在了石板边缘一个代表山脉的符号上,那个符号旁边,正是那个复杂的、如同闪电交织的标记!

  “这个方位……结合我们进来前的地形测量……”郑教授抬起头,目光仿佛穿透了厚厚的岩层,望向远方,“指向的是……天山主脉的某个雪峰?!”

  雪峰?雷电?宋书羽心中一震,似乎抓住了什么关键。

  “难道……古人是在利用这座磁石祭坛,汇聚某种地磁能量,再通过特定的天象(雷电),与远方的那座雪峰产生某种……共鸣或者联系?”一个大胆的猜想在他脑海中形成。

  郑教授赞许地看了宋书羽一眼:“宋团长思维很敏锐!不排除这种可能!墨山国文明对磁力的理解和运用,可能远超我们的想象。他们或许发现了一种我们尚未知晓的物理现象或能量传递方式。所谓的‘雷神之怒’,未必是神话,而是一种被神化了的、极其强大的自然力量利用技术!”

  这个推断让所有在场的人都感到震撼。如果真是这样,那墨山国文明的科技树,点得未免也太歪了……或者说,太超前了!

  “那这根金属杆?”宋书羽指着祭坛顶端。

  “很可能是一个关键的转换器或者放大器。”郑教授推测,“它将汇聚的磁能或者引导来的雷电,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或者将其导向特定目标……可惜,顶端的结构缺失了,关键信息可能就在那里。”

  考古队的首次进入,收获巨大,但也带来了更多的谜团。祭坛的作用、金属杆的奥秘、石板地图指向的雪峰、以及那场导致祭祀中断的突然变故……一切都笼罩在历史的迷雾中。

  在预定的时间内,考古队带着大量的测绘数据、拓片和样本,小心翼翼地退出了洞穴。那条怪蛇自始至终没有出现,仿佛默许了这次探索。

  回到团部,郑教授立刻投入了紧张的资料整理和研究工作中。他知道,要解开“磐石”的秘密,还需要更多的证据和更深入的研究。

  而宋书羽则意识到,随着研究的深入,黑石滩和那座遥远雪峰的重要性将不断提升,他们独立一团肩上的守护责任,也必将更加沉重。

  地宫的迷雾,才刚刚被拨开一角。
  http://www.hlys.cc/47207/4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