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技术的碰撞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在独立一团全体成员热切而复杂的目光注视下,由三辆吉普车和两辆满载物资的卡车组成的车队,卷着戈壁滩上特有的黄尘,缓缓停在了基地入口的空地上。

  车门打开,首先下来的是几位穿着整齐中山装或旧军装、气质明显不同于常年劳作在戈壁的干部,为首的正是之前来过的张副参谋长。紧随其后的,是十几位穿着工装、戴着眼镜或顶着饱经风霜面孔的男男女女,他们就是来自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技术支援小队。

  他们的脸上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审视和好奇的目光,打量着这片传说中的戈壁绿洲,打量着眼前这些皮肤黝黑、衣着朴素却眼神明亮的兵团战士们。

  “欢迎!欢迎同志们!”孙德胜大步上前,热情地握住张副参谋长和技术小队队长——一位名叫周维汉的、五十多岁、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的老工程师的手,“一路辛苦了!可把你们盼来了!”

  宋书羽、苏青、秦湘云等人也纷纷上前见礼。宋书羽的目光与周维汉工程师相遇,两人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种技术工作者特有的专注与探究。

  简单的欢迎仪式后,队伍被引往准备好的宿舍区。看着那一排排虽然简陋却干净整洁的“干打垒”房子,以及房间里崭新的被褥和基本生活用品,技术小队成员们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惊讶和感激。他们来之前已经做好了吃苦的准备,没想到条件比想象中要好。

  接风宴设在扩建后的大食堂。虽然没有山珍海味,但独立一团拿出了最大的诚意:白面馒头管够,炖了一大锅土豆羊肉,甚至还开了几个水果罐头。席间气氛热烈,孙德胜代表全团致欢迎词,周维汉工程师也发表了简短的讲话,表达了与独立一团同志们共同奋斗、建设边疆的决心。

  然而,和谐的表面之下,技术的碰撞在抵达的第二天就悄然开始了。

  周维汉工程师是个急性子,也是个典型的技术权威。在宋书羽和郑教授的陪同下,他带着几名骨干队员,首先视察了黑石沟煤矿。

  看着那依靠人力、简易工具和小规模爆破进行开采的作业面,看着战士们满身煤灰、汗流浃背地挥舞着铁镐,周工的脸色越来越凝重。

  “胡闹!简直是胡闹!”他指着那几乎没有任何正规支护的采煤面,语气严厉,“这叫什么开采?这是拿战士们的生命开玩笑!边坡角度不合理!完全没有系统的排水和通风设计!爆破用药量凭感觉?出了事谁负责?”

  他一连串的专业术语和批评,像一盆冷水,浇在了陪同的郑教授和煤矿负责干部头上。郑教授试图解释这是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摸索出来的土办法,并且强调了安全教育和简易支护的应用。

  “土办法?安全不是靠嘴说的!”周工打断他,指着岩壁上一条细微的裂缝,“看到没有?这种结构,随时可能垮塌!必须立刻停止现在的开采方式!进行正规的勘探设计,制定严格的安全规程!开采之前,要先打探巷,摸清煤层结构和地质条件!你们这样蛮干,是对国家财产和战士生命极大的不负责任!”

  他的话虽然刺耳,却句句在理,切中了当前煤矿开采最大的隐患。宋书羽在一旁默默听着,没有反驳。他知道,周工代表的是正规的、科学的工业规程,这正是独立一团所欠缺的。这种碰撞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

  接着视察小高炉和炼铁车间。看到那座土法建造的小高炉,周工绕着走了几圈,又是摇头。

  “炉型不合理,热效率太低。”

  “耐火材料不行,寿命长不了。”

  “鼓风系统太落后,风温不够,影响冶炼效果。”

  “这炼出来的铁,含硫含磷肯定超标,质量没法保证。”

  他拿起一块炼出的铁锭,敲了敲,听了听声音,更是直接断言:“脆性太大,只能铸造一些不重要的物件,想用来造机器零件?不行!”

  负责高炉的战士们脸上有些挂不住,这是他们心血和汗水的结晶,却被批得一文不值。

  宋书羽适时地站了出来,他没有为现有的成果辩护,而是诚恳地说道:“周工,您批评得对。我们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摸索,很多地方不正规,也存在很多安全隐患。正因为如此,才迫切需要您和各位专家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经验。我们希望,在您的指导下,能让我们的煤矿开采更安全,让我们的高炉流出合格的铁水。”

  他的态度不卑不亢,既承认了不足,又表达了学习和进步的决心。

  周维汉看了看宋书羽,又看了看周围那些虽然被批评却依旧眼神坚定的战士们,严厉的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他叹了口气:“宋工,我知道你们不容易。白手起家,能搞出这个局面,已经是个奇迹了。我说话直,是希望你们能少走弯路,避免不必要的牺牲。技术,来不得半点马虎。”

  第一次视察,就在这种略带火药味却又充满务实精神的氛围中结束。技术的碰撞带来了压力,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通向正规化的希望。独立一团的战士们,第一次如此清晰地认识到,光有热情和汗水是不够的,科学和技术,才是推动事业前进的更强大的引擎。

  宋书羽知道,磨合期开始了。如何将老专家的严谨规范与兵团战士的奋斗精神结合起来,将是他接下来面临的重要课题。
  http://www.hlys.cc/47207/8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