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卧榻之侧
最新网址:http://www.hlys.cc
项伯带着苏轶“以技术服务代实物贡赋”的承诺,以及云梦泽并非任人拿捏的印象,离开了这片水泽。然而,他留下的并非和平,而是一种更加微妙且充满张力的平静。如同卧榻之侧,他人虽暂时离去,那无形的压迫感却依旧盘旋不散。
“风语部”的灰鹊几乎在项伯船队驶离的同时,便送来了更详尽的情报分析。
“主人,项伯虽未强索粮草,但其归去后,楚军必会派员常驻,名为‘联络’,实为监看。”
灰鹊语速极快,“且据彭城眼线回报,项羽虽表面接受我等的提议,但其麾下范增等人,对云梦泽这等不受完全掌控的力量,心存疑虑,已建议项王‘徐徐图之’。”
“徐徐图之……”苏轶咀嚼着这四个字,眼中寒光一闪。这比直接撕破脸更麻烦,意味着渗透、分化、乃至寻找借口吞并。
“此外,”灰鹊继续道,“刘邦方面,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夺取三秦后,势力急剧膨胀,已与项羽形成东西对峙之势。
其对各类人才、物资需求极大,尤其是……稳定的后勤与精良的军械。陈平此前多次暗中联络,其意不言自明。”
楚汉两大巨头,都将目光投向了云梦泽这块看似肥美的“飞地”。苏轶感觉自己仿佛走在一条越来越窄的钢丝上,两侧皆是深渊。
压力之下,苏轶召集了所有核心成员。
“诸位,项伯虽去,危机未解。楚汉对峙,云梦泽已成双方必争之地。”
苏轶开门见山,声音沉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我等欲行之道,需有足以自保之力,方有践行之机。
从今日起,‘铸剑’与‘铸犁’并重!”
他看向徐夫子和鲁垣:“徐老,鲁大师,军械研发需再进一步。
项伯见识了我们的农具和民用器械,下次来的,可能就是检验我们兵甲的人了。弩机射程、甲胄坚韧、兵刃锋利,皆需提升。尤其是……水战之器。”
他又看向许稷:“许先生,农事乃根基,万不可松懈。不仅要保证口粮,更要设法扩大种植能久储的作物,如芋、薯,并尝试在隐蔽洲渚开辟新的粮田,以为储备。”
最后,他望向惊蛰和老默:“惊蛰,扩编‘护泽军’,所有青壮,农闲时加倍操练,不仅要熟悉陆战,更要精通水性,操练舟楫!
老默,‘铁壁部’需将警戒范围向外延伸三十里,于各水路要道设置暗哨,任何风吹草动,必须第一时间知晓!”
一道道命令清晰下达,整个云梦泽的机器再次加速运转,只是这一次,运转的核心带上了更多冰冷的钢铁气息。
工坊区内,炉火日夜不熄,锻造的不再仅仅是犁铧和翻车,更有泛着寒光的箭簇与刀剑。
水泽之上,操练的号子声取代了往日的渔歌,新下水的船只也多了几分战船的雏形。
苏轶知道,他必须在楚或汉任何一方失去耐心、真正动手之前,让云梦泽拥有让对方感到“牙碜”的实力。
就在云梦泽全力备战之际,陈平的使者,以一种极其隐秘的方式,再次将一封信送到了苏轶手中。
这一次,信中的内容不再是泛泛的招揽,而是带着更具体的“合作”提议。
信中,陈平先是盛赞苏轶应对项伯的智慧,随即笔锋一转,指出项羽“刚愎自用,非共富贵之主”,暗示其难容云梦泽这等独立势力长久存在。
接着,他代表汉王刘邦提出:若云梦泽愿在楚汉之争中“保持善意之中立”,并在“适当之时”,为汉军提供一定数量的军械(尤其是针对楚军重甲步兵的破甲弩箭)及伤药,汉王愿承认云梦泽之自治,并在将来“有所厚报”。
信的最后,陈平意味深长地写道:“……苏先生所求之‘活路’,或非依附强权,然独木难支大厦,审时度势,借力而行,方为智者之选。汉王宽厚,能容人所不能容。”
这封信,如同一份考卷,摆在了苏轶面前。陈平看穿了他不想完全依附任何一方的心思,给出了一个看似更加灵活、风险也更低的“合作”选项。
保持中立,有限度地支持刘邦,换取未来的生存空间和官方认可。
这无疑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提议。相比于项羽可能的直接吞并,刘邦的方案显得“温和”许多。
但苏轶深知,与虎谋皮,岂是易事?今日之中立与有限支持,很可能就是明日被捆绑上战车的开端。
刘邦的“宽厚”与“能容”,是建立在利益基础上的。一旦失去利用价值,或者触及核心利益,结果并无不同。
他将信递给周夫子、徐夫子等人传阅。
周夫子看完,长叹一声:“此乃驱狼吞虎之策也。然,若不借力,我等人微力弱,如何能在两强夹缝中生存?”
徐夫子则瓮声道:“给谁造兵器不是造?只要不直接让我等上阵厮杀,换些喘息之机,也未尝不可。”
苏轶沉默良久,最终缓缓道:“信,可以回。态度,可以模糊。军械……可以少量、分批、通过隐秘渠道交易,但必须换取我们急需的、云梦泽无法自产的物资,如优质铁矿、战马、乃至……精通筑城、练兵的人才。”
他决定接下陈平抛来的橄榄枝,但要以我为主,控制节奏和规模,将这“合作”真正变成云梦泽积累实力的垫脚石,而非束缚自身的绳索。
“回复陈平,云梦泽无意介入楚汉之争,只求自保。然,汉王仁德之名远播,若有所需,我等于力所能及之处,或可提供些许便利。具体事宜,可由他派可靠之人,秘密接洽。”
他要在钢丝上,跳一支危险的舞。既要让刘邦觉得有拉拢的价值,又不能完全倒向任何一方,更要趁此机会,加速自身实力的膨胀。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而他苏轶,偏要在这卧榻之侧,筑起一座让虎狼都感到棘手的堡垒。
楚汉之争的帷幕已经拉开,云梦泽的存亡之道,不在于选边站队,而在于能否拥有让两边都不敢轻易撕破脸的绝对实力。
这条路很难,但他必须走下去。
http://www.hlys.cc/47213/16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hlys.cc。翰龙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hlys.cc